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言文赏析,唐太宗觅人才

经典文言文赏析,唐太宗觅人才(1)

原文

上①令封德彝(yí)举贤②,久无所举。上诘③之,对④曰:"非不尽心,但⑤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⑥患己不能知,安⑦可诬⑧一代之人!"

注释
  1. 上:皇上,此指唐太宗。
  2. 举贤:推荐有才能的人。
  3. 诘:责问。
  4. 对:回答。
  5. 但:只是。
  6. 正:只应当。
  7. 安:怎能。
  8. 诬:冤枉。
译文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很长时间一个人也没有推荐出来。唐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唐太宗说:"用人就好像使用器物,挑选器物要选取它的长处。古代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用人才吗?我们只应当担忧自己不能了解人别,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出处

《资治通鉴》

人物介绍

经典文言文赏析,唐太宗觅人才(2)

李世民:(599年—649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聪明果断,擅长骑射。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

经典文言文赏析,唐太宗觅人才(3)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隐太子李建成和巢剌王李元吉,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开创了"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经典文言文赏析,唐太宗觅人才(4)

启发与借鉴

经典文言文赏析,唐太宗觅人才(5)

唐太宗的用人观点值得借鉴。每个掌权的人,都希望获得人才,然而不少领导苦于寻找不到人才,正像封德彝一样,原因在哪儿?在于他们对人求全责备,认为人才要完美无缺,可惜完美无缺的人世上是没有的。唐太宗认为"用人如器,各取所长",要扬长避短,看他们的主要优点,发挥人才的长处。这样就会觉得人才处处有,随时可找到。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