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有几个盟市 包头内蒙古十二个盟市概览

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又称“鹿城”,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包头市有几个盟市 包头内蒙古十二个盟市概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包头市有几个盟市 包头内蒙古十二个盟市概览

包头市有几个盟市 包头内蒙古十二个盟市概览

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又称“鹿城”。

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接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

包头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重要枢纽,是国家、内蒙古对外开放的重点发展地区,与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共同构成内蒙古最具发展活力的优势区域。

2021年包头市常住人口27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5.7万人,乡村人口36.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6.7%。

文明和谐城市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包头设九原县,秦设九原郡,西汉改称五原郡。包头是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交通要冲,沉淀了厚重的草原文明。随着城市发展,草原风情和工业文明交相辉映,展现了草原钢城、休闲之都的独特风采。2005年首批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现代工业城市

伴随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而逐步发展壮大的一座工业城市,拥有内蒙古最大的钢铁、铝业、装备制造和稀土加工企业,是国家和内蒙古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稀土、新型煤化工和装备制造基地。誉称“草原钢城”、“稀土之都”,是全国20个最适宜发展工业的城市和全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之一。

科技创新城市

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万多人,国家及自治区研发机构64家,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0个。世界最大的3.6万吨垂直挤压机、世界首套甲醇制低碳烯烃装备、360吨电动轮矿用车、百米高速重轨、第四代核能系统高温气冷堆核燃料等一批科技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是国家首批20个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

生态宜居城市

黄河流经境内220公里,正在建设国家级黄河湿地公园。城市规划疏朗大气,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形成了“一市两城、三个组团、带状布局”的城市形态,构建了“公园棋布、森林围城、组团隔离、绿网相连”的城市构架,彰显了“依山傍水、生态环保”的特色魅力。

包头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第三届中华环境奖、全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包头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扩大。

地理位置

包头地处渤海经济区与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交汇处,南临黄河,东西接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包头地理坐标东经109°15′~110°26′,北纬40°15′~42°43′海拔1067.2米 。

包头境内有阴山山脉的大青山、乌拉山(以昆都仑河为界),山峰平均海拔2000米,最高峰海拔2324米。全市由中部山岳地带、山北高原草地和山南平原三部分组成,呈中间高,南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势。

黄河流经包头市境内,公路、铁路两桥并行飞架黄河南北。是国家呼包银榆经济带和内蒙古呼包鄂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距北京600多公里。辖9个旗县区和一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历史沿革

包头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原王朝在此筑城设治,固塞强边;游牧民族在此生息繁衍,往来兴替。这里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共生交融的大舞台。

史前时期

包头史前历史可追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发现这一时期遗址40多处。在阴山塬上,以阿善文化为代表的先民以锄耕、家畜饲养、渔猎、采集为生业。阿善遗址聚落石筑围墙、石祭坛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线索。

战国

包头地区行政建置始于战国。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北破林胡、楼烦之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筑长城,移民屯垦,在包头建九原城。

秦代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包头地区遂归于秦统治之下。秦在包头地区设九原郡,治今九原区麻池古城。之后,蒙恬主持在今固阳色儿腾山新筑长城,这段长城是中国早期长城的典型代表。为便于调动军队和运送粮草,秦修直道,《史记》记载:“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

汉代

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改九原郡为五原郡,辖16县,郡治仍为今麻池古城。汉朝从内地移民实边,实行屯垦,西汉后期五原郡人口达23.1万。汉元帝时期“昭君出塞”,王昭君一行经包头出塞北抵呼韩邪单于庭。包头召湾汉墓出土“单于天降”“单于和亲”瓦当是证明历史的珍贵文物。东汉,南匈奴附汉,初被安置于五原西部塞。

北魏

公元四世纪末,拓跋鲜卑建北魏,统一了北方,包头地区亦处于北魏治下。北魏在阴山之北设置六镇,并筑长城,防御柔然。其中怀朔、武川两镇在包头境内。怀朔镇遗址在今固阳县怀朔镇城圐圙村,怀朔镇走出了高欢、侯景两位皇帝,北魏乐府民歌《敕勒歌》也源自于此。武川镇故城为达茂旗希拉穆仁古城,北周皇帝及隋、唐开国皇帝祖上均为武川镇人。

隋唐

隋唐时期,包头主要为北方民族活动区域,先后有突厥、回鹘等。唐与突厥、薛延陀的决胜之战发生在阴山以北(今达茂旗艾不盖河流域),回鹘的“参天可汗道”系从漠北经包头(今昆都仑沟)南下至长安。唐中期,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在黄河以北修筑了三座受降城,在包头筑中受降城,安北都护府曾移治此城。中受降城入回鹘道是唐朝重要的北部贸易商道。

辽金

辽代在包头设置云内州,隶属于西京路,金代沿袭,包头也是金和西夏交界处;伴随着蒙古的崛起,金国在边疆地区修筑界壕以加强军事防御,包头境内金界壕由汪古部守卫,汪古部后来归附蒙古,助成吉思汗开疆拓土。

元代

包头大青山以南地区隶属大同路云内州管辖,大青山以北属汪古部领地,首府德宁路即今达茂旗敖伦苏木古城。元代包头地区的农业、冶铁业、纺织业、陶瓷业开始兴盛,商业活动随之兴旺。考古发掘表明今九原区燕家梁遗址曾经是繁华的市镇。

明代

明王朝建立后,其势力达到阴山以南的广大地区,明朝所设州、卫、所废弃。隆庆五年(1570年)“隆庆和议”之后,阿拉坦汗归附明朝,被封为顺义王,实行通贡互市,建立“大明金国”,大板升城(今土右旗美岱召)成为其政治中心,也是藏传佛教传播的重要弘法中心。

清代

1696年康熙平定噶尔丹后,内地移民大量涌入。乾隆二年(1737年),包头村形成;乾隆四年(1739年)在包头区域置萨拉齐及善岱二协理通判;乾隆六年(1741年)设归绥道,萨拉齐厅隶属归绥道;嘉庆十四年(1809年)包头村改置包头镇,设置巡检;道光三十年(1850年),黄河官渡移至包头南海子;同治十二年(1873年),包头城建成。

民国

1912年,萨拉齐厅改县,包头镇隶属萨拉齐县;

1923年,平绥铁路包头段通车,包头地区的商业贸易活动繁盛,发展成为中国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

1928年,绥远设省,包头亦改设县归绥远省管辖;

1934年,包头机场建成通航;

1946年,成立包头市政府,同时成立包头县政府;

1949年9月19日,“绥远和平起义”,包头和平解放。

包头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最早开展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乌兰夫、李裕智等许多共产党人都曾在包头开展革命工作。

1922年,包头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罢工斗争。

1925年3月,中国共产党包头工委成立。

1938年秋党中央派遣由李井泉、姚喆率领的八路军大青山抗日支队挺进绥远创建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0年,成立了以王经雨、王弼臣等为首的萨县(即今土右旗)抗日游击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2月13日,包头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54年3月,原绥远省包头市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一五“”期间,援建的156项工程中5项落户包头。从此,包头迈入历史新纪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