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

说到骂人,谁都会,

但脏字出口如出鞘剑伤人!

尤其是在一些公众场合

满嘴的脏话实在是不雅观...

前不久,高情商话术火遍全网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1)

这让不少网友感叹道:

语言不仅仅是艺术 更是一门学问啊!

大家都说天津人“嘴欠”“嘴损”

但其实 天津人的“嘴上”功夫可有讲究!

就比如 关于损人这件事

天津人用食物名就够了!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2)

Part 01

“ 用食物名损人 赵丽蓉老师是鼻祖 ”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3)

广州骂人有“顶你个肺”;陕西骂人有“瓜皮”,小仙儿作为一个天津人,看到食物损人这个话题,满脑子都是赵丽蓉老师的“啥群英荟萃,我看奏是萝卜开会!”诶,这句话,为什么自带语音效果?!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4)

96年春晚上,赵丽蓉和巩汉林老师合作的小品《打工奇遇》可谓是家喻户晓。由此也带火了不少损人的词。

宫廷玉液酒

小品里“宫女”端上来一壶酒,号称“宫廷玉液酒”180一杯。赵丽蓉老师闻了闻之后说:“其实就是那个二锅头,兑的那个白开水!”(这又是段有bgm的文字...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5)

对于那些一喝酒就爱撒酒疯的人,咱天津人总爱说一句话:别喝点“猫尿”你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喝猫尿,多恶心啊!下次你可以这样问他:又去整点那个“宫廷玉液”?

萝卜开会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6)

小品的后半部分,宫女又端上一盘叫“群英荟萃”的菜,说是皇上吃的,主要成分是宫廷白萝卜,宫廷水萝卜,宫廷胡萝卜。

赵丽蓉老师说道:“啥群英荟萃,我看奏是萝卜开会!”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7)

其实关于萝卜损人的话也不少,比如说一个人矮“萝卜墩子”;说一个人腿粗“萝卜腿”,说一群没啥能力但是爱咋呼的人,就可以说“萝卜开会”~

棒槌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8)

小品的最后,赵丽蓉老师给他们留下了“货真价实”四个大字,然后说道:“连啥意思都不懂,你真是棒槌”。说完,背起行囊走四方。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9)

棒槌原本是江南人家的洗衣工具,但其实,在天津棒槌还有其他意思。大多数城市都会称呼馃(guǒ)子的学名“油条”,但天津人买早点时更喜欢直接说:“来两根棒槌!”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10)

侯宝林先生在他的著名相声《空城计》里,就用棒槌来比喻和表现一个稀里糊涂上了舞台跟着跑龙套的看客。损他这个人“笨、一窍不通”。

天津人在棒槌之上,还说那些外行人是“枣木棒槌”,一般的棒槌已经就不通气了,再到了枣木棒槌,那就无论怎样也钻不透了。

Part 02

“ 还有这些词 让人连呼“夺笋呢” ”

狗食(馆)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11)

“狗食”原本是指狗的食物,但这个词“有多损”,天津人肯定不陌生。杀伤力极强,反正在我的世界里,它是天津话骂人的top1。

如果骂“狗食”还不够解气,天津人多半还会在前面加个“臭”字加大伤害。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12)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13)

虽然这是粗鄙之语,但是在曹禺 《日出》第四幕中:“你这个老混蛋,你这天生的狗食,你瞎了眼,昏了头。”也有涉及。

在天津,那些路边的没名的小饭馆,能够充饥的,价格便宜,但环境指定多半是脏乱差的,我们称他为“狗食馆”。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14)

虽然“狗食”是骂人的话,但是“狗食馆”却像是“爱称”,

它是工薪阶层聚会的好地方,量大便宜味儿整!也是天津夏季独特的风景线。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15)

废物点心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16)

关于这个词的来历,有一种说法,在京津等地,逢过节或办红白事,有送点心的习俗,就跟中秋节送月饼一样,旧时物质条件比较匮乏,但送的点心一般没人吃。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17)

有的可以当做回礼当时就送回去,有的留着下回谁家有事还能有现成的,不用再花钱买,所以您想这一包点心大家互相送来送去,谁也不吃,最后打开一看,都发霉了,不能再送人也不能吃,当然就成了“废物点心”。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18)

还有一个说法比较有趣,跟西太后慈禧有关。一次,慈禧太后过寿,一夹家点心铺想了个主意,趁着慈禧过寿,用八百斤面,做了一个大寿桃,想献给慈禧讨个赏,提高知名度,寿桃做好之后,就送到了北京,但忘了一件事,没有门路送进宫。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19)

就这样耽搁了好几天,等打通关节把寿桃送到慈禧面前,都开始发毛了,慈禧一看也明白咋回事了,笑骂了一句,真是个废物点心,即是说寿桃没用浪费,也是骂奴才们不会办事,马屁都拍不好。以此还衍生出一个歇后语,叫八百斤大寿桃——废物点心。

拌蒜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20)

“嘴里拌蒜”是说别人嘴里吃了大蒜,讲话太臭了,就是讲话难听的意思。

这是郭德纲的经典名言,当时郭德纲为了帮吴京出头,便直接怒怼支持人,说:“嘴里拌蒜,穿得跟收费的似的。”直接把女主持人给说哭了。也可以用来形容说话不利索。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21)

脚下拌蒜:走路不利索。例:老舍 《骆驼祥子》二十:“(二强子)两脚拌着蒜,东一晃西一晃的扑过来。”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22)

拌蒜也可以说技艺不精,作事不利。常出现足球体育节目中,比如说某个球员脚下拌蒜,比喻球艺不精。

老帮菜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23)

大白菜的外边一层叫菜帮儿,蔫了干了叫老帮子。

老帮菜,菜:念cei,四声,相当于老家伙、老东西等,含贬义,偶尔也常用于朋友间调侃儿。

大梨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24)

咱们今天说的可不是水果。事实上,在天津俚语范围的“大梨”有两种含义:

①外行、不懂装懂的人。例如:大梨赚财迷。

②吹嘘、言过其实。例如:他是个大梨,别信他!也作"大梨膏"、"吹大梨"。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25)

为嘛要把“吹牛”说成是“吹大梨”呢?

原来天津街市有“吹糖人”的小买卖。就是把盛着饴糖的小铜锅放在火炉上,有小孩子来买时,小贩就从小铜锅里抻出一小块儿饴糖,捏一捏,放在嘴上可以吹出各种造型。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26)

其中最省劲儿的,吹成圆球,在中间捏一下,插在细竹棍上。一个金黄色的大糖梨,就齐活了。小孩子买了大糖梨,高擎在手,乐得嘴都合不上,蹦蹦跳跳地向小伙伴炫耀去了!但这个“大梨”,毕竟是假的,薄薄一层糖,中看不中吃。

油脂麻花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27)

麻花放久了不仅有油锭子味儿,包装纸也会被油浸透。“油脂ci麻花”不是一种麻花,而是形容东西沾满了油渍,脏得都花了。

王八蛋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28)

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大家还记得吧!赵本山带着鸭蛋去找毕姥爷吃饭,身上除了背着大葱大蒜,还藏着几个“王八蛋”。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29)

王八蛋是北方话中一个非常富侵略性及普遍的骂人俗语。毕竟王八是一个侮辱性的词汇。含义指做事和做人不道德或者很坏的人。

滚刀肉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30)

滚刀肉用刀切起来很费劲,刀落到肉上,很容易咕噜到菜板上,切不下来。天津人用他来形容那种死皮赖脸、纠缠不清的人,怎么说都不听的人。

囊膪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31)

天津俗语说是“囊膪”,是品位最下等的一种肉,市间狗食馆,多用这种肉做馅卖,在天津也可以形容肚子上的肉,“一肚子囊膪”。

老油条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32)

油条炸老了真的又油又腻,在天津“老油条”可以去形容那些办事、说话事故圆润的人。

瘪茄子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33)

茄子因被霜打或日晒而呈现出来的蔫巴状。引申为没词儿了吧、因理亏而垂头丧气、蔫巴的样子。

哪根葱 装蒜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34)

“你还真把自己当盘菜了啊?”这话已经很伤人。而葱只不过是菜的一种配料。你算哪根葱……讽刺性显然更强。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35)

这个词和“你算哪根葱”感觉上很符合搭配。对不懂装懂的嘲讽也变成了一种特接地气的吐槽和抱怨。你感受一下!

天津人怼人名场面(在损人这件事上)(36)

看了这么多 是不是觉得

天津话还真的挺有讲究的

无论是“吃”还是“损人”

卫嘴子真的名不虚传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