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论怎么样推背(上海书评俞晓群聊五行)

前文谈到,《宋书》与《晋书》中大量记载牛祸,比如:“晋元帝太兴四年十二月,郊牛死。”史官评价:“元帝中兴之业,实王导之谋也。刘隗探会主意,以得亲幸导见疏外。此区霿不叡之祸也。”再如:“晋成帝咸和二年五月,护军牛生犊,两头六足。是冬,苏峻作乱。七年,九德人袁荣家牛产犊,两头八足,二尾共身。京房《易传》:‘杀无罪,则牛生祅。’”

《晋书》有一则“青牛入水”的故事:桓玄之国在荆州,诣刺史殷仲堪,行至鹤穴,逢一老公驱青牛,形色瑰异,桓玄即以所乘牛易取。乘至零陵泾溪,骏驶非常,因息驾饮牛,牛迳入江水不出。玄遣人觇守,经日无所见。于后玄败被诛。

《宋书》还有三则牛祸记载:其一,宋文帝元嘉三年,司徒徐羡之大兒乔之行欲入广莫门。牛径将入廷尉寺,左右禁捉不能禁。入方得出。明日被收。其二,元嘉二十九年,晋陵送牛,角生右胁,长八尺。明年二月,东宫为祸。其三,孝武帝大明三年,广州刺史费淹献三角水牛。

《魏书》记载牛祸,只有一条,是在世宗景明二年五月,冀州上言长乐郡牛生犊,一头、二面、二口、三目、三耳。

《隋书》记载牛祸,故事极为丰富。其一,梁武陵王纪祭城隍神,将要烹牛之时,忽然有赤蛇绕于牛口,此为牛祸。象类言之,又是龙蛇之孽。此时纪虽然以赴援为名,而实妄自尊亢。思心之咎,神不享,君道伤之应验。后来果然为元帝所败。其二,周建德六年,阳武有三只兽,形状如水牛,一黄,一赤,一黑。与黑者斗久之,黄者自傍触之,黑者死,黄亦俱入于河。近牛祸也。黑者,周之所尚色。死者,灭亡之象。后数载,周果灭而隋有天下,旗牲尚赤,戎服以黄。其三,后齐武平二年,并州献五足牛,牛祸也。《洪范五行传》曰:“牛事应,宫室之象也。”帝寻大发卒,于仙都苑穿池筑山,楼殿间起,穷华极丽。功始就而亡国。其四,大业初,恒山有牛,四脚膝上各生一蹄。其后建东都,筑长城,开沟洫。

五行论怎么样推背(上海书评俞晓群聊五行)(1)

《新唐书》记载牛祸故事不少,趣味索然,时政反射。其一,调露元年春,牛大疫。京房《易传》曰:“牛少者谷不成。”又占曰:“金革动。”其二,光启元年,河东有牛人言,其家杀而食之。其三,武太后从姊之子司农卿宗晋卿家牛生三角。

《宋史》记载牛祸,最初有牛生两个牛犊,即可载入起居注中,入史留名。后来申报者愈来愈多,史官都有记载。直至大观四年三月,帝谓起居舍人宇文粹中曰:“牛产二犊,亦载之起居注中,岂若野蚕成茧之类,民赖其利,乃为瑞邪?”自是史官不复尽书。但接着,又见记载牛生麒麟、犊生三角、犊生人首云云。

《元史》记载牛祸更为离奇,此处录两段故事:其一,泰定三年九月,湖州长兴州民王俊家,牛生一兽,鳞身牛尾,口目皆赤,堕地即大鸣,母不乳之。具图以上,不知何兽,或曰:“此瑞也,宜俾史臣纪录。”其二,至正九年三月,陈州杨家庄上牛生黄犊,火光满室,麻顶绿角,间生绿毛,不食乳,二日而死。

《明史》记载牛祸不少,内容大多无超出前朝者,只是多处谈到“牛产麟”,如:“天启元年十月,会宁牛产异兽,遍体鳞甲,有火光。”此后《清史稿》仿此说,清代不断有“产麟”事件发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