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公关内幕(紧急公关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换个思路,换个身份,我们以“外科医生”的角度理性地说几点,为什么非得唠这个事情呢?

一、我们希望国产剧越来越好看。

作为热心影视的观众,打心里就希望自己家的东西质量好,牌子硬。

“支持国货!”

这是多么朴素的逻辑,但是往往恨铁不成钢,每一次希望,又每一次失望。观众真的很累。

拍摄的人,演的人,编的人,投钱的人,看的人都付出了时间,这本是一件无数方都赢的事,但是很不幸,我们看到的是一地鸡毛。

“痛!”

二、说出问题,总结出哪里好像有毛病,后面入场的可以当做教训

一部影视开播,正常的逻辑是给观众看的,也只有观众才能感觉到它的好和坏。所谓当局者迷,我们就是那个旁观者(当然,有的人拍摄影视是为了把自己的资金玩出花出来,那不在我们的逻辑里。)

《紧急公关》今晚大结局,追到现在,心理变化很明显。

开始很期待,因为未知的总是迷人的。

紧急公关内幕(紧急公关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1)

开局还算可以。

好几个案例很惊艳。每一个案例都有每天热点的影子,区别是桥段上张三换成了李四,翻来覆去的我们发现,这么多年娱乐热点本质上根本没有变化。

不是张三跟李四离婚了,就是王麻子偷偷和李四约会被拍。

不是张三为了赚钱不管自己的孩子,就是李四扮演慈父说自己会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养大。

不是张三说“是的,我是外面养了一条爱犬。”就是李四说其实那个孩子不是我跟张麻子的,是谁的呢?

“你问我,我问谁去啊!”

紧急公关内幕(紧急公关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2)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口味一直没变。

我们还是对明星的私生活格外关注,似乎人家放个屁,后面一大堆人必然分析屁的成分,然后通过成分分析此女晚饭吃的什么,再通过吃的食物,推测出在哪家店吃的,再通过店铺弄几张照片,发在网上,配上一些莫须有的文字,经过简单的发酵之后,热点就起来了。

接下来公关公司出场,因为此女不想自己的屁事就此发酵,要灭火。

而制造热点的一直在添柴,当然这柴火里很多都是吃瓜群众添进来的,因为脑子有时候是别人帮他长的(这里面也包括我,这样说总不会被喷吧。)

就是这样,多好的牌啊,多好的题材啊。解刨热点背后的公关,看下各方势力的角逐,看下各种观念的碰撞,看下各种瓜的产地和幕后。

但是呢,很明显这部剧玩砸了,为什么呢?

外科医生小哥哥开始上班。

剪掉剧集的后遗症。

紧急公关内幕(紧急公关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3)

最初的宣传是45集,而到了TV版本成了38集,也就是直接把7集的量剪掉了。这里面就有好几个问题。

一、剪掉7集,就放38集,难道想不到如此操作会出现很多情节上的莫名其妙吗?

紧急公关内幕(紧急公关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4)

这部剧十几个事件,是不是好几个都没有完整的收尾,段勇事件后续呢?

婚恋网站事件,老公给老婆送上一杯奶,完活了?

林中硕和方励都参与的事件,不给每个事件完整的收尾,怎么对比出俩人技能的高低?难道就仅仅以好人和坏人区分吗?

影视发展到现在,本不该还是糊弄观众的时代。很遗憾,事实上还真是如此!

我们需要每一个事件的完整叙述,他俩各自操作,各自发挥,各自收尾,由观众自己得出结论,这才是现代影视的态度。当然总的价值观必须是好人有好报。

为什么剪掉7集,这得电视台告诉我们。

而拍摄方难道就是把东西卖掉,然后不参与的吗?人家给你这么一顿剪,把你孩子收拾的都不像样了,把你本来要打造的样子都搞得变呀变了样了。

你没办法参与?眼睁睁看他折磨你娃?合同规定你一边呆着?

紧急公关内幕(紧急公关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5)

一部影视被电视台买之前,很多日日夜夜,完全可以用心的拍摄,用心的剪辑,用心研究政策,最终拍摄方弄好的集数就应该是定死的。

你拍的东西,每个环节如何,谁比你清楚?

(当然这里面有集数分摊成本的问题?

亲,如果一堆狗屎了,后面咱还拍摄吗?还有人看吗?还存在分摊成本问题吗?

所以每一次如果都当做最后一次去拍摄,次次精品,那么集数少的就分摊不了成本吗?

什么叫精品,精品就是量少,质高,价贵。

这部剧集数剪辑得太厉害了,剧情上就出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收尾。

编剧节奏。

这个是永远绕不开的核心环节。

就拿35/36集来说,剧情上进入了平淡期和无聊期,之前有几集更是。

本应以公关案件为核心的剧情,非得叫主角陷入感情的纠结,这已经有点脱离了这部剧的主题(这有无数前车之鉴的,加入无脑的恋情,情节上就会趴窝,没有了节奏上的起伏,观众就会快进或者去倒水,或者抠脚指头。)

最重要的是,脱离主题后的剧情竟然出现了这种情节

紧急公关内幕(紧急公关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6)

袁未在民政局门口等着林中硕来,她还没从兴奋的情绪里出来呢,终于赢得林的“芳心”,也算坚持不懈,不抛弃不放弃,但是她高兴的有点早,编剧突然笔锋一转。

林中硕成年人了,自己给人家说的结婚,这会玩赖。

他不明白目前这个事件,袁未充当了什么角色吗?他不明白此时跟袁未闹误会、会把老大安排的事毁之一旦吗?(他不是担心手下的工作能否保住吗?他不是时刻记着董事长的吩咐吗?他不是时刻以大局为重的人吗?)

前后矛盾的剧情急转,前后矛盾的人物心理。

成年人!

这一点上还没咱看得清楚,可悲可叹!

紧急公关内幕(紧急公关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7)

没办法林中硕就是这样操作的,然后袁未生气了,立马报仇,林一地鸡毛(有必要说下,谭卓的造型不知道为何这样,相对比起来,我还是更喜欢她在《我不是药神》里的样子。)

再说人设。

前面我们说了症状的表象和病发特点,现在简单说下解剖的部件。

人设就像每个器官,它们彼此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但是这部剧好几个人设都很不准确。

紧急公关内幕(紧急公关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8)

林佑威演的霍伟伦就是个打酱油的。

这是看到现在为止才能得出的结论。原本他和林中硕的对手戏还是有那么点趣味,一度感觉这俩玩出“情侣”的意思。但是很遗憾,这哥们出场晃荡了下,结尾出来晃荡下没了。

重点是脑子还不好使,真不知道如何做到际格高官的。职位和智商严重不匹配。

林中硕公关团队各自人设也是肤浅的。

夏茉是领导助理,他从头到尾就没有提升,主要指的是手段和心理。

人设上也立不起来,比起自己好姐妹的一番操作,她显得那么单薄和单一。

杨子平是舆论监督,全程下来除了盯着电脑,然后就说几句:“不过网友对此表示不满,不过网友现在松了口气。”

剧情上这哥们给袁未当了几次卧底,就是这样,他的背景呢?他的辛酸史呢?

多维度演绎角色,不管配角还是主角。这样人设上才更丰满,更容易叫大家理解这个团队的牛叉。更何况这还是一个出镜率很高的团队,是正方的核心。

其他人也都有这种情况,人物的前世今生没有交代的后果就是角色太扁平化,看不出来这家公司藏龙卧虎,看不出来这是一家大公司,只能人物自己说自己家公司牛逼,然后我们才知道。

紧急公关内幕(紧急公关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9)

最后就是林中硕,他前期的表现其实还是可以的,但是几轮下来,和方励比起来,职场技能上简直不在一个维度上。方励是做法上有点猥琐和违法,但是正方也得用自己的方式接招啊,难不成就说几句“维持正义”就完事了?

再仔细想想俩人对感情的态度(抛开商业手段不谈,方励似乎更爱自己老婆,女助理那么使劲往上贴,方励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沦陷,他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

紧急公关内幕(紧急公关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10)

而林中硕呢?看着又是前女友,又是现女友,又是同事暗恋,但是这哥们关键时刻分不清楚重点。

还有那个奇怪脑回路的周教授。第一次看见丈人联合外人搞自己女婿的。

还有剧情里金酸梅事件,大佬们的智商堪忧啊,人家说给钱就可以帮忙不被曝光,他们就铁定心要打钱。

还有徐雯雯后期的神操作,竟然一顿调查林心里的痛点,按照俩人当时的关系,坐在一起唠开了不香吗?(难道非得这么写,才能使他俩短暂分开,制造矛盾点?这手法也太Low了。)

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剧本问题,也就是编剧写人物的时候有点思路不清晰。

那么问题来了,她们这些人拍的时候感觉不来吗?还是这样演?钱拿到就行?

导演也装傻充愣?

这就是《紧急公关》的问题。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剧集本不该成为焦虑的问题。国产剧精品化才是大局势。

编剧思路上一定要清晰,节奏上要紧张有序,永远是以事件为核心。

男女情感也必须服务情节起伏,人设上一定要匹配。

高端玩家不能总犯菜鸟的问题。

最后,如果一个导演用心拍,用心剪辑,用心研究了政策,一切都凝聚了整个剧组的心血和追求,那么被电视台购买的时候,合同里就写清楚。

“绝对不允许瞎剪辑,你明白这些事件的前后逻辑吗?”

硬气点,现在是内容市场,我的东西好,质量高,还怕没平台买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