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时视同缴费养老金怎么算(有10年的视同缴费年限)

现在视同缴费年限是越来越少见到了。有视同缴费年限会对养老金造成怎样的影响呢?有一位朋友有10年的视同缴费年限,听人们说视同缴费年限的养老金待遇很高,那究竟有多高呢?让我为大家分析一下。

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指的是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个人参加工作的连续工龄可以被国家认可为视同缴费的时间。

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我们无需缴费就可以领取退休费(退休金)。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这市场的缴费年限是对有关。

一般来说,原先的国有企业(包括县级以上集体企业)的固定工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职工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连续工龄。另外,需要安置工作的退役士兵的军龄,知青的上山下乡时间都可以作为连续工龄儿视同缴费的。

养老金的计算。

有10年的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山东省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主要是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退休时视同缴费养老金怎么算(有10年的视同缴费年限)(1)

可能很多人搞不清楚这三部分究竟应该怎么计发。实际上,现在我们参加养老保险缴费产生的养老金待遇主要是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当地实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以前,已经实施养老保险实际缴费的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由于缺少个人账户积累而专门激发的一种待遇补充。可以说,视同缴费年限产生的养老金待遇是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乘以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就是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也有一种说法是基础养老金是按照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和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的平均值,每缴费一年发放1%。现在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一般改称为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退休时视同缴费养老金怎么算(有10年的视同缴费年限)(2)

关于视同缴费年限有没有视同缴费指数,国家各省份还真没有统一的规定。大多数省份都跟山东省一样,是完全没有视同缴费指数的,相应的指数都是按照后期的实际缴费指数来使用计算。北京市有视同缴费指数,但仅仅针对过渡性养老金计算,视同缴费指数都是一。天津市视同缴费指数也是一,但是仅计算基础养老金使用的平均缴费指数。

一般来说,平均缴费指数会在0.6~3之间,这种情况下视同缴费10年基础养老金能够多领取8%~2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退休时视同缴费养老金怎么算(有10年的视同缴费年限)(3)

关于个人账户养老金,视同缴费年限是不涉及的,对其没有影响

关于过渡性养老金,每个地方也是有自己的计算公式,但是总体差不太多。以山东省为例,过渡性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建立个人账户以前的缴费年限(或视同缴费年限)×1.3%

这种情况下,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0.6到3的话,视同缴费10年过渡性养老金可以领取7.8%~39%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合计,能达到15.8%~59%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或养老金计发基数。

山东省2021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6893元,今年预计会在7200元以上,按照这样计算,多出10年的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至少会多出1137元到4248元。另外,退休以后养老金的增长,还会受到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的影响。

所以说,有视同缴费年限真的是很划算的,如果是在北京、上海等地的话,待遇还会更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