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考试只有本科生才能考吗(大学生考教资证盛行)

#创作挑战赛#

如果说曾经的大学生拥有更多理想,那么现在的大学生则更现实,多数大学生比起追求不切实际的幻想,更倾向于把就业机会提前握在手中,大学生活甚至比高中还要卷。

时代的发展让更多的人重视教育,大学生的数量也增多了,这对人才的涌现是好事,但是给大学生的就业却增加了难度,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价值,多数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就开始考证,而教师资格证更是多数大学生的必考之一。

教资考试只有本科生才能考吗(大学生考教资证盛行)(1)

大学生考教资证盛行,并非只为了考编制

相信大家也有感触,不管大学生是学什么专业的,班级里肯定有考教资的热潮,多个证书多条路的说法让大学生深信不疑,能够帮助大学生走上教学岗位的教师证,自然就成了热门选择。

教资考试只有本科生才能考吗(大学生考教资证盛行)(2)

大学生考教资证,一部分是希望将来有机会考编,进入公立学校获得教师编制,但是现如今中小学教师招聘基本看专业,如果大学生的专业和学科无关,那么走考编的路是行不通的,那为何还有这么多大学生想考教资证呢?

教资考试只有本科生才能考吗(大学生考教资证盛行)(3)

其实除了考编,拥有了教资证大学生也可以参加三支一扶中的支教,别看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娇气,但是很多都有支教的愿望,拥有了教资证才能申请三支一扶,而这对大学生之后考公和考编都有助益。

教资考试只有本科生才能考吗(大学生考教资证盛行)(4)

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大学生是想进入培训机构做老师的,虽然双减政策后教培机构遇冷,但是还有很多知名教培机构在转型,就算是素质教育几乎也得要求老师有专业资格证,大学生这也是在为就业做考虑。

教资考试只有本科生才能考吗(大学生考教资证盛行)(5)

拥有教师资格证,大学生可以申请做特岗教师,也可以到职业学校和私立学校任教,总之是多了几条就业选择,为毕业后找工作提供机会,但随着大学生考教资盛行,教师资格证的报考要求也逐渐严格,有些人成绩再好也不允许报考。

教资考试只有本科生才能考吗(大学生考教资证盛行)(6)

有部分人却不允许报考,成绩再好也没用

【新教师法公布后,学历不符合的大学生不能报考】

从前对报考教资证的考生并没有太严格的限制,即便是大专生或者是中专生,想要考教资证也是有机会的,但是如今随着教育要求提高,对老师的学历也有了新的要求,大专生只能报考幼师证,只有本科学历才能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如果考生学历不达标,在校成绩再好也是没用的。

教资考试只有本科生才能考吗(大学生考教资证盛行)(7)

【曾被撤销过教资证的人不允许再次报考】

教师本应该是学生的表率,但是不少人在走上教学岗位后却不能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做出有损师风师德的行为来,对于这类教师通常都会给与撤销教师资格证的处罚,而资格证一旦被撤销,这类人就不允许再参加教资证的考试,就算曾经是很资深和优秀的教师也不行,教学队伍容不得污点。

教资考试只有本科生才能考吗(大学生考教资证盛行)(8)

【年龄和户籍所在地不符合的也无法报考教资】

大一新生刚入校总是干劲十足,不但想在大一的时候把英语四级考过,更是希望拿下教师资格证,但是很遗憾大学生考教资要符合年龄标准,不但需要年满18周岁,而且大部分的确只允许在校生大三以后才能报考。

而且教资证对考生的户籍也有要求,如果是大学在校生可以在学校所在地报考,一旦毕业了就只能回到户籍所在地,如果户籍和报考地不一致则需要拿到居住证才行。

教资考试只有本科生才能考吗(大学生考教资证盛行)(9)

大学生如何准备教资考试,才能增大上岸几率呢?

距离2022下半年的教资考试已经很近了,如果这个时候大学生还没有好好复习,估计这次很难通过了,但是也别灰心,可以筹备下次的教资考试。

不管大学生是考哪个阶段的教资证,复习的过程都是差不多的,综合素质通常是比较简单的,只要大学生平时多看书,喜欢接收新鲜知识,综合素质的考试比较容易过,简单和材料的知识点也相对固定。

教资考试只有本科生才能考吗(大学生考教资证盛行)(10)

教学知识与能力这一门难度就较高了,对于师范生来说可能比较容易,但如果是非师范生就需要经历完整的背书-做题-再背书-做真题的过程,通过刷真题查缺补漏,最后再回归教材。

报考初中和高中的教资证,考生还需再考一门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常情况下只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才能报考对应学科的教资,本身有基础的前提下,再侧重教学设计方面的复习,好好准备应该也不难。

教资考试只有本科生才能考吗(大学生考教资证盛行)(11)

大学生考教资,笔试只是第一关,如果学生静不下心来背书刷题,那么后面的面试更难通过,还不如趁早放弃把时间用在别的学习上,当老师虽好,却很不容易,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建议大学生在考教资前还是认真考虑自己的能力和就业倾向。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