金兀术大破临安城(宋金西夏三朝为将)

1127年4月,金兵攻破北宋都城东京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在内北宋皇室成员,史称“靖康之变”。同年5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是为宋高宗。此后宋金双方展开了长达十五年的战争,期间涌现出不少名将,如金国的兀术,南宋则更多,如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的“中兴四将”,镇守川蜀的吴阶、吴璘兄弟。

但有一位被是人忽略的名将,他的经历更为传奇。他身为宋将,被迫降金,但不忘故国,导致全家被杀,后又投靠西夏,最终得以归宋。吴玠曾称赞他“忠义归朝,惟君第一。”金兀术吩咐部将时,说“此人敢勇,宜且避之。”但不知为何,这位忠义无双名将却被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中,罕有人知其名。小编甜心即可再次介绍下此人,他就是李显忠。

金兀术大破临安城(宋金西夏三朝为将)(1)

李显忠本名李世辅,在《金史》均称呼其为李世辅,出生于1108年,是绥德军青涧(今陕西青涧)人。虽然有资料说李显忠的家族是唐代宗李豫次子李邈的后代,但这不并准确,李显忠应该是改姓、汉化的少数民族。自唐朝以来,李家就世袭苏尾九族巡检之职,镇守边地,世代为将。

而李显忠仅以27人辗转逃到西夏,李显忠向西夏借兵20万生擒撒里曷,“取陕西五路归于夏”。为取得西夏的信任,李显忠率3千人将西夏之患的 “青面夜叉”擒归,西夏这才命李显忠为将,率20万大军进入陕西。大军抵达延安城下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此时宋金第一次和议,陕西重归于宋朝。李显忠欲归送,与西夏发生矛盾,但他挫败西夏,终于成功归宋。

李显忠招兵扩军,十几天就有数万人相投,“行至鄜州,已有马步军四万余”,“撒里曷在耀州,闻显忠来,一夕遁去”。四川宣抚吴玠急忙见到李显忠后,称赞他“忠义归朝,惟君第一”李显忠抵达临安后,宋高宗亲赐名为“显忠”,大加赏赐。

1140年,金国撕毁盟约,兀术兵犯河南。李显忠为招抚司前军都统制,奉命抵抗。兀术告诫部将道:“李世辅归宋,不曾立功,此人敢勇,宜且避之。” 最终金军焚庐江而走,李显忠欲率军追击,与之死战,为张俊所制止。

1141年绍兴和议后,李显忠被封为保信军节度使、浙东副总管。他因熟悉陕西一带的地理、风土人情,几次上疏提出北伐,因而被贬官闲住。1161年金国皇帝完颜亮统兵南征,李显忠身先士卒,遂有采石大捷。

宋孝宗即位后,积极准备北伐,任命主战派官员张浚为丞相,李显忠等人也得到重用。李显忠暗中与金国大将萧琦联系,计划率军经汴京打通关陕,收复鄜延,招揽旧部,以恢复中原。1163年4月,李显忠奉命出兵,行军至陡沟时,萧琦违背密约,派拐子马进攻,但被宋军击败,李显忠顺势收复灵壁,又招降虹县。

此时邵宏渊与李显忠争功,两人不合。此后金国大将纥石烈志宁率领十万兵马反攻,李显忠率部与金兵作战,大败敌人。但邵宏渊非但不配合李显忠,反而动摇军心,纵容部下逃跑。宋军撤退时在惨败,军资器械损失殆尽,“隆兴北伐”也 宣告失败。李显忠被贬为果州团练副使,潭州安置。

此后朝廷知事情的原委,将他移镇抚州。两年后又恢复李显忠防御使、观察使,浙东副总管的职务,同时“赐银三万两,绢三万匹,绵一万两”。此后他又被封威武军节度使,左金吾上将军,赐第于临安,复太尉职。1177年七月,李显忠病死,终年69岁。宋孝宗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忠襄”。

李显忠一心报国,最终却屡遭贬斥,难怪《宋史》的作者会感叹道:“李显忠生而神奇,立功异域,父子破家狥国,志复中原,中罹谗构,屡遭废黜,伤哉!”

———————————————

品读千年变革,感悟冷暖人生,更多精彩,关注【纵横五千年】,微信公共号:纵横五千年.

未经编者甜心即可允许,任何人不得转载,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