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古文祭文(祭老太君文)

公元2022年3月1日,壬寅虎年正月二十九中午12时56分。这是个悲伤的时刻,有一位慈祥而坚强的老人永远的离开了她的亲人和朋友们,告别了曾经生活近一个纪元的这片热土,走完了平凡而又艰难的人生之路,享年93岁。

这位老人是我的六奶奶沈桂花先生!让我们沉痛悼念,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愿逝者安息,希望先生在天国得到永生和幸福。

先生生于中华民国二十年,公元一九三一年三月初七日吉时。于公元二零二二年正月二十九日吉时寿终内寝。全寿九旬有一,敬天生增一岁,敬地养长一岁,故耋寿九旬有三。伏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大限已到,寸香片纸,愿尽薄孝,以示凭吊。

回顾老人家的一生:幼年生于国家动荡、兵荒马乱之年。灾荒匪祸接踵而至,正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在这样的封建传统男尊女卑年代,老先生熟读四书五经知书达礼实属难得。青年丧夫,独自一人为两公婆颐养天年,养老送终,拉扯一子一女成家立业,各种艰辛实难想象。老年幸逢共和国昌盛,正是国泰民安颐养天年乐天知命的好时机,又逢独子病丧,白发人送黑发人,呜呼哀哉痛心疾首。真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叹人生在世着实不易。虽然生世不谐,命途多舛,人生路上充满坎坷。但是老先生从未曾怨天尤人,抱怨命运不公。依然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实为我辈之楷模。

老先生记忆力超群,聪慧过人,有过目不忘之功。吾家族亲众数百,皆记全姓名及出生年月。族内大事记年虽九旬有过皆能娓娓道来。已过耄耋之年尚能每日读书阅报,看新闻观影视剧,对剧中人物角色皆能形容恰当百无一漏。余常叹老先生生不逢时,若能生于后世定能金榜题名加官晋爵,造福一方百姓。

一生勤俭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我想是对老先生最好的形容了。老先生青年时习得裁缝手艺,技艺精湛,手艺高超。手拿公平之尺,为方圆百里老少做婚丧嫁娶之衣,至老依然干净整洁,大方得体。老先生待人接物通情达理面面俱到,才德兼备平易近人。与世无争,团结邻里,一生未曾与他人有过不合。不管老少皆喜与之言谈,而中也受益匪浅,从中总能学到为人处世之道。

纸短情长,笔拙意远。几分才学不能尽述老先生平生之灵慧。万千相思,一腔悲情,再难睹先生音容,聆听先生笑语。逝者已矣,生者追思,纵有万般不舍,实难逆天而行。希望老先生能够安息,护佑子孙昌盛。愿吾辈能习得老先生勤俭节约平易近人的美德。能学到老先生不卑不亢乐观从容的生活态度。若老先生在天之灵有知,定能欣慰。

孝孙 敬书

2022年3月3日

九旬老人古文祭文(祭老太君文)(1)

笔者与老人的合照

九旬老人古文祭文(祭老太君文)(2)

老先生九十岁生日留照

九旬老人古文祭文(祭老太君文)(3)

黄土高原窑洞里的葬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