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最走心的编剧(鼓楼外编剧王之理)

中轴线上,钟鼓楼下,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由王之理编剧的京味电视剧《鼓楼外》正在北京卫视热播。王之理曾创作《情满四合院》《正阳门下》《正阳门下小女人》《傻春》等众多优质京味大剧,通过作品写北京人,写北京事,向观众叙说北京的那些老理儿是他始终的追求。日前,王之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京味剧寓理于事,寄情于人,看的是情怀。《鼓楼外》就是通过一个“冤冤相报何时了,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故事,讲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人生正道不能走偏,报仇就是报自己。

十大最走心的编剧(鼓楼外编剧王之理)(1)

图说:王之理

谈“鼓楼外”,人要走正道

问:《鼓楼外》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答:这是一个中轴线上,钟鼓楼下,木工匠人的故事。剧中,大师兄于钟声与二师兄尹东义因过往的恩怨不和对峙,从开家具厂到摊煎饼、卖鸡蛋、养鸵鸟,两人一直针锋相对。在经历过岁月的洗礼和冷静的思考后,他们对生活及人生有了新的认识,终于放下仇恨,选择原谅,开始了新的生活。 问:这部剧叫《鼓楼外》,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答:鼓楼外是什么意思呢?鼓楼外是中轴线,就是北京建筑的中轴线,这是一条正道,走偏了,就要误入歧途。这部剧叫《鼓楼外》,地域性强,老北京的木匠在中轴线上,写的是老北京的故事,讲鼓楼旁边的人的生活。

十大最走心的编剧(鼓楼外编剧王之理)(2)

谈创作:角色要活着

问:《鼓楼外》是您第一次写小说吗? 答:之前没写过,《鼓楼外》是第一次。写剧本和写小说都是写故事、写人物,你要用讲理的办法去讲事。只要是在我剧里的角色,我都让他们有个性,是活着的。 问:写《鼓楼外》,有没有碰到过比较大的困难? 答:编剧难就难在故事,难在故事的合理性和逻辑性,以及你对这个故事的看法。你写着写着写歪了,你全是怨气,那是正能量吗?一个作者不能把自己的怨气写在作品里。 问:《鼓楼外》播出后,有观众觉得一把椅子卖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有些不可思议,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存在吗? 答:盛世古董嘛,可能现在没那么高的价了。2000年左右,那会儿家具市场最火,家具非常值钱,一个黄花梨的大衣柜卖300万元。一把椅子能值多少钱?最高的是,佳士得拍卖的一把双珠头官帽椅,拍了2400万元。

十大最走心的编剧(鼓楼外编剧王之理)(3)

谈京味:老北京人局气

问:您写的都是北京人的故事,在您的观察中,北京人有着怎样的性情? 答:老北京人局气,讲规矩,讲理儿。最主要的,是要看这个人正不正,真正的老北京人不会利益至上,你只要骗过别人一次,你就完了,这就是胡同里的规矩。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北京人的特点就是包容性。 问:您是创作过很多经典作品的知名编剧,但您很少接受媒体采访,比较低调。 答:我这人哪儿都不爱去,我很少接受采访,也不走红毯。我在外头谁也不认识我,这多棒啊。我去小店里喝酒,老板和服务员都认识我,但不知道我是干编剧的,他们只知道这个人是馋鬼,又来喝酒了。在我看来,一个编剧你要那么出名干嘛呀?没用。一个人,你的名声要大于成就,你这个人肯定就完蛋。 (新民晚报记者孙佳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