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颂诗歌主题(西风颂以希望的名义)

【本文选自小潮原创专栏《今日赏析》,欢迎朋友们留言、关注】

西风颂诗歌主题(西风颂以希望的名义)(1)

大自然里的四季,像极了我们人生的四种状态。

春是万物的萌动,新生的伊始,象征着生命之光;夏则是热情洋溢,充满昂扬斗志,万物都在急速地生长;秋是积淀的喜悦,收获沉甸甸的希望;冬是收藏,像极了人生的暮年,万物都在冬天里休整,期待着生命的下一次爆发。

西风颂诗歌主题(西风颂以希望的名义)(2)

人们最爱春,却又最喜谈秋。此刻,秋露正浓,秋风正凉,就让我们以希望的名义,再寄给秋天一首诗吧。

我在前面几篇赏析里提及,华兹华斯曾以极大的热情赞美秋,夸赞秋是最强而有力的季节,里尔克则在黄叶纷飞的林荫路上,思索着秋的极盛与人类的孤独宿命。

西风颂诗歌主题(西风颂以希望的名义)(3)

那么,在十九世纪上半叶,还有一位浪漫的诗人,他站在佛罗伦萨附近河畔的一片树林里,感受着阿尔卑斯山脉那独特的雷霆万钧般的狂风骤雨,写下了一首对秋的赞歌,这位诗人就是雪莱,这首诗就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名作《西风颂》。

凶猛的西风啊,你是秋神的气息,/你无形迹,而枯叶被你追赶飞奔,/仿佛鬼魂纷纷逃开了巫师;黄的、黑的,灰的,痨病似的绯红,/被瘟疫缠着的一群啊,哦,你/把长翅的种子载送到漆黑的冬床中,/在那儿,寒冷而低沉,每粒种子/像尸体躺在坟墓里,直到春天,/你蔚蓝的姐妹向着梦中大地/吹起喇叭,让山峦和平原/弥漫着多种鲜明的色彩和芳馨

雪莱和拜伦是诗歌艺术史上两座比肩的高峰,而这首写于1819年的《西风颂》更被视为雪莱一生的压卷之作。

几乎每一篇盛名之下的作品,都与作者的时代、思想紧密相连。1819年,这是一个被欧洲历史所标记的特殊年份,拿破仑在“滑铁卢”惨败,欧洲封建复辟势力卷土重来,大规模地屠杀支持民主、进步力量的民众,整个欧洲正处于光明与黑暗艰苦卓绝地搏斗之中。

西风颂诗歌主题(西风颂以希望的名义)(4)

雪莱虽出身于贵族家庭,但他坚定地站在追求自由与民主、反抗封建专制的阵营里。在1819年佛罗伦萨那强劲有力的秋风里,他借西风横扫落叶的狂暴之势,呐喊出令封建暴政最为颤栗的声音:

把我枯萎的思想传遍全宇宙,/像败叶一样去催促新生命降临!/再凭借这首诗的魅力,它的符咒,/如从未熄的炉火中冒出灰烬和火星,/把我的语言撒满人间天涯!/使预言的号角从我的嘴唇/唤醒沉睡的大地

在《《悼玛格丽特表姐》:令人心碎的天籁之音》里,我讲过,诗歌似乎天生拥有一种灵魂,它能使人为之悲,为之喜,甚至为不相识的他人人生一掬同情之泪,而在雪莱的这首《西风颂》里,它化身为追求自由、民主的斗士,为人类世界的光明走向提前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并用预言唤醒了人间整个沉睡的大地!

这预言,空前,绝后,掀起了无数惊涛骇浪。它是《西风颂》里的最后一句,也是被后世千千万万的人们所铭记、振奋的一句: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遥远吗?

西风颂诗歌主题(西风颂以希望的名义)(5)

雪莱以大自然里季节的轮回,来象征着人类社会的走向,他以这曲《西风颂》奏响了欧洲封建专制的葬歌,同时又埋下了孕育希望的种子,这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启了带领人类继续探寻光明未来的漫长旅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