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楷书作品(书雅画新诗美)

  每年的4月1日许多人都知道是个愚人节,许多人不忘“一岁一哭荣”,纪念张国荣,但是有多少人记得在这一天纪念那位写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女子呢?她是在1955年4月1日离开人间的。这位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的名字是——林徽因。  林徽因多才多艺,除了在自己的专业建筑学上取得突出成就之外,她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其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也令人倾佩。今天我们撷取她的书画诗联,与君共赏。

林徽因楷书作品(书雅画新诗美)(1)

夜凉虚阁三篙水;  风飐寒灯一穗烟。  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出自清代诗人鲍之钟之手,下联出自清代诗人杭世骏笔下。  林徽因曾以此联题赠朋友,不过下联改了一字。

林徽因楷书作品(书雅画新诗美)(2)

  夜凉虚阁三篙水;  风飐寒灯一种烟。  上款是:云凤女史雅鉴;落款为:壬午仲冬林徽因书于海上。根据题款,我们知道此联书于1942年冬天。  林徽因还书写过一副八言联,联语是:  宵清籁灭,黄鹤时警;  山空迹孤,白雁忽来。  大意是:静谧的夜里万籁俱寂,黄鹤不时传出示警的啼叫;空寂的山中人迹罕至,白雁忽然飞来留下了身影。  这幅作品的上款是:云霞女史清朗。落款署名:林徽因。

林徽因楷书作品(书雅画新诗美)(3)

林徽因楷书作品(书雅画新诗美)(4)

  同样的文字,林徽因还在壬午仲冬十二月书写过。  上面几副对联给人的感觉显得有些清冷、凄然、孤寂,之所以如此大概和书写者当时的生活环境与自我心境有关。阅读一下林徽因1942年写给傅斯年的书信,也许更容易理解。(书信附文末)  林徽因有一幅丁亥(1947)年夏月书于南京的对联书法作品,联曰:  因怀胜赏初经月;  免使诗人欢隔年。

林徽因楷书作品(书雅画新诗美)(5)

  这是一副摘句联,出自宋·赵大成《闰中秋》的颔联,原诗如下:  桂影中秋特地圆,况当馀闺魄澄鲜。  因怀胜赏初经月,免使诗人欢隔年。  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夜助婵娟。  鲜云清廓心田豫,乘兴能无赋咏篇。  ☆☆☆☆☆☆☆☆☆☆  徽因的书法字迹秀美,布局美观,充满灵气,而她的画作清新怡人,悦目爽心。林徽因创作过一幅《诗意图》,画上花草摇曳、竹石相依,鸟蝶鲜活、栩栩如生。在画上林徽因题写了郑板桥的五言绝句《竹》: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第三句虽然书成“我不自开花”,但不违背格律,意思也基本相同。  梁思成观赏了这幅画作后题写了两句诗:  寒烟添竹色;  疏雪乱梅花。  这副联摘自宋·徐玑五言律诗《孤坐》中。

林徽因楷书作品(书雅画新诗美)(6)

  林徽因应东北大学之请设计了校徽,校徽的手绘稿还被完整地保留在东北大学。  校徽上部中间是易经中的卦象,意为东北,卦象的两边是东北大学四个字,校徽底部正中是白山黑水,两边则是狼与虎的形象。整体呈圆形,仿佛是一块盾牌。

林徽因楷书作品(书雅画新诗美)(7)

  林徽因曾经作一幅花卉,题款云:  冰鸥晓滴露珠溥,闲写秋容入素纨。  记得画楼新雁过,玉罗屏里卷帘看。  仿东园客笔意。丁丑秋日,林徽因。钤印:林徽因印。题画诗大概是源自陈师曾辛酉(1921年)所作《竹石雁来红》,上面有此诗。林徽因似乎将“冰瓯”误写为“冰鸥”了。

林徽因楷书作品(书雅画新诗美)(8)

  林徽因还有一幅赠映霞女史的画作,清新而雅致。

林徽因楷书作品(书雅画新诗美)(9)

  ☆☆☆☆☆☆☆☆☆☆  书法呈清雅,绘画显清新,而林徽因的诗歌则如一泓泉水流淌着清美。代表作之一《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脍炙人口,男女争诵。音韵和谐回环,意象丰富鲜明,情感细腻深沉,音乐美、图画美和建筑美的自然契合,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幻觉的交融,带给读者多重享受。整首诗一个“爱”字贯穿始终,引起无数人的共鸣。让咱们一起再来共读这首诗,与她浅浅遇,将她深深藏。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如果,你喜欢林徽因的诗,我觉得有一首你千万别错过,那就是《别丢掉》!

  别丢掉  林徽因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使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  ——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二十一年夏  原载1936年3月15日《大公报·文艺副刊》第110期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留给人间的不仅仅是建筑作品和建筑理论,她还将自己身上文学艺术的芬芳留在了世上,将自己的情和爱留在了天地之间。

附:

  林徽因一九四二年约春夏致傅斯年孟真先生:  接到要件一束,大吃一惊,开函拜读,则感与惭并,半天作奇异感!空言不能陈万一,雅不欲循俗进谢,但得书不报,意又未安。踌躇了许久仍是临书木讷,话不知从何说起!  今日里巷之士穷愁疾病,屯蹶颠沛者甚多。固为抗战生活之一部,独思成兄弟年来蒙你老兄种种帮忙,营救护理无所不至,一切医药未曾欠缺,在你方面固然是存天下之义,而无有所私,但在我们方面虽感到lucky终增愧悚,深觉抗战中未有贡献,自身先成朋友及社会上的累赘的可耻。  现在你又以成永兄弟危苦之情上闻介公,丛细之事累及泳霓先生,为拟长文说明工作之优异,侈誉过实,必使动听,深知老兄苦心,但读后惭汗满背矣!  尤其是关于我的地方,一言之誉可使我疚心疾首,夙夜愁痛。日念平白吃了三十多年饭,始终是一张空头支票难得兑现。好容易盼到孩子稍大,可以全力工作几年,偏偏碰上大战,转入井臼柴米的阵地,五年大好光阴又失之交臂。近来更胶着于疾病处残之阶段,体衰智困,学问工作恐已无分,将来终负今日教勉之意,太难为情了。  素来厚惠可以言图报,唯受同情,则感奋之余反而缄默,此情想老兄伉俪皆能体谅,匆匆这几行,自然书不尽意。  思永已知此事否?思成平日谦谦怕见人,得电必苦不知所措。希望泳霓先生会将经过略告知之,俾引见访谢时不至于茫然,此问  双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