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多少才会有明显症状(血糖多少才叫正常)

#老年人的血糖是多少才叫正常#看到了这个话题突然就想进来聊一聊了!

明宇大夫斗胆更换一下这个话题为:血糖多少才叫正常?

来吧,看一看,学一学吧!

血糖高多少才会有明显症状(血糖多少才叫正常)(1)

医学在进步,血糖控制标准也随之更新,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属于你的控糖标准吧!

不同人群,不一样的血糖标准

糖尿病前期患者

糖尿病前期人群理想的血糖控制标准是将血糖水平逆转至糖耐量正常水平。

如果无法逆转至糖耐量正常水平,至少应尽力维持在糖尿病前期,力争阻止或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理想血糖控制标准

空腹血糖

≤6.1 mmol/L

糖负荷后的2小时血糖

≤7.8 mmol/L

自然餐后2小时血糖

≤7.8 mmol/L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血糖高多少才会有明显症状(血糖多少才叫正常)(2)

对于老年糖友,更需要全面评估后慎重考虑治疗获益与风险的平衡,确定以改善生活质量为主的安全治疗策略,以确定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为根据患者健康状况分层的老年2型糖友的血糖控制标准的治疗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血糖控制标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制订。

不同健康状况的2型老年糖友血糖控制标准治疗建议

血糖高多少才会有明显症状(血糖多少才叫正常)(3)

一般1型和2型成年糖尿病患者

结合《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2017)》和《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对一般成年1型和2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建议如下:

1型和2型成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

空腹血糖

4.4-7.0mmol/L

餐后血糖

≤10mmol/L

糖友除了要关注血糖外,还要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建议HbA1c的控制标准在既往要求要遵循个体化原则的基础上,将控制目标的影响因素分为不可变和可变等因素。

血糖高多少才会有明显症状(血糖多少才叫正常)(4)

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

由于儿童的饮食不规律,日常活动变化较大,缺乏对低血糖的自制力及应对能力,过于追求血糖达标,不仅容易发生低血糖,还可能因摄入不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频发低血糖还会影响日后孩子的智力。

因此,糖尿病儿童的血糖控制标准应适当放宽。

2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建议的血糖控制标准为:

2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血糖控制标准

空腹血糖

<7.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6.5%

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

结合美国ADA指南和《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建议的血糖控制目标:

表5 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血糖控制标准

血糖高多少才会有明显症状(血糖多少才叫正常)(5)

中国指南或美国指南均建议糖尿病儿童的控糖目标需要个性化,有些孩子可以安全达到6.5%-7%的糖化血红蛋白,有些孩子则需要放宽至8.0%。

ADA2021推荐的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是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的标准,家属可按照患儿能否配合,有无低血糖发作等可将指标适当上下调整,设置更个性化的血糖控制标准。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血糖高多少才会有明显症状(血糖多少才叫正常)(6)

怀孕的女性在妊娠24~28周时,进行75克糖耐量试验评价糖代谢状态时,血糖超过或达到表6中任何一项血糖值的标准时,即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简称GDM)。

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

>5.1 mmol/L

服糖1小时后血糖

>10.0 mmol/L

服糖2小时后血糖

>8.5 mmol/L

孕期血糖控制不佳,对孕妇及胎儿均会造成不良影响,为了降低糖尿病对准妈妈和胎儿及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应对孕妇制订较为严格的控糖标准。

孕期血糖控制标准

空腹血糖

<5.3 mmol/L

餐后1小时血糖

<7.8 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

<6.7 mmol/L

温馨提醒:

孕期血糖控制必须避免低血糖。孕期血糖<4.0mmol/L为血糖偏低,需调整治疗方案,血糖<3.0mmol/L必须给予即刻处理。

血糖高多少才会有明显症状(血糖多少才叫正常)(7)

最后,罹患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分娩之后,血糖往往会逐渐恢复正常,但需要产后6~12周做75克糖耐量试验评估糖代谢状态。根据糖代谢状态来制订血糖控制标准。

为了全面评价血糖控制质量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2020版)最新指南对糖友也提出了新要求,快来更新我们的知识吧!

血糖高多少才会有明显症状(血糖多少才叫正常)(8)


血糖高了怎么办?血糖值,空腹超过“7”,餐后超过“10”,用药对策全在这里!

什么是空腹血糖?有怎样的意义?

“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饮水除外)8~12小时以上,于次日清晨早餐前所测的血糖。

空腹血糖主要来自肝糖原的分解,而基础胰岛素分泌可以抑制肝糖输出,防止空腹血糖过高,因此,空腹血糖高低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患者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水平。

对于治疗期间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还可以反映患者头天晚上降糖药物的用量是否合适。

什么是餐后血糖?有怎样的意义?

“餐后血糖”是指从进餐后血糖开始上升算起,一直到血糖回落至餐前水平这一段时间的血糖。临床通常用“餐后2小时血糖”来代表餐后血糖。

正常人进餐后0.5~1小时血糖达到高峰,2小时后回落到接近进餐前水平,血糖升幅很少超过2.2~3.3mmol/L。

血糖高多少才会有明显症状(血糖多少才叫正常)(9)

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众多,其中包括饮食的量与质、胃肠道吸收功能、餐前用药情况、餐后是否运动以及自身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等。

餐后血糖可以间接反映患者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还可用于评估患者进食量及降糖药用量是否合适。

血糖高多少才会有明显症状(血糖多少才叫正常)(10)

空腹血糖高宜选哪些药物?

基础血糖包括空腹及餐前血糖。降低基础血糖的药物主要有:

长效磺脲类

常用药物

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吡嗪控释片等

作用原理

这些药物具有持久的胰岛素促泌作用,对降低空腹血糖效果较好。

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

注意事项

建议从小剂量起始,每天1次,晚餐前(或早餐前)口服,根据血糖检查结果调整药量。

双胍类

作用原理

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糖异生及肝糖原输出,有效降低空腹血糖。

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

注意事项

二甲双胍缓释片可以在晚餐前、晚餐后或睡前服用,其中,睡前服用降低空腹血糖的效果最好。

噻唑烷二酮类

常用药物

如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

作用原理

此类药物可有效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抑制肝糖输出,降低空腹血糖。

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是水肿和体重增加,心衰浮肿及肝功能异常者禁用。

注意事项

每天一次,餐前、餐后服用均可。

SGLT-2抑制剂

作用原理

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葡萄糖从尿中排泄,有效降低血糖,特别对降低空腹血糖效果更加显著。

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是增加泌尿生殖道感染风险。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一定要注意多喝水,注意外阴卫生。每天一次,餐前、餐后服用均可。

中、长效胰岛素

常用药物

如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长效/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或德谷胰岛素)

作用原理

每晚睡前皮下注射,可以有效控制基础血糖。

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

注意事项

一定注意从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

血糖高多少才会有明显症状(血糖多少才叫正常)(11)

餐后血糖高宜选哪些药物?

降低餐后血糖主要应选择短效的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这类药物主要有:

短效磺脲类

常用药物

如格列喹酮、格列吡嗪等

作用原理

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侧重降低餐后血糖。

不良反应

其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故宜从小剂量起始。

注意事项

每天三次,餐前半小时口服。

格列奈类

常用药物

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作用原理

作用同上,但起效更快,控制餐后血糖效果更好。此类药物低血糖风险较小。

注意事项

每天三次,餐前即可口服。

α-糖苷酶抑制剂

常用药物

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作用原理

主要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低餐后血糖。

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是腹胀、排气增加,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渐缓慢加量。

注意事项

每天三次,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

DPP-4抑制剂

作用原理

尽管属于长效制剂,但因其具有血糖依赖性的降糖特性,因此,每天一次服用,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不良反应

该药不良反应很小,不容易导致低血糖。

速效及短效胰岛素

常用药物

速效胰岛素有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谷赖胰岛素等;此外,还有短效胰岛素(名称带有R后缀的胰岛素)。

作用原理

这两类胰岛素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三餐前皮下注射,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主要是低血糖。

短效GLP-1受体激动剂

常用药物

如贝那鲁肽,具有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短的特点,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等机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及低血糖。

注意事项

每天三次,餐前皮下注射。

血糖高多少才会有明显症状(血糖多少才叫正常)(12)

空腹及餐后血糖均高,用药可“长短结合

如果糖友空腹及餐后血糖均高,在药物使用上主张采取“长短结合”。

长效药物主要用于控制空腹血糖,短效药物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通过联合用药,使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实现全天候血糖控制达标。

注意:同类降糖药物之间不得联用。

血糖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药物之外,还需要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血糖监测等积极配合。饮食治疗是基础,如果忽视生活方式干预,一味地依赖药物,再好的药物也不会取得满意的疗效。

血糖高多少才会有明显症状(血糖多少才叫正常)(13)


这 7 个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你知道吗?

除了用药打针、饮食运动不合理会导致血糖升高外,这些因素也会导致血糖升高,临床上可不要忽略了哦~

不吃早餐 …

国外《糖尿病护理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跟踪了 22 名 2 型糖尿病患者的食物摄入以及他们两天的血糖水平。在这两天里,参与者食物摄入的唯一区别是一天早上吃早餐,而第二天不吃早餐。

结果显示,在参与者不吃早餐的那天,他们一整天的血糖水平都比较高,这是因为不吃早餐会抑制胰腺 β 细胞的功能。

睡眠不好 …

当处于睡眠状态时,体内升糖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甚至停止,反之,如果熬夜、或者失眠、没有进入深睡眠状态,交感神经就会兴奋,使体内的升糖激素——儿茶酚氨类激素(如肾上腺素、曲甲肾上腺素等)分泌增高,促使体内糖原释放,血糖也会随之增高,引起血糖波动。

经期 …

经期前后由于激素分泌变化,血糖也会波动,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叮嘱患者不用担忧,放松心情,经期结束一般会回归常态。

压力过大 …

工作压力大和家庭关系危机也会造成血糖水平激增,这是因为压力引发了「战斗或逃跑」反应。当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上升时,它使身体对自身的胰岛素或外界的胰岛素注射不那么敏感会导致血糖升高。

口腔不健康 …

美国牙科协会的科研人员发现,牙龈不健康会升高血糖水平,这是因为牙龈疾病可以增加感染的风险以及全身炎症,这两者都会升高血糖水平。

因此,美国牙科协会建议 2 型糖尿病病人每天至少刷牙两次,经常用牙线清理牙齿和定期做牙科检查。

天气寒冷 …

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各项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

一方面,冬天天气寒凉,持续刺激交感神经,促进肾上腺素分泌,肝糖原输出增多,因此,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另一方面,冬天的食欲比较旺盛,活动又少,免疫力也比较差,这些都会促使血糖升高、波动加大。

吃太多肥肉 …

《欧洲营养学杂志》研究成果显示,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含量高的饮食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即使是对于那些体重稳定、腹部脂肪未增加的人来说,吃太多肥肉也会加重胰岛素抵抗。

血糖高多少才会有明显症状(血糖多少才叫正常)(14)


END!

以上就是明宇大夫的总结了,如果对您有所助益,敬请点赞、收藏、转发!

谢谢大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