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王戎四个故事(世说新语-雅量第五)

世说新语--雅量第五

【原文】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乘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世说新语王戎四个故事(世说新语-雅量第五)(1)

魏明帝曹睿在宣武场上做了一个老虎笼子,把老虎拔去牙齿,剪短虎爪后,放在笼子里,任凭百姓围观。

曹睿,字元仲,魏文帝曹丕之子,曹魏政权第二任皇帝,在位十三年。临终前把朝政托付给曹爽和司马懿,为日后司马懿杀曹爽,夺取曹魏实际控制权,以至于司马懿孙子司马炎篡魏立晋埋下了伏笔。

宣武场,也就是演兵场、大校场,用于军队训练和检阅的场所。

曹睿的这个行为,应该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个公共动物园,而且还做足了防范措施,把老虎的牙齿和爪子都除去了。

王戎当时只有七岁,也去观看。就在大家正看得来劲的时候,老虎立起身子,把前爪搭在虎笼的间隙上,大吼了几声,那吼声大得都震动了大地。围观的群众都被吓了一跳,四散奔逃,很多人都被挤倒在地,场面混乱不堪。然而王戎却岿然不动,脸上丝毫没有害怕的神色。

(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

东晋戴逵的《竹林七贤论》里提到,当时曹睿也在场,看到王戎表现出与七岁的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就派人前去询问王戎的姓名,认为他很了不起。

然而这里却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纰漏,就连给《世说新语》作注的刘孝标都没看出来,而清末民国时期的程炎震却看出来了。

程炎震指出:《晋书》中记载,王戎死于晋惠帝永兴二年,即公元305年,时年七十二岁。由此推断出王戎七岁时应该是在公元240年。而魏明帝曹睿死于公元239年。也就是说王戎七岁时,曹睿已经去世一年左右!这样一来,这则故事里的人物就完全对不上了。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里面很多记载并不严谨,错、漏之处甚至张冠李戴的现象很多,这个以后我们会经常碰到。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错误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戴逵生活在东晋中、晚期,距王戎去世的公元305年也不过三、五十年的光景。所以戴逵所记载的王戎去看虎,曹睿派人询问姓名这一事,应该史有其事。那么造成这一纰漏就只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王戎看虎时还不到七岁,而应该更小,五岁的样子;二就是《晋书》弄错了王戎去世时的年龄,不应该是七十二岁,而可能更大,比如七十四岁。

到底哪一个才对?恕我才疏学浅,无力考证了。

世说新语王戎四个故事(世说新语-雅量第五)(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