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讲了个什么(想为它说几句公道话)

今年的春节档可谓神仙打架,七部不同类型的影片同时于大年初一上映,其中,或许由于内娱顶流加盟的原因,《无名》在开启预售后,很快登顶了预售票房的榜首。

影片《无名》由程耳编剧并执导,梁朝伟、王一博领衔主演,还有周迅、黄磊、森博之、董成鹏、王传君、江疏影、张婧仪等出演。

影片讲述的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们在上海周旋于重庆、汪伪、日本政府之间,冒着生命危险获取情报的故事。

无名讲了个什么(想为它说几句公道话)(1)

首映的反响依然火爆,《无名》上映后,仅仅一上午,豆瓣短评已达4万条,而评价要么是一星差评,要么是五星好评,让人不禁疑惑:为何这部影片的口碑两极分化如此严重?这部影片到底值不值得走进电影院呢?

接下来我们尽量以客观的观影视角来聊一聊。

01

关于影片叙事风格

在电影不断追求票房、市场、营销的今天,程耳则是走上与电影商业化、娱乐化相反的道路。

他曾采访中表示:“我不相信所谓艺术片和商业片的区别。我个人很少去做这样的划分,而是觉得一定有一种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好电影,这是我的理想。我一直在试图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程耳的电影作品并不多,算上《无名》也就四部院线影片,但他们都呈现出始终如一的、个性鲜明的叙事风格。

首先是章节式的非线性叙事。

电影大师戈达尔曾说过:“一般来讲,电影要有一个开头,一个过程和一个结尾,但实际上,有时并不需要按照这个顺序”。这个顺序就是线性叙事的顺序。

而程耳的电影基本都采用非线性叙事的结构,以碎片式的表现手段充斥在全片之中,他打破了时空顺序的逻辑,打破了先原因后结果的成规。

比如《无名》的前半段有太多片段,莫名其妙地出现在银幕中,这些片段集中在影片的后半段一一揭秘,而揭秘的过程也并不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

这种叙事方法的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增加了影片的悬疑感,放大了观众在最后揭秘阶段的观影快感;缺点无疑是让剧情显得零碎与混乱,导致观众难以理解故事本身。

也正因如此,《无名》的评价中出现了大量的“剪辑混乱”、“看不下去”、“看不懂”之类的反馈。

无名讲了个什么(想为它说几句公道话)(2)

尽管程耳的看似破碎的艺术世界是有迹可循的,可以通过后述镜头对前述镜头加以阐释,但这种叙事风格无疑是在挑战观众的观影体验与接受程度。

程耳导演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热衷于使用外聚焦叙事视角,即影片的叙述者以局外人的目光进行“第三者的客观描述”。这种视角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及客观环境,而不告诉人物的动机、目的、思维和情感。

比如在《无名》中,几乎都是以第三者的视角出发,让观众看到梁朝伟和王一博饰演的角色在影片中做了什么,而不会告诉观众“他们在想什么”,自然就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这样便巧妙地回避对于人物内心的刻画,使得观众并不清楚人物的善恶,更不会按照所谓的“善恶有报”的成规来预判人物的宿命,这种做法无疑造成了更多的谜题,放大了叙事的张力,最大限度调动了观众的主动性,让观众沉浸其中去揭开谜底。

02

关于表演

《无名》中另一个毁誉参半的是表演的部分。

首先,梁朝伟和周迅作为老牌的影帝与影后,在影片中依然发挥稳定,贡献了非常精彩的表演。

比如影片的前半段中,充斥着大量的对梁朝伟的近景与特写镜头,这无疑是对这位已是花甲之年的影帝的信任,梁朝伟也以每一个表演细节包括眼神、表情、动作、台词等各方面的完美发挥应对这份信任,冷峻间不失优雅,沉默中尽显力量

无名讲了个什么(想为它说几句公道话)(3)

再说周迅,虽然她的戏份只有寥寥数场,但是却让人回味无穷。

比如她在两场哭戏中的表达,见到多年未见的丈夫时,激动、庆幸、委屈、隐忍等多重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她说不出话来,只能抱着丈夫,瞬间眼眶湿润。

而在特务找上门,丈夫让她躲进房间不要出来时,周迅的哭戏也是外放得恰到好处,声音的嘶哑,绝望的哭泣,令观众动容。

无名讲了个什么(想为它说几句公道话)(4)

影片中饱受质疑的是王一博的表演。

作为内娱顶流,王一博的大银幕首秀自然是受万众期待的。

客观来说,在《无名》中,王一博的表演有缺陷,但也有让人惊喜之处。

首先聊缺陷,王一博的演戏经验不足,存在市面上很多流量明星的通病——面无表情。

看得出来,程耳已经在尽量通过一些别的方式来弥补,比如相较于梁朝伟的大量的近景与特写镜头,对王一博更多的是采用全景与中景镜头,让观众的视线不会完全聚焦于王一博的表情与眼神,这无疑是在藏拙。

无名讲了个什么(想为它说几句公道话)(5)

其次,王一博同样在影片中贡献了几场哭戏。但表现他哭戏的镜头一般是不连续的,是从其他的镜头切到脸上落泪的镜头,这种当然可以等酝酿好之后再通过剪辑完成,而周迅的哭戏则是瞬间的情绪爆发,自然对演技的要求更高。

当然,也不能所有时刻都不给面部特写,那怎么办呢?

答案是借助外界因素比如道具或者背景音乐

比如《无名》中的镜子这一道具,镜子是一种用于表达人物多重性格或多重身份的暗示。影片中就频繁借助镜子表达王一博身份的双重性,以及人物心态的转变。

无名讲了个什么(想为它说几句公道话)(6)

再比如背景音乐,在王一博与王传君两人的对手戏中,就大量使用充满紧张感的音乐来烘托气氛,这也降低了对于单靠表演来营造气氛的难度。

不过,让人惊喜的部分是王一博的台词与动作戏

《无名》中的上海话对王一博是一大挑战,不过最终呈现的效果还不错,尤其是日语对话部分给到了观众很多惊喜。

无名讲了个什么(想为它说几句公道话)(7)

另外,王一博与梁朝伟的动作戏部分也比较精彩,两人不遗余力的想要置对方于死地,贡献了一场精彩的生死搏斗,以至于让观众怀疑王一博这个角色的身份,这也使得他获取日军的信任看上去更为合理。

03

写在最后

在《无名》的预告片中,它被宣传为超级商业片。

看得出来,程导为了“超级商业片”所做的尝试,比如大量动作戏的加入与背景音乐的频繁使用,但不得不说,他个人风格中最鲜明的非线性叙事手法可能才是商业性的最大障碍,如何讲好一个好故事才是他更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于还没去看这部电影的观众,我的建议是,如果追求这种非线性叙事带来的悬疑与克制的观影快感,以及程导个性鲜明的电影美学,可以去影院一看。如果是图个欢乐,这部片可能不太适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