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怀念的声音(那些熟悉的声音)

那些熟悉的声音

卢云

前些日子,我回乡在快车上听见司机大哥播放的评书,说书人那熟悉的声音里带着浓重的鼻音和嘶哑的嗓音,从广播里铿锵有力地传出来。这是单田芳老先生在世时录制的《乱世枭雄》里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的一段传奇故事。老公开车上路也常喜欢听书,他听的是鲍鹏山先生的《水浒传》,鲍先生用不甚标准的普通话环环相扣、鞭辟入里地讲述了乱世里的侠肝义胆。

广播喇叭里那些熟悉的声音,让我想起了从小到大看过的戏曲,听过的评书,错过的剧情。小时候,父亲和母亲闲暇时就会打开家里电视或者点唱机,放些心仪的段子听听。红色的点唱机里面是一个黄色的转盘,父亲放上一张红色或黑色的塑料唱片,搭好唱针盖上盖子,扭开按钮,家庭小剧场就开始了。随着唱片慢悠悠的转动,淮海戏《皮秀英四告》、黄梅戏《女驸马》、京剧《铡美案》、样板戏《红灯记》和一些山东快书、京东大鼓及单田芳评书等好戏就“咚咚锵锵、咿咿呀呀”地登场了。

父亲和母亲一边津津有味地听,一边跟我说这个是京剧大师周信芳、梅兰芳,那个是评书大家单田芳,这个黑着脸一口气快速唱着“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上写着秦香莲她三十二岁,状告当朝驸马郎,欺君王,藐皇上,悔婚男儿招东床,杀妻灭子良心丧……”的包公,是生旦净末丑中的净行俗称花脸,那个慢腾腾唱着的是老生。听着父母亲的介绍,幼年的我大体上分清了豪迈大气的是北方的京剧,接地气乡音重的是淮海戏,清新灵动婉转动听的是黄梅戏,秀丽典雅喜欢由女演员扮演男角的是越剧。其实我那时并不真正理解这种传统戏曲和文化,只是肤浅的觉得故事情节有趣,各种色彩搭配起来煞是好看,锣鼓喧天甚是热闹。纯然出自一个孩子的所好。

若干年后,人到中年,母亲到南京来玩,一天我买了票带母亲去南京博物院小剧场看淮海戏展演《三拜堂》。随着拥挤的人群扶老携幼走进剧场,当熟悉的锣鼓家什声和浓浓的乡音环绕在剧院里,年轻一代的演员们用精湛成熟的唱、练、做、打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征服了我的心。听着字正腔圆的古台词,看着古典戏台上身着华彩古装汗水湿透了后背依然兢兢业业的演员,我突然顿悟了什么是中国人的魂,什么是中国人的根,这千年未变的就是两个字:传承。

多年后,我深深爱上了这些熟悉的声音,在这熟悉的声音里,正传承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之美和源远流长的中国精神。

那些怀念的声音(那些熟悉的声音)(1)

那些怀念的声音(那些熟悉的声音)(2)

那些怀念的声音(那些熟悉的声音)(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