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的个人资料和歌曲(张杰听我们的歌)

用13颗星球来代表13首经典作品,这是张杰在实体专辑《听!我们的歌》所传递的新概念。

对比去年在实体专辑《Risk It All声来无畏》用“行李箱”来装载世界,张杰这一回直接跨越到宇宙,其中的概念明显要更为宽广和宏大。

张杰的个人资料和歌曲(张杰听我们的歌)(1)

细节远不止如此,此次《听!我们的歌》的实体CD专辑及双黑胶专辑跟往常一样,凝聚着许许多多的心思。

张杰的个人资料和歌曲(张杰听我们的歌)(2)

黑色的光盘闪烁着光芒,犹如浩瀚银河一般,这便是张杰用过往的经典作品构建的宇宙;而想要搭上他这趟可以穿越时空的飞机,则需要专辑中的其他“装备”了:

张杰的个人资料和歌曲(张杰听我们的歌)(3)

比如虚拟机票卡片,不仅有搭乘之意,还寓意从过去到未来;再比如虚拟演出票卡片,则对应着另一个现实维度,即“仿制两场横跨十年的经典演唱会门票”。另有相片、票夹、LOGO贴纸等其他周边,使得这趟“旅途”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

张杰的个人资料和歌曲(张杰听我们的歌)(4)

实体赋予的视觉、质感,也是流媒体时代所匮乏的特征,只有通过实体唱片,才能赋予难以把控、描述的音乐更多实质性的意义以及可以扩散的领域。

张杰的个人资料和歌曲(张杰听我们的歌)(5)

一直以来,专注于音乐作品的张杰试图将更完美的自己带给大家,此前发表过13张实体专辑(从某个角度来看,这里的“13”也算是对应13颗星球),到此次的第十四张实体专辑《听!我们的歌》,俨然又走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定义或者属性来说,《听!我们的歌》无疑就是一张精选集,但它完全不是“The Best Of”的常规套路,并非简单地将以往的歌曲收录进来,“重新演绎“成为《听!我们的歌》的核心——很显然,张杰将过往的13首歌曲进行了全新的录唱、制作。


张杰的个人资料和歌曲(张杰听我们的歌)(6)

像不同于2010年的《这,就是爱》,这一版更加沉稳、厚重,这也是张杰对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头到尾都散发着坚定和沉稳的气场。再比如2008年的《明天过后》,还有几分迷茫和摸索,经这一版的演绎之后,有了大彻大悟的淡定。

诸如此类的对比,还能从张杰的声线、气息、演唱技巧等细节当中有更多的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张杰献出的是从过去到现在的最诚实心情,而歌迷收获到的是从过去到现在的不一般体验。

即便不去进行详尽的今昔对比,只是聆听《听!我们的歌》,这张带有总结性意味的专辑也足以让人收获相同的感动。对于了解张杰的人来说,《听!我们的歌》不亚于一次重温,可以回顾来路;对于不了解张杰的人来说,它又算是一次崭新的自我介绍,从而对张杰有一个大体的认知。打破时间、发行、规则界限,由张杰亲自梳理曲目顺序、挑选13首过往作品,又构成了《听!我们的歌》的另一特质。

张杰的个人资料和歌曲(张杰听我们的歌)(7)



要说全碟的最后一大特质,非专辑名当中意味深长的“我们”莫属——“我们”是重点、核心,强调情感的共振,能够打破时空的束缚,在记忆当中自在穿梭。张杰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歌再一次唱给大家听,为的也是强调音乐那不被限制的能量。不管过多久,总有些片段会让人想起某个细节,能够回到从前,像是从未离开过一样。


张杰的个人资料和歌曲(张杰听我们的歌)(8)


再来看收录的13首歌曲——《这,就是爱》《他不懂》《勿忘心安》《明天过后》《高飞》《穿越人海》《逆战》《云中的Angel》《第一夫人》《最美的太阳》《仰望星空》《天下》《年轻的战场》,构成诸多情感及感悟,有直接、模糊的爱情片段,也有关乎未来的坦率、自信和迷茫;既描述细生活的细节,又勾勒宏大的战场;唱自己为夫为父的人生,也唱太阳和星空。


13首歌曲由众多风格构成,《云中的Angel》是经钢琴铺垫的精致曲调,《逆转》尽显摇滚范儿,《天下》又走起中国风的范儿来,让张杰的演唱功底得到了各方面的尽情展示。用《年轻的战场》收尾,或许还有张杰的心愿,“今天我 想要走向这胜利的远方/我要让这世界为我激荡”,寄托的是不被磨灭的热情和目标。

张杰的个人资料和歌曲(张杰听我们的歌)(9)

再回到实体专辑本身,此次《听!我们的歌》无疑具备了极大的收藏价值和意义,而限量双黑胶唱片在4月29日预售当天下午已售罄。要知道过去的多张实体专辑已经绝版,这次重绎经典歌曲无疑是对老歌迷的精心馈赠。

一贯以来专注于实体专辑的张杰,势必会在具有极大节点意义的《听!我们的歌》倾注更多的心血。这张专辑还有个英文名叫“Songs Of Youth”,听张杰的歌就是重走了一次回忆青春的路,《听!我们的歌》的实体唱片就像是我们的青春纪念册,永不褪色,永远鲜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