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

2021年6月,一位身穿军装头戴军帽,讲起当年战争状况的老人便满是激动,丝毫看不出老人已经九十六岁高寿了。

枯槁的容颜,微弓的躯体,颤巍的双手讲起自己的参军一生满是有力。

九十六岁的老人更是扬言:如果国家有需要,我还可以打好行军包上场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1)

滕西远

老人一生参加过大小战役近二十三场。

彭德怀夸他是抗日战争中的抗日英雄,是抗美援朝中的爆破英雄。

1996年民警上门向其收枪虽遭到了老人的拒绝,但在了解老人事迹后,却是特批老人的枪具可佩戴在身边。

老人到底是谁?又有着怎样的光辉事迹?老人的两把驳壳枪又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2)

滕西远

闻名遐迩的滕黑子

1925年10月,山东省莱芜县山阳村一贫困人家,出生了第三个孩子,本就贫困的人家,接连生下几个男娃自是让家里有些承受不住。

谁都想不到这第三个孩子竟然是日后的抗敌大英雄。

这个孩子叫做滕西远

滕西远是家中第三个男孩,底下还有两个弟弟,顶上两个哥哥,可以说滕家是五个男娃围绕。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3)

村庄

本就是军阀混战和列强入侵的年代,养五个男孩,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是雪上加霜,为了养大五个兄弟,滕西远的父母没少做苦力,在滕西远很小的时候父母便去世了。

可以说,滕西远是哥哥带大的

四处要饭,脸上脏兮,浑身破烂,便是滕西远的样子。

为了能有口饭吃,两个哥哥选择去当兵,本就居无定所的五个孩子,觉得去到部队不仅能稳定还能有口饭吃。

但因为两个小弟年幼,滕西远和两个小弟决定继续上街乞讨。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4)

乞讨的孩子

半大的孩子在街上要饭,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点不稀奇,滕西远的小弟因为营养不良饿死在了滕西远的肩背上。

这对滕西远来说是个巨大的冲击,他难以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

为了生存,滕西远带着四弟继续乞讨。

两兄弟唯一的精神支撑便是两个去当兵的哥哥,除去因为当兵英武的原因之外,哥哥们每次回家探望两兄弟带回来的食物都能够滕西远和弟弟吃个饱。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5)

解放军

受到两个哥哥的影响,滕西远对中国解放军有着无限憧憬,但真正让滕西远有了强大的参军念头还是因为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残暴。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滕西远的家乡莱芜县很快便成为了日军的“扫荡区”,日军的残暴、粗鲁让整个莱芜县百姓叫苦不迭。

残忍的杀戮在年仅十二岁的滕西远面前上演,滕西远纵使有万般怒气,但终归是个半大的孩子。

手无缚鸡之力,拿什么和日军抵抗。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6)

抗战全面爆发

莱芜的被攻陷让滕西远很是触动,他想解救乡亲们,他想赶走这群恬不知耻的狂徒,滕西远决定了,他要去参军。

1938年2月,滕西远正式入伍。

这一年,滕西远不过十三岁

因为常年在外乞讨的缘故,滕西远对于周边的环境很是熟悉,本就是街上乞讨的小叫花子身份的滕西远没少靠借这个身份传递情报。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7)

滕西远

加上因为长期营养不良,皮肤黝黑,行动起来根本吸引不到敌人的注意,于是大家都喜欢喊他“滕黑子”。

虽然靠借自己的外形得到了不少情报且得到了上级的表扬,但滕西远可不满足,自己既然来参军了,那必然要做出些成绩,自己可是要当能杀鬼子的大英雄。

小小年纪的滕西远志向很是远大。

不过,他是真的说到做到。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8)

日军‘扫荡“

1940年5月,日军来到位于莱芜城东北方向的一个小山村进行“扫荡”,这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第四个年头,也是战争的“爬坡阶段”,日军和伪军更加疯狂的“扫荡”鲁中抗日根据地,甚至妄图以“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拿下根据地。

滕西远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此前党组织负责人刘子政曾召开战斗前动员大会,为了振奋士气,刘子政扬言:“我知道你们都想当英雄,可你们知道谁是英雄,谁是狗熊吗?谁要是砍下鬼子的脑袋,谁就是大英雄。”

本就极力想证明自己能力的滕西远自然是将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9)

滕西远

1940年5月是日军进军的时间,为了尽力阻挡敌人的前进,司令廖容标立即命令担负打援任务的军分区部队迅速抢占有利地形。

在莱芜县东北杨家横一代设下埋伏,滕西远自是在队伍中。

十五岁的孩子对于日军有着极大的怨恨,虽年纪尚小,但力气却很是蛮横。

操起匕首的滕西远很是大胆,向着日军的身体便要前去。

1940年5月19日,惊慌失措的日军为了留存体力,已经无心恋战,加上夜晚时分,日军不敢打夜战,且我军在暗处,日军在明处,对于日军的一举一动很是清楚。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10)

滕西远

即使到了晚上滕西远的那双眼睛也是机灵得很,瞅准机会便要和敌人搏斗去。

看着日军的仓皇而逃,八路军山东纵队四支队紧跟其后,一路穷追猛打,追至青石关一带,歼其一部。

此次战斗共毙伤日伪军300余人。

十五岁的滕西远也是因此闻名,“战场上拿起刀就去杀,只要是敌人就不管生死,上去就是拿刀挥。”

回忆起最初上战场的时节,滕西远依旧是记忆深刻。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11)

廖容标

因为在杨家横战斗中滕西远表现出色,特被授予一等功,而奖品是一把驳壳枪,由司令廖容标亲自颁发。

这也是滕西远第一次杀敌。

然而真正让滕西远名号响彻部队的还是因为1946年全面内战的爆发。

我死心踏地跟党走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不顾民众的强烈反对,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以攻击鄂豫边宣化店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相继在晋南、苏皖边、鲁西南等地展开大规模进攻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12)

粟裕指导作战

1947年7月,国民党队伍来到了腾西远部队的驻扎地。

“当时是在南麻镇鲁村,和国民党新五军,我的任务就是拖延时间,阻挡敌人的前进。”

蜗居在山顶附近的滕西远眼神很是机灵,山上仅有滕西远和哨兵两个人,看着山脚下来往的物资马车,滕西远萌生了大胆的念头。

单枪匹马和敌人进行争斗。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13)

滕西远

滕西远的想法固然是遭到了哨兵的强烈反对,不说山顶只有他们两个人,两个人身上加起来的武器也不过一把驳壳枪、一把匕首、三颗手榴弹,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丝毫不是敌人的对手。

但滕西远却不觉得如此,自己在暗处,敌人在明处,敌人对于自己的情况根本不清楚,所以可以利用这一点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待到夜晚时分,滕西远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两人依靠山林作掩护,滕西远指挥哨兵扔手榴弹,敌人对于这突然的袭击显得有些惊慌失措,纵使想要反击,也是小心翼翼,夜色之下,根本分不清楚对方到底有着多少人。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14)

解放军作战

滕西远一边打手势命令哨兵扔手榴弹,一边鸣枪向部队送信号,这边嘴上大喊着让敌军放下武器,缴械投降。

不敢轻易挪动的敌军只能以仅有的力量和滕西远抵抗着。

听到滕西远报信的队伍也相继赶来,滕西远以两人的悬殊军力将近两百人的队伍全部拿下。

这年滕西远二十一岁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15)

粟裕

滕西远的名号更响了,谁都知道部队里有个远近闻名的“腾黑子”,不仅脑瓜子灵活,打枪杀敌也是样样精准。

连粟裕都夸赞杨滕西远:“你这个滕黑子,麻利得很啊,这是奖励你的。”

又一把驳壳枪。

还是粟裕将军亲自将驳壳枪送到滕西远的手中。

“滕黑子”滕西远的名字在军中越发响亮。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16)

滕西远

拥有两把驳壳枪的滕西远直接被称为“双枪英雄”

1947年5月,滕西远正式入党,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滕西远也成为了军中炮兵连的连长

“我吃共产党饭长大的,共产党教我做人,我是死心塌地地跟党走。”

二十几岁的孩子对党满是热爱。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17)

志愿军

1950年10月,美军的肆意妄为不顾中国的多次警告执意跨过鸭绿江边,我国被迫发动抗美援朝战争

身为25军74师五十八团炮兵连连长的滕西远主动请缨,跟随彭德怀去到朝鲜的战场上

二十五岁的滕西远毫不犹豫地跟随志愿军队伍奔赴朝鲜战场。

滕西远被编入二十四军。

“只要党需要我,我随时跟党走。”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18)

滕西远讲述战争残酷

滕西远义无反顾再次奔赴战场奋勇杀敌,多年战役的经验让这个二十五岁的老兵很是游刃有余。

1953年3月,抗美援朝之战来到了第二阶段第五次战役

在朝鲜的马坪里,志愿军与美军交火了。

因为武器杀伤力不够具有冲击力的缘故,为了造成有效伤害,他们必须想办法炸掉敌人的坦克。为此,滕西远奋勇当先,决定自己带着炸药包朝着敌人的方向去。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19)

美军坦克

“我当时以为自己都要不行了,就没想着要回来。”

老人的回忆虽是嘴角带笑但却掺杂着些许苦涩。

滕西远一点点朝着坦克的方向匍匐前进,并成功将炸药包放置在坦克下方,且顺利脱身。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并称之为不幸中的万幸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20)

滕西远讲述自己的伤口

滕西远再次顺利完成了任务,即使眉毛角处有炸弹爆破留下的痕迹,但依旧未能掩盖滕西远的卓越成绩。

一等功。

滕西远成为了爆破英雄,彭德怀更是直称这个“滕黑子”了不起,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朝鲜战争结束后,滕西远选择了复员。

长达十五年的军旅生涯,滕西远创下了不少佳绩,先后荣获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21)

滕西远讲述彭德怀的夸赞

但相比这些,老人最爱的还是那两把驳壳枪

收藏七十余年枪支的老人

复员后,滕西远回到了莱芜县,从基本工作做起,园林、公交公司、住建等部门都工作过。

但老人从未告诉别人自己以前的经历,同事都不知晓身旁的滕西远竟然是个抗战英雄。

滕西远就这样过着安稳的日子。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22)

老人的两把驳壳枪

平常得空便拿出自己最爱的两个宝贝---那两把驳壳枪,擦拭得很是干净

1981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其中规定持枪人员必须经本单位负责人同意,报到县级以上的主管部门批准,未经法定手续批准,不得私自保存枪支、弹药,对于未经批准持有的枪支、弹药,必须送交当地公安机关,不得擅自处理。

1982年6月24日,滕西远去办理了持枪证,有了持枪证,滕西远手持枪支也便合法了。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23)

滕西远的奖章

这时候,大家才知晓原来身边的滕西远曾经是个战场上的老兵。

不过真正知道滕西远当年的英勇事迹,还是因为1996年的民警上门检查

这又是为何?

199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正式出台。

全国各地针对于持有枪支之人开始进行大面积检查。

手持两把驳壳枪的滕西远自然是在民警检查范围之内,而真正到上门那一刻,看到老人合法的持枪证,才知晓滕西远是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的大英雄。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24)

滕西远

滕西远老人也在莱芜出了名。

老人一辈子参加了近二十三场战役,得到了粟裕、彭德怀等多位将领的大力赞扬

看着老人的持枪证,听着老人的故事,在场的民警皆向老人致以最高的敬礼。

2015年,拥有两位司令员亲自颁发驳壳枪的滕西远,还受到莱芜战役纪念馆工作人员的邀请,将两把驳壳枪进行馆中展览。

枪具很是透亮,放置枪具的铁盒很是干净,这是滕西远最宝贝的东西。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25)

两把驳壳枪

“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没有党的关怀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赶上了战争年代,多少次死里逃生,打仗就是为了争取胜利,年轻一代更要好好珍惜当下,时刻牢记党的教育,听党话,跟党走。”

2022年6月10日,滕西远老人已经九十七岁了,老人每天最大的乐趣除了写写毛笔字,擦拭奖章,便是养他的菜园子。

生活得很是惬意,记者上门询问也是表示,自己身体一切安好。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26)

滕西远

老人总是那副笑颜,讲起往事总是精神百倍,最爱的便是那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左联:幸福不忘毛主席

右联:发展全靠共产党

横批:永跟党走

这副对联在滕西远老人家挂了许多年。

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官粟裕纪录片:他是粟裕夸奖的人才(27)

滕西远对党的誓言

永远跟党走便是滕西远一生的追求。

向老英雄滕西远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