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王昌龄古诗其一(采莲曲其二)

采莲曲(其二)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王昌龄古诗其一(采莲曲其二)(1)

荷叶芙蓉

喵一下,公元748年,50岁的大唐著名诗人,王昌龄,在今天的湖南怀化一带,做龙标县尉。一天,在百忙之余,他到龙标城外游玩,在一处荷池,看到当地少数民族的少女,在荷池里一边采莲一边唱歌,被深深吸引,就写了这首《采莲曲》。写惯了边塞诗的诗人,难得也清新一把。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罗,指稀疏而轻软的丝织品,用来做的裙子,倒是很适合在夏天穿。一色裁,指用同一种颜色的布料来裁剪。芙蓉,指红色的荷花。这句诗的意思是,采莲女的罗裙,像绿色的荷叶一样,似乎是用同一种颜色的衣料裁剪出来的,难道是哪吒的姐姐?红艳的芙蓉花,正朝向采莲女的脸庞,在两边盛开,真是“人面荷花相映红”。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看不见,其实是看不清,指分不清芙蓉的绿叶红花和少女的绿裙红颜。这句诗的意思是,采莲女们在池塘中嬉戏打闹,在高高的稠密的荷叶中间胡乱穿梭,因为衣服颜色与荷叶相同,粉红的小脸与荷花相似,让人分不清哪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直到听到歌声,才知道是有人从荷田里出来了。看来,这些采莲女,才称得上,真正的“芙蓉姐姐”。

田田绿荷叶,艳艳红荷花。池塘中绿裙红颜的采莲少女,青春灿烂而又若隐若现,引人遐想。

或许,朦胧美才是真的美。王昌龄,显然也深谙此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