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技能(教育心理学自我意识)

说到教育学、心理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但是你听说过自我意识吗?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由此可见,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技能(教育心理学自我意识)(1)

下面我们来具体聊一聊自我意识吧。首先,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这其中又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教育心理学的技能(教育心理学自我意识)(2)

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各有特点。从我们刚出生就存在着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也会随着我们不同的年龄段而有所不同。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成熟,大约经过了20多年的时间。

在这一时期,自我意识经过三个阶段逐步趋向成熟,这三个阶段分别是:

教育心理学的技能(教育心理学自我意识)(3)

1、分化

比如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本身的视线由外向内转移,个体开始认识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进入心理自我的发展时期,也可以说进入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观化”的时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2、矛盾

自我意识的分化,引起了自我意识内部的矛盾,使青年开始感受到儿童期从未体会到的种种内心冲突和思想斗争。自我意识的矛盾就是当“主体自我”去考察、认识和评价“客体自我”时,常常会发现“现实自我”不能符合“理想自我”,于是出现了心理不平衡,即自我的分裂。这也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常常感到内心困惑、苦闷和烦恼,甚至迷茫不解的原因。

3、统一

经过一段时间的矛盾与冲突,个体的自我便在新的水平上实现了协调与一致,即自我统一。但怎样统一,统一的性质又如何,则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

对此,你还有什么看法,戳戳评论告诉我,“一起考教师”旗下的“大学小喇叭”不仅为你提供资讯,更愿意倾听你的见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