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山东的东北人这样供祖宗:祖籍山东的东北人这样供祖宗

大家好,我是欢乐的能哥。在东北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山东闯关东过来的后裔,这些人的先辈都是因为战乱、饥荒为了过上温饱的生活来到东北,他们听说东北的黑土地肥沃的流油、谷子长着双穗,也听说这里的严寒能冻掉耳朵、尿出去的尿瞬间成了冰溜儿,为了生存吃口饱饭一步三回头,三步九转身离开了世世代代生活的老家,临行前忘不了给祖先上坟烧纸,当家人到家堂庙里请回家谱(现在的山东人好象是叫祝子)卷好用包袱皮包好横驮在当家人的双肩上(这叫驮祖一直延续至今表示对祖先尊重,不能像一卷字画一样拿在手里)扶老携幼上路了,一条路线是走海路坐船,但是更多的是走旱路推着小独轮车、青壮年挑着担子筐子里装着孩子搀扶着小脚女人一步一步走出山海关来到东北。日子安顿下来每逢过年、元宵节、儿子娶媳妇都要把家谱供上祭奠,并且还要在家谱后面或者边上请人写上:清朝帝王年号xx年从山东省xx府xx县xxx庄迁到现在驻地,如果有再次迁移还要同样记载,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老的家谱破损不能再用需要请新的还要把这些内容照抄上去。下面把祖籍是山东的东北人供家谱和相关习俗向大家介绍。

1.家谱的传承:有的人家是从开始逃荒就从老家携带了家谱,有更多的家族是在东北的日子有了起色重回老家请家谱,在没有家谱的年月里过年祭奠祖先就要写祖先牌位俗称【三代宗亲】,用红纸一张或半张上边两角向后折叠成牌位状,中间写横批两边写对联对联内容与家谱对联相同,横批下面横写“供奉”二字,正中间顺书:谋氏先远三代宗亲之位,这样供祖宗的人家现在还有很多不过不再是自己写市场上有卖的只需填上姓氏。每年买一张送神后烧掉不过不能叫烧而是叫做“升”。

随着世代繁衍家族也来越大,虽然旧中国都是大家族聚居但是也要分户,在东北过去有个不成文的约定:只要独立门户就要供祖宗,新立户的人家都要请家谱这个习俗现在还有不少人家在遵守,在以前每到秋季山东一带的商贩背着包袱走屯串户销售现在市场上有卖的,这些商贩除了卖家谱还卖木板年画所以自称卖家谱挂画的,买家谱不能叫“买”得叫“请家谱”,请回来的家谱邀请写字好的人按着原来家族供奉的家谱填写形式填写祖先名字,常见的有两种填写形式,第一种是男女各占一边,同辈男人不分亲疏只按兄弟大小排行依次从中间向边上排列,男人名字写在家谱的左边就是填写人的右边,女人只写谋氏写在家谱的右边即填写人的左边与丈夫所处位置绝对对称,一夫多妻也只能占用一格,这样填写出来的家谱左边是从中间向边上排是兄弟排行,家谱右边从中间向边上排是妯娌排行,中间大两边小。第二种填写方式是夫妻并排,排行老大在家谱左边中间第一个格后边写上妻子谋氏,排行老二名字写在家谱中间右边向左数第一个格后边填写妻子谋氏,如果没有妻子后边空一个格,一夫多妻也只能占一个格,这样填写出来的结果就是家谱左边填写的是兄弟妯娌排行一三五七九,右边是二四六八十,长辈在上晚辈在下。填写方式要严格遵循家族老谱填写方式,为了区别每一支亲疏都在祖辈名字旁边用小字注明,以前都是用毛笔小楷现在用碳素笔书写,填写前书写者要洗手漱口以表尊敬,填写好的家谱还要经过一个开光程序才算是真正的家谱可以供奉。(开光是要有专门从业者就是满族的萨满,汉族人叫烧香的或者叫打单鼓,举行开光仪式要把新家谱正式供上供品必须有一个生猪头嘴里衔着猪尾巴,举行开光仪式后开光人用红公鸡鸡冠血在家谱下边画面门洞中写上“开光明大吉”、“开光大吉”,以前有的从业者不会写字就用鸡血画个十字。)如果是老旧家谱更换新家谱在新家谱开光后把旧家谱在新家谱前升了。

祖籍山东的东北人这样供祖宗:祖籍山东的东北人这样供祖宗(1)

祖籍山东的东北人这样供祖宗:祖籍山东的东北人这样供祖宗(2)

祖籍山东的东北人这样供祖宗:祖籍山东的东北人这样供祖宗(3)

祖籍山东的东北人这样供祖宗:祖籍山东的东北人这样供祖宗(4)

祖籍山东的东北人这样供祖宗:祖籍山东的东北人这样供祖宗(5)

祖籍山东的东北人这样供祖宗:祖籍山东的东北人这样供祖宗(6)

以上就是祖籍是山东的东北人供家谱比较普遍习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