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具体事例评价郑板桥(名师谈请接收郑板桥的鄙视)

请结合具体事例评价郑板桥(名师谈请接收郑板桥的鄙视)(1)

书海无涯,最令人羡慕的是那些过目成诵的人。

唐代韩愈有一篇《张中丞传后叙》,说张巡有一次看到属下于嵩读《汉书》,他问:“为什么长时间读这本书?”于嵩回答:“还没有读熟。”张巡说,自己读书从不超过三遍,即能够终身不忘。说着就对着于嵩背诵他刚才读的书,竟完全不错一字。于嵩不服气,随手从书架上抽了一本别的书,让张巡背,还是不错一字,于嵩还是不死心,索性把架子上的书都取下来,来试张巡,张巡都应口而诵,一点也不迟疑。

有这样的上司,真让手下人自卑到绝望。

请结合具体事例评价郑板桥(名师谈请接收郑板桥的鄙视)(2)

著名的书法家虞世南也是记忆力超绝的人。据说有一次唐太宗出行,有司请示车载一些书籍,供出行查阅,唐太宗说,不必要,有虞世南在,他就是活动的图书馆。

这是唐代的,宋代也有。

宋代有个叫曾慥的人写过一本书《高斋漫录》,里边记载,有一天苏轼父亲苏洵,拜见一个叫张方平的人,张问苏洵:“令嗣近日看甚文字?”苏洵答道:“轼近日方再看《前汉》”。“再看”,就是看第二遍。

张方平随口说道:“文字尚看两遍乎?”意思是,还需要看两遍?一遍不就记住了吗?

苏洵回到家,把张方平的话对苏轼说了,并且感叹:“他不知道人世间还有如我们父子这般看三遍才能记住的。”

请结合具体事例评价郑板桥(名师谈请接收郑板桥的鄙视)(3)

《高斋漫录》记载的张方平有点神乎,据说他曾借人十七史,一个月就还了,说已经看完了,而且能背诵。

这三个人,够厉害了吧,都是天赋异禀,让人高山仰止。

可是清代有个人,把这三个人串一块一起鄙视了一次,说“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理由是,这些人就是由于过目成诵,平生书不再读,所以一辈子没有流传下来千百年后依旧值得学习的好文章。

请结合具体事例评价郑板桥(名师谈请接收郑板桥的鄙视)(4)

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

这是郑板桥五十多岁的时候调到潍县做县令,在县衙里给堂弟郑墨写的信说了几句。

为什么书只读一遍不好呢?郑板桥的分析是:“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意思就是这么读书,其实不走心,就像看美女走红毯看一眼就过,跟你有啥关系?

他说:“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

又说:“《五经》《二十一史》《藏》十二部,句句都读,便是呆子,汉魏六朝、三唐、两宋诗人,家家都学,便是蠢材。”

骂得够狠。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把浩如烟海的书籍全都精读一遍,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从读书的目标出发,精选值得精读的书来精读,否则就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郑板桥认为:“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意思是“读书数万卷”万卷固然好,但不能“胸中无适主”,必须在读书时心中有个底,即,有主张、有分析、有选择重点,否则,就像暴发户一样,不知如何办是好。如何才能胸中有适主?这书到底该怎么读?

请结合具体事例评价郑板桥(名师谈请接收郑板桥的鄙视)(5)

郑板桥以《史记》举例说:“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

替你选择出了精粹的文章,并且告诉你,方法就是反复诵观。即便是生而知之的圣人,也得一遍一遍地字斟句酌,一丝不苟,逐字逐段地深研细钻。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忙地阅读一本书。

他非常赞颂孔子反复阅读《易经》以致“韦编三绝”的精神,称赞苏东坡精读《阿房宫赋》常常夜至四鼓仍然“洒然不倦”的精神。

请结合具体事例评价郑板桥(名师谈请接收郑板桥的鄙视)(6)

郑板桥像

其实郑板桥也有善记的名声,他36岁那年曾住兴化天宁寺,与同学陆白义、徐宗于比赛,看谁能将《四书》熟读而默写出来,他每天背诵默写十多页,花了一个多月默写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各一部。这个记忆的速度,也是很令人咋舌的。

不过他自己说,他不是长于记忆,而是长于诵读,一部书要读上千百遍,务求背得下来,因此他利用船上、马上、甚至躺在床上的一切时间进行学习,有时客人来了讲些什么也没听到。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著,或对客不听其语言,并非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勤苦如斯。

郑板桥是实诚人,我不知道是否世上真有过目不忘的神人,从一般人的角度来讲,要想读书有所收获,确实得一字一句清晰深刻地弄明白它的含义,才能一点一滴地把书中的”精华“采撷出来,积存在脑子里。反复诵读是好办法,人的记忆,就是需要不断重复,才能刻镂,刻镂的足够深,才能形成新的连接。要在一遍一遍的诵读中反复揣摩这里为何要用这个字,换成别的行不行?为何文章要如此布局,颠倒一下行不行,这一句里,作者到底说了几层意思?表达同一个意思,如何说得直白?如何说得含蓄?如何说得锐利?如何说得雅驯?推敲咀嚼,文章的精华才能存之于心,运之于手。

请结合具体事例评价郑板桥(名师谈请接收郑板桥的鄙视)(7)

宋代有个读书人,读过很多书,但是印象淡薄,收获很小,常常叹息技艺不佳,后来遇到理学大师朱熹,朱熹劝告他:你以后读书,每次只读五十个字,一连读两三百遍。

诚然如此,今人读文章,仿佛疗治焦虑症一般,总是求快,恨不得一天一本才仿佛不被时代抛弃。殊不知,泛读必须在精读的基础上,严选精读,是锻炼读书内力的最好办法,没有精读的底子,就缺乏书海泛舟的真正能力,无主之心,随波摇荡,最多不过两脚书橱,不能真正有所发明。读书需要将心安放在书里,真正钻研透几部好书,闯过文字关,读书才能从此豁然开朗,如巨桨在手,航针遥指,多远的路程都可乘风破浪!

-END-


作者 | 茹菲

责编丨杜普

编辑丨墨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