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经和道德经的关系(道家经典阴符经道德经笔记)

道家经典语录

《阴符经》上篇 神仙抱一演道章:“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河图》:天一 生水,地六成之。《阴符》注曰:天者,阴阳之总名也。阳之精炁,轻清上浮为天,阴之精炁,重浊下凝为地,相连而不相离”

阴符经和道德经的关系(道家经典阴符经道德经笔记)(1)

阴符经

《道德经》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河上公注曰:一者,道始所生,太和之精气也。;一无为道之子也。”

吕祖:“一,不二致;“何为一?静里有动机,在无心处见,为之生。静里有动机恍若有物,谓之道生一”“静极乃道也。静虚极及 玄也。道入于玄谓之道。

“抱一者其神存,致柔者其气固。俾(使)元神依于祖窍而化厥阴(肝之一阴)。

柔,性体。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专者,守之笃;致者,柔之极。《经》曰:骨弱筋柔而握固,是婴儿专气致柔也。抱一如之,则致柔之极,守静之笃矣。

“抱一者贵乎无离,离则火冷而丹散。”

得~: 昔太初之始,一·太极出。(阴阳未判)不二之意(吕祖)李涵虚”昔,太初之先也;

一,众数之始也,始生之物,其名为一。

太初以前茫无着,太初以后判有余。欲得此一者,须在太初前后之间,有气而无质,无质而有信者也”

《列子》: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

“昔之得一者:无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

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生。

阴符经和道德经的关系(道家经典阴符经道德经笔记)(2)

道家经典著作

八月十五日,日魂尽注于月魄,月乃而满为纯乾,圣人当此,即运河车以载之,乾金遂为我有,所谓“得一而万事毕”。

既得其一,则必不失其一。圣人载魄而返,抱一而居,则地魄擒朱贡矣。故能无离也乎。十月温养,内火天然(自安神息任天然也)。暖气常存,婴胎自长。圣人专气致柔,即内火也。故的需养涵育婴儿。

阴符经和道德经的关系(道家经典阴符经道德经笔记)(3)

我命在我

治身以精定为民安,鉛足为国富。炼已则精定,还丹则铅足。炼已、还丹,始可行抱一无为之道。

——青城山道家经典研究清修读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