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京剧院一团演出(观剧:天津京剧院再次上演战宛城)

天津京剧院一团演出(观剧:天津京剧院再次上演战宛城)(1)

《战宛城》是中国京剧传统剧目。在文革期间因为有邹氏思春的戏,被指称为“粉戏”,受到禁演的待遇。这出戏又有《张绣刺婶》和《割发代首》及《双盗戟》的名称。故事大意是曹操带兵征伐宛城,张绣领兵据守宛城出战,不敌曹操大军战败,不得不投降;而曹操进城后误听侄安民怂恿,掳占张婶母邹氏。张绣知而大怒,但惧典韦之勇,用贾诩之计,遣胡车盗去这出戏典之双戟,夜袭曹营。典战死,曹大败逃走,张绣刺死邹氏。

天津京剧院一团演出(观剧:天津京剧院再次上演战宛城)(2)

天津京剧院一团演出(观剧:天津京剧院再次上演战宛城)(3)

天津京剧院首次上演的战宛城,是由京剧名家苏德贵先生指导,苏德贵为武生名家历慧良先生的弟子,苏先生在这出戏的演出受过名净侯喜瑞先生的指导,并和王金璐以及赵松樵先生合作过。《战宛城》是集生、旦、净、丑各行当,而且是文武并重、表演难度较大的一出“合作戏”,需要各个行当的演员通力合作,如果搭配得当,演出效果极其精彩。天津京剧院这次再次演出的《战宛城》,可以说结合了历惠良,王金璐以及赵松樵的三位艺术大师的演出特点,颇具看点。

天津京剧院一团演出(观剧:天津京剧院再次上演战宛城)(4)

剧中主要人物张绣,由苏德贵先生的弟子黄齐峰主演,曹操由国家一级演员王嘉庆扮演,而唯一的女主角,则聘请了师承刘长俞的北京京剧院的花旦演员索明芳。三个人物各具特色,青年演员黄齐峰为武生演员,在塑造张绣时以文武老生应工,既有武戏,又有文戏,据曹时霸气侧漏,而战败投降后则以文官出现,其人物拿捏尤其不易;而王嘉庆则是宗裘派,在演出时既要表现出曹操的智慧多疑,又要表现他的好色与霸气,在人物情感之间转换的游刃有余;除此之外,唯一的特邀的北京京剧院的演员索明芳对于邹氏的塑造也可圈可点,她师承筱派(于莲泉)以花旦应工,拜师刘长俞,扮演过《翠屏山》中的潘巧云、潘金莲、《坐楼杀惜》的阎惜娇,其不可多得的“跷功”展示,显示了其深厚的艺术功底。

天津京剧院一团演出(观剧:天津京剧院再次上演战宛城)(5)

天津京剧院一团演出(观剧:天津京剧院再次上演战宛城)(6)

纵观全剧演出,武生演员黄齐峰较好的把握了张绣人物的情感变化,由武到文,然后再由文到武的变化,拿捏的中规中矩;而扮演曹操的王嘉庆也完成了他的人物塑造,在演唱上没有出现纰漏;而唯一特邀的北京京剧团演员索明芳充分发挥筱派花旦艺术风格,其圆场做派韵味十足,尤其是在和张绣表演邹氏之死时,几个“乌龙绞柱”做的干脆利落,得到观众的喝彩:最后需要说明的扮演胡扯的演员,在盗戟的演出中,其丑角行当所特有的技巧展示的也不错,演员很是用功。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开场时曹操手下的四员大将出场时唱的有点呲,另外剧目演出时间有点长,其实可以更精炼些。

天津京剧院一团演出(观剧:天津京剧院再次上演战宛城)(7)

天津京剧院一团演出(观剧:天津京剧院再次上演战宛城)(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