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多人物总结(弘扬模范精神建功十四五)

许三多人物总结(弘扬模范精神建功十四五)(1)

许三多人物总结(弘扬模范精神建功十四五)(2)

编者按

许三多人物总结(弘扬模范精神建功十四五)(3)

根据《重庆市公安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方案》部署安排,市局工会、重庆公安文联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市公安机关“弘扬模范精神 建功十四五”征文比赛活动。小编将为大家推送获奖的优秀文章,敬请期待吧!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获得一等奖的文章《特警狙击手大雄的传奇故事》,让我们真真切切的领略到从一名普通的新兵成长为狙击手的传奇历程。

特警狙击手大熊的传奇故事

我喜欢看有关狙击手的影视,因为我的身边有一群这样的战友。我敬佩特警狙击手,因为他们信念坚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因为他们内心强大、技术战术高精尖,狙击命令一经下达,扣动扳机的机会只有唯一。

处置现场指挥部给狙击手下达狙击命令,说明现场其他所有的救济措施已经失效,必须动用狙击手术刀果断地割掉毒瘤,否则危害后果非常严重。一粒正义的狙击弹瞬间阻断罪恶。狙击的唯一标准就是不差分毫的精准,精准的背后是狙击手们身心需要承受长期超人的锤炼、锻打和淬火。

许三多人物总结(弘扬模范精神建功十四五)(4)

大熊是一名优秀的重庆特警狙击手,今年三十六岁,战功赫赫,我很敬佩他。在采访的过程中,我没有记录一个字,完全被他的传奇故事所吸引,一帧帧故事图片连续复印进了我的脑海储存。听了大熊的故事,我受到了强烈震撼,其貌不扬的他,在我心中的形象突发丰满和高大起来,我多么想尽快把他的传奇故事分享给大家。

初入军营——是别人挑剩下的新兵蛋子

大熊出生在重庆三峡库区的农村家庭,从小就做当兵的美想。十六岁初中毕业放弃上高中的机会报名参军,当时体重不足五十公斤,体检那天早上撑了一肚儿红薯、米饭和汤水,胀得难受,硬是过了体检关。

冬季,大熊怀揣对绿色军营的无限向往踏上了从军路。坐长江轮船、坐绿皮火车,新兵队伍在大连火车站下车,月台上凛冽的寒风中队伍排得整整齐齐,几位部队首长在队列中川流不息,在这个新兵面前看看、捏捏下巴、拍打肩膀,在那个新兵背后冷不丁捶一拳,上百名新兵在表情严肃的首长们招呼下被领走了。那些选兵的首长根本没有到过大熊跟前来晃一下,哪怕朝他扫那么一眼的机会都没有给,大熊看见这一切,梦里懵懂的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呢。

待重新整队集合队伍后,接兵干部才告诉剩下的新兵,刚才挑选新兵的是侦察部队的首长。哦,大熊这才明白,那些是以貌取人的牛逼单位。大熊非常失落,他属于被别人挑剩下的新兵蛋子。

是呀,侦察部队这样高大上的集体,谁还会挑选大熊这样的小不点呢?不足一米七的个头,体重不足五十公斤,穿一双大头靴子和极不合身的冬服,戴一顶栽绒帽几乎看不见双眼,背上还有一大坨背包,整个一个童子军模样嘛。

新兵训练——逃跑被逮了个正着

新兵连的训练可让大熊这个南方来的娃娃兵吃尽了苦头。

漫天大雪,天寒地冻,除了训练的苦以外,最让大熊受不了的是双手干燥得裂口子,半夜钻心地疼痛,整夜整夜睡不着觉,训练强度大而一天三顿吃面食,没有大米饭和辣椒酱,只有早上能够喝到数得清楚米粒的汤粥。油荤少不经饿,天天感觉肚子空捞捞的。才十六岁的娃娃,正是长身体的黄金年岁,叛逆期刚过不久,哪晓得当解放军是这样艰苦呢?穿上了军装才晓得,当兵一点不神秘,一点不好玩。

偌大的新兵训练营地,大熊在里面呆了快一个月,连大门朝何方开都不知道。

许三多人物总结(弘扬模范精神建功十四五)(5)

士兵时期的大熊

一次,教导员命令他去倒垃圾,他才发现了新大陆,看见了营地有围墙,靠近围墙有一间厕所,垃圾坑就在厕所旁边。大熊实在受不了东北寒冷的天气和没有大米、辣椒吃的一日三餐,而且经常感觉还吃不饱。找到新战友、老乡小刘密谋逃跑,两人一拍即合。

他们深知不可能从哨兵把守的大门出去,所以几次借故去倒垃圾,顺便侦察地形和逃跑线路。发现厕所的窗子没有密封,窗外就是围墙,爬上窗子就可以攀上围墙,从围墙上跳下去就自由啦。想到即将逃离苦海,大熊几夜都睡不踏实,有时做梦被连首长捉住了,醒来一身大汗。

还是定下决心必须要离开。那一夜,他和小刘假寐,竖起耳朵听老兵换哨的动静,就在那短暂的空隙,他们迅速拿起事先准备好的包袱溜出了营房,直奔厕所而去,麻利地爬窗上墙,纵身跳下,正准备站起来时,被一道手电筒强光射得睁不开眼睛,随即听到厉声问道:口令!

大熊和小刘深深感到此时此刻的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最倒霉的人了,挫败感立马涌上来,差点瘫倒在地上。难道是军务巡逻队事先已经掌握了逃跑情报?绝不可能,没有第三人知道呀。事后从连首长那里得知,巡逻队确实不晓得大熊他们的逃跑计划,他们从围墙上跳下的那一瞬间,巡逻队正好巡逻到距他们落脚点三十米左右的位置。

真是无巧不成书。由此证明,大熊和小刘与军营有割舍不断的缘分,逃不掉的,必须回去好好走完自己的从军路吧。

新兵连指导员把这两个逃兵娃娃领回去,决定执行关禁闭七天。禁闭室里除了床、被褥、军大衣和两张凳子以外,没有多余的东西。他们每天还得按照部队作息要求来,起床、整理内务、洗漱、吃饭,剩下的时间就是规规矩矩地坐好或者规规矩矩地站好,静默反思,名副其实地面壁思过。

大熊和小刘是幸运的,连队查明他们逃跑的动机非常单纯,更看到了他们真诚的悔改表现,提前五天就解除了禁闭,没有给予任何纪律处理。重新回到新兵连的大熊和小刘判若两人,抢活干、特别卖力训练,吃起面食来感觉比吃米饭还要香,也不觉得吃不饱肚儿了,连、排首长和班长、战友们都格外亲切,好像一切都是全新的了。

师军事运动会——“飞毛腿”大雄出尽了风头

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还有两天时间就结束了,新兵营突然接到团部通知,要从新兵中选拔人参加师军事运动会。第二天,五千米长跑、四百米障碍赛,大熊都夺冠。五千米跑了十七分钟。

大熊这个不被侦察部队首长打上眼角儿的小不点娃娃兵,居然在跑道上展示出了出乎意料的力量和速度,令全团上下刮目相看,尤其是大熊的接兵干部深感自豪,成了光荣的“伯乐”。团长更是对这个新兵蛋子宠爱有加,直到此后十多年里一直关心关注大熊的成长。大熊眼眶浸满热泪,哽咽着说:“团长是我成长阶段最重要的贵人。”

许三多人物总结(弘扬模范精神建功十四五)(6)

“飞毛腿”大熊出尽了风头,是新兵营八百参选者中唯一被选中到团集训队的佼佼者。大熊说,到了团集训队那才体会到什么是苦什么是累,与团集训队相比,新兵连的三个月训练难度和强度简直就是小儿科。

大熊是一个苦孩子,与苦有不解之缘。他瘦小单薄的身躯勇敢地吃下了一个接着一个的苦,一茬又一茬的苦在大熊的身体里产生了核裂变效应,一次一次地给他增添不竭的向上强大动力。吃了无数的苦,也成就了大熊成长路上的一个个辉煌。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熊出生在三峡库区的大山里,如果两人分别站在两山面对面讲话,互相能够交流,但是,要手拉手,就得下山、过沟、上山,一般得走半天,甚至一天时间。

大熊读的小学是在另一个镇的辖区,从小学到初中毕业的九年时间,都是住校。每周回家一次,每一次回家或者返校,要走近四个小时的崎岖山路,而且返校要用竹背篓背一周要吃的红薯、大米、咸菜和换洗衣服以及书包等杂物,每一次负重至少十至十五公斤。

这一段上学的崎岖苦路,练就了大熊矫健的双腿,他才能在八百新兵中一跑成名,脱颖而出,成为人人称赞的“飞毛腿”。大熊的自信心大增,心里默默地鄙视那些在大连火车站月台上以貌取人的侦察部队的首长们。

团集训队的强化训练初步锻造了大熊。每天早操至少跑五公里,四至六个人一组扛一根几百斤重的原木跑步三次,每次至少一公里,攀爬射击等等。要高质量完成这些科目,不但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体能,而且更需要智慧,这里的智慧就是灵活、机智和勇敢。

大熊深知自己这个新兵蛋子的责任重大,如果在集训队被淘汰了,丢的不仅是自己的脸面,而且丢的是八百号新战友的脸面。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体技能,大熊每天提前一小时起床,悄悄叠好被盖、悄悄溜到训练场,热身至少五公里再参加队上组织的早操跑步和力量训练。就这样,三个月的集训后,大熊在师运动会上夺得了四百米障碍赛第一名、长短枪射击十二个科目综合成绩第一名和五千米长跑赛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大熊回到团部,一进大门,看见从大门口到所在步兵连营房,一千米左右的距离,聚集了全营官兵,有的放鞭炮、有的敲锣打鼓,夹道欢迎大熊载誉归来。团长、政委、参谋长等班子成员全部出现在欢迎的队伍里,团长激动得紧紧握住大熊的双手并亲自给他带上鲜艳的大红花。在训练中掉皮掉肉不掉泪的大熊,此时泪流满面,哽咽得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入伍六个月,大熊完成了从军以来的第一次蜕变。他被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并破格提拔为副班长。一周以后,团长亲自点名大熊进入侦察连,团长的厚爱令大熊特别感动。部队把大熊立功受奖的喜报寄到他的家乡,贫瘠的大山里飞出了金凤凰,整个村子轰动了。

一路选拔——荣耀和艰苦并存

从此,大熊的机遇和挑战接踵而来。

三个月后,军里决定举行全军军事运动会。大熊当仁不让地被师部集训队作为种子选手挑走。

到了师集训队,大熊了解训练科目和规则后发现,其训练要求更严格,训练时间、训练强度是团集训队的倍数递增。

为师、团的荣誉而战!在苦和累面前,大熊没有丝毫退缩。在军运动会各项参赛项目中,大熊夺得了四百米障碍赛第一、五公里武装越野第二,射击综合成绩和投弹成绩分别第三的好成绩,再次被荣记个人三等功。

又是三个月过后,大熊所在团接到师部传达军部命令,推荐大熊到沈阳军区参加选调赛,如果被选上,就代表军区参加全军陆海空三军猎人集训。大熊荣幸地又被选上,成为沈阳军区选送的八名队员之一。

大熊的体技能成绩站在了沈阳军区数万官兵的塔尖之上,他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全军猎人集训是普通士兵最高荣誉的训练、比赛平台,按照规程,训练途中和最后考核的残酷淘汰机制,令参训军人既兴奋又倍感压力。

一切光鲜亮丽的正面光芒耀眼,其背面付出了多少艰难和困苦,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

大熊从新兵连集训,到团集训队、再到师集训队,好似在攀爬和翻越一座座自己认为不可能逾越的险峰峻岭,每当到了更高一级的集训队,回望经历过的集训苦和累,全都在脚下,不足挂齿。

全军猎人集训会——魔鬼训练终成“猎人”

进入全军猎人集训队后,大熊才真正理解什么叫魔鬼式训练的内涵。每天常态跑步十六公里一次、游泳五千米、长短枪移动射击十二个科目和力量训练等;每周最后一天常态跑步三十公里一次、游泳两个五千米加射击;每月最后一天常态跑步四十五公里一次、游泳三个五千米加射击。还有车辆特殊驾驶、武装泅渡、悬停射击、推车运弹药、狙击等专业科目训练。日复一日、周复一周、月复一月,目标就是淬炼成钢。

再苦再累,大熊还是坚定一个朴素的信念,只为不被淘汰出训练队,不给沈阳军区丢脸。

为期五个月的猎人集训,全军一百二十人参训,没有被淘汰的队员还要参加一次更为残酷的结业考核,通过考核的队员将获得一枚代表士兵最高荣誉的猎人勋章。

这个残酷无比的终极考核科目是:四人一组,四天三夜,每人负重四十公斤徒步一百五十公里,途中还设置了很多专业考核科目,诸如排爆排雷、运动射击、游泳、野外生存等挑战士兵智能、体能和心理极限的魔鬼科目。一百五十公里的魔鬼路,既短暂又漫长,犹如红军长征途中要经历一道道生死存亡的艰难险阻一样重要。

五个月的集训下来,有资格参加最后的魔鬼科目考核的队员只有五十人,其余队员已经在训练中陆续被淘汰出局。大熊平静地说,他们携带的武器都是实弹上堂的,在徒步走完三分之二的魔鬼路时,小组四名战友都强烈地感到心理和生理承受的压力已经超极限了。脚底板的血泡磨破了一次又一次,血肉模糊与袜子粘连在一起,每迈出一步都是钻心地疼痛;负重的双肩不但红肿,而且磨破表皮和真皮,血和肉与肩垫粘在一起,早已麻木没有痛感了;没有蔬菜吃,全部是啃压缩比干充饥,自找饮水源;其中一天三顿不发放食物,规定队员自己想办法找可以充饥的食材,这就是野外生存训练科目;口腔已经失去了味觉、溃疡,嘴皮溃烂;体能大量消耗,负重没有减轻,途中的魔鬼考核科目也没有减少,以致前进中时常产生幻觉,仿佛自己要飘起来。

大家都蓬头垢面,像一群疯狂的乞丐。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实在不想活了,四个人不约而同地举枪指向自己的太阳穴,几秒钟之后,枪没有响,不约而同地抱头痛哭。哭完之后,擦干眼泪,四人相互击掌,又像打了鸡血一般努力向终极目的地前进,前进!

四天三夜的魔鬼科目考核下来,只有二十四名战友获得了猎人勋章,大熊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大熊的兵龄最短,不足两年。

许三多人物总结(弘扬模范精神建功十四五)(7)

当戴上猎人勋章的那一刻,大熊倍感自己心中的那面军旗格外鲜艳夺目。

在猎人集训考核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体大队到沈阳军区选调队员,大熊光荣地成为其中的十五分之一。

大熊说,八一队藏龙卧虎、高手如云,他进入八一队,犹如从普通中学一不小心考进了北大、清华一样,自己一下子就没有了存在感。

大熊被分配到军事五项队,第一次早操跑步五千米,在四百米的赛道上,被师姐超越两圈多,真是感到汗颜。

笨鸟先飞,大熊还是采用老办法,在保证完成规定训练量的同时,主动起早摸黑自己加大训练强度。皇天不负苦心人,三个月后的淘汰考核,大熊留了下来。用大熊调侃自己的话来说,此时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潮,一个字:牛!

破茧成蝶——不忘补足短板

大熊是一个渴望学习文化知识的明白人,尽管训练的力度和强度大,尽管身体特别疲乏,也没有忘记读书学习。大熊说,入伍后虽然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为所在部队赢得了一些荣誉,但是自己的初中文凭像一块石头,一直压得喘不过气来,是自己内心深处不自信的触发点,一经触发,立马偃旗息鼓。

大熊把业余时间几乎都用来偷偷学习文化课,在团长的鼓励下,勇敢地报考了大连陆军学院成人班,并顺利毕业,算是对自己有一个不错的交代。

首战狙击任务——无限可击

大熊入警第四个年头的春季,下午,他所在的突击队战斗小组接到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紧急指令,要求火速赶到南岸区某地接受现场指挥部的指令。

二十四小时常备不懈的战斗小组,三分钟之内就出发了。一到达现场,大熊就用他的专业眼光迅速观测地形地貌,并立即报告现场指挥员自己秒成的战斗方案,得到批准。

案发现场在一栋二十多层的单体居民楼房的第十四层临街的阳台上,一个年轻的犯罪嫌疑人左手锁住人质、十二岁小女孩的咽喉,右手持匕首架在人质的颈右侧大血管处,情绪亢奋。

犯罪嫌疑人背靠阳台栏杆,和人质一起面朝房间门,房间里有谈判人员在耐心地与嫌疑人谈判,所有的方案嫌疑人都不接受,而嫌疑人提出的要求又不可能满足,拉锯耗时三个多小时,已经用尽解除劫持警情的所有救济方案。长时间的极度紧张和压力,小女孩和嫌疑人的心理、身体状态都已经到达了崩溃极限,人质的生命随时有被嫌疑人结束的高度危险。

许三多人物总结(弘扬模范精神建功十四五)(8)

大熊抱着狙击枪一口气跑上现场楼房马路对面这栋没有电梯的八层楼的楼顶,测得狙击点与嫌疑人之间的距离达到八十九米,比已有同类现场处置历史记录以来,最长狙击距离还要多九米。最令大熊着急的是楼顶没有良好的狙击位置,只能把枪管放在一米二高的女儿墙沿上,而枪身和自己的身体却没有地方依托。大熊只能马步、半蹲式夹住枪托做瞄准姿势,但是这样的半蹲姿势是不可能持续很久的。身体没有依托,很难控制身体不由自主的微微摇动,将严重影响狙击弹着点的精准度,差之毫厘失之千米。

许三多人物总结(弘扬模范精神建功十四五)(9)

狙击训练时的大雄

大熊在狙击镜里看见嫌疑人虽然背对着九十米开外楼顶上的他,但是嫌疑人的脑袋在不停地左右摇晃,观察其隔壁阳台上的动静。

大熊充满自信,迅速搭建好基本的狙击条件后,立即报告现场指挥部。

令大熊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对讲机里立即就传出来了狙击命令:

“各小组注意,枪响为号采取行动!

狙击准备,三、二、一!”

大熊大脑里瞬间空白,现场指挥部怎么会这样下命令呢,没有给自己预留捕捉狙击目标的空挡时间?

大熊跟随对讲机的最后落音扣动扳机,万一没有击中目标,人质的生命就会立马被嫌疑人剥夺;大熊补一枪呢,而等待在房间外准备强攻的突击队战友们得到的指挥部指令是听枪响为号进攻,那么,第二枪击中自己战友的概率就会非常大。

服从命令,背水一战。大熊以他扎实的狙击技能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大脑里闪过上述念头后,在对讲机里慢速落下“一!”的那一瞬间,沉着冷静地扣动了扳机。大熊看见狙击镜里嫌疑人的脑袋喷出了一根红线。

大熊首战完美,这就是一名优秀特警狙击手的成绩单,无懈可击,无可挑剔。

大熊把狙击枪递给战友,直奔中心现场。他查看嫌疑人头上的弹着点情况,完全符合自己扣动扳机那一秒预定的弹着点。在喧嚣的现场,在人质家属感激涕零的嚎啕声中,大熊平静而悄然地离开了现场。

在归队的车上,半小时左右,大熊突然莫名地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接过战友递来的香烟,拿香烟和打火机的双手颤抖不止,打火机的火苗始终对不准香烟,战友看见了,立马过去给他一个紧紧的拥抱。大熊闭目养神,从出警到看见被惊吓得两眼光发直的可怜小女孩和倒在阳台上的暴徒,耳旁不时回响起人质家属的嚎啕声,一幅幅画面,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掠过,几分钟之后,大熊的情绪慢慢平静了下来,他推开车窗玻璃,车窗外公路边的绿化树枝上长出的新叶是那么嫩绿那么婀娜多姿,在春风吹拂下,欢快地摇摆,在给大熊点赞,给大熊挥手。

大熊这次执行狙击任务,是他入伍入警以来首战。

首战的狙击位置不允许大熊做出标准的狙击卧姿来完成狙击动作,狙击位置到目标点的距离又是超长的,指挥部的命令下达到他扣动扳机之间不允许有空隙。枪响后万一失败,自己过去的所有辉煌都将归零。这一切的一切因素,形成五重压力叠加压在大熊心上,大熊刚刚出现的异常体征,是他精神高度紧张之后自然释放聚集体内能量的必然生理现象。

从接到出警指令到任务完成,他的精神压力一直不断递增,在对讲机里传出倒计时命令时,压力达到最高峰值。尽管压力达到极限,大熊仍然稳稳地扣动扳机,精准命中目标。

这就是一名优秀特警狙击手长期炼就的特殊心理素质,常人无法做到。

许三多人物总结(弘扬模范精神建功十四五)(10)

许三多人物总结(弘扬模范精神建功十四五)(11)

狙击教官时期的大雄

大熊今年三十六岁,入伍入警以来,被组织荣记个人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五次、嘉奖七次。战功赫赫的他,从来不叫苦喊累,像一台永动机,任劳任怨地值班、备勤,长期保持高强度训练,一旦接到出警指令,毫不犹豫地冲锋陷阵。

听了大熊娓娓道来的传奇故事,我非常兴奋,连夜写下以上粗糙的文字,记录我对大熊的崇拜之情。

我真心为重庆特警有这样优秀的狙击手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