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中的仁对人生的意义(关于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该名句源自于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日: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圣人之后,必大而昌……”又见于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汪国胜、匡鹏飞、邓天玉、沈威四位老师主编的《邢福义学术陈列室》(图文集)封底语言所的资料室里也挂着邢福义先生所写的“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论论语中的仁对人生的意义?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论论语中的仁对人生的意义(关于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论论语中的仁对人生的意义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该名句源自于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日: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圣人之后,必大而昌……”。又见于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汪国胜、匡鹏飞、邓天玉、沈威四位老师主编的《邢福义学术陈列室》(图文集)封底。语言所的资料室里也挂着邢福义先生所写的“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关于“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一句,句中的“泽”一般是“沼泽、湖泽”义,是低地聚水而成的。水在低地汇聚而致泽“大”、泽“深”、泽“广”,为什么这里偏偏用“长”呢?

其实,从整句看,“山”与“泽”相对,“高”与“长”相对。所以结合整句来理解,我们可以得知此处“泽”不是“沼泽、湖泽”之义,而是作“水”解,即指江、河、湖、海等。陈光磊、胡奇光、李行杰编著的《中国古代名句辞典》在解释“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一句时就是把“泽”解释为“水”。如此,我们就能较为准确地理解这句名言了。

“泽”作“水”解的句子并不在少数。仅在我们搜索的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古代汉语语料库里含“泽”字的18036例中,把“泽”作“水”解,与“山”对仗使用的就有 826 例。如:

(1)“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庄子》)

(2)“元帝建武元年初弛山泽之禁。”(《册府元龟》)

成语有“深山大泽”“名山大泽”’也能印证“泽”可以泛指“水”,与“山”相对。如:《成语源流大词典》中也注明“名山大泽”也作“名山大川”“名山胜水”。这里,“泽”可与“水”换用,指河流、湖泊。

我们都知道,“山”经常与“江河湖泽”等对用或连用,它们都是聚水之处。“山”又常与“水”对用、换用或连用,刘禹锡《望赋》中就有这样的例子:“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对用或连用时,“水”可与“江河湖泽”互训。具体用哪个词与“山”相对,似与作者的语言习惯或修辞表达相关。刘禹锡就喜欢用“泽”表示“水”,如:

(3)“私开四窦,泽不及下。”(《全唐文·高陵令刘君遗爱碑》)

(4)“水无心兮人多僻,锢上游兮干我泽。”(《全唐文·高陵令刘君遗爱碑)》)

由此可见,“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一句,“泽”作“水”解也便在情理之中了。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