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成功的经验(沙县小吃老味道)

沙县小吃成功的经验(沙县小吃老味道)(1)

11月18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文昌美食街,沙县小吃技艺传承人李贤锦(左)在捶打猪肉制作沙县小吃招牌菜“扁肉”。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持之以恒培育“小吃大产业”,沙县小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势头迅猛的富民支柱产业。

凭借近年来的现代化创新,沙县小吃“四大金刚”的制作方法均完成了升级:除了扁肉可以依靠机器自动捶打,拌面也用上了自动捞面机,蒸饺来自中央厨房统一制作和配送,炖罐可用半成品材料制作。高强度劳动已成为历史,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从低端粗放经营到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信息化集约发展,创新让沙县小吃在激烈的餐饮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目前,沙县小吃门店超8.8万家、年营业额近500亿元,并带动了物流配送、餐饮服务及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新华社记者姜克红 摄影报道)

沙县小吃成功的经验(沙县小吃老味道)(2)

这是11月18日拍摄的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文昌美食街沙县小吃文化墙绘。

沙县小吃成功的经验(沙县小吃老味道)(3)

11月23日,在沙县小吃培训中心,老师(左二)在教学员制作沙县小吃。

沙县小吃成功的经验(沙县小吃老味道)(4)

11月18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产业园,企业工人在生产冻饺。

沙县小吃成功的经验(沙县小吃老味道)(5)

11月18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产业园,企业工人在生产花生酱。

沙县小吃成功的经验(沙县小吃老味道)(6)

11月18日,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罗光华在沙县小吃产业园展示自动煮面机。

沙县小吃成功的经验(沙县小吃老味道)(7)

11月18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文昌美食街,沙县小吃经营业者在制作美食。

沙县小吃成功的经验(沙县小吃老味道)(8)

11月18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文昌美食街,沙县小吃经营业者在为顾客上菜。

沙县小吃成功的经验(沙县小吃老味道)(9)

11月23日,在沙县小吃培训中心,一名培训老师端着学员制作的沙县小吃——水晶烧麦。

沙县小吃成功的经验(沙县小吃老味道)(10)

11月18日,沙县小吃产业园一家企业工作人员查看库房中的熏鸭。

沙县小吃成功的经验(沙县小吃老味道)(11)

11月18日,沙县小吃产业园一家企业员工在生产蒸饺。

沙县小吃成功的经验(沙县小吃老味道)(12)

11月18日,沙县小吃产业园一家企业员工在打包快递沙县小吃产品。

沙县小吃成功的经验(沙县小吃老味道)(13)

11月23日,人们参观沙县小吃民俗文化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新华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