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吐槽自己的妈妈(我家那闺女孙坚怒怼母亲)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孙坚吐槽自己的妈妈(我家那闺女孙坚怒怼母亲)(1)

最近我在看《我家那闺女》,其中有一集张佳宁问孙坚会不会被父母催婚。孙坚表示目前妈妈对他是放弃态度,因为前两年他总是因为催婚的事跟妈妈吵架,也一度埋怨原生家庭的不好,甚至怒怼妈妈“我从小就没有看到过幸福的家庭,你为什么要强逼着我去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

孙坚吐槽自己的妈妈(我家那闺女孙坚怒怼母亲)(2)

想起我最早认识孙坚,是在湖南卫视的一档综艺节目《百变大咖秀》上。当时除了被他美艳的女装扮相所惊艳之外,还有他的幽默和认真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后来,在很多真人秀节目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我才知道他是不少女明星的“最佳男闺蜜”。私底下的他也是一个热心、温暖的大男孩。

我以为这么一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应该是在一个充满爱与呵护的家庭中长大的。

后来,在《非常静距离》孙坚与妈妈的专访中,我才得知他原生家庭的种种不幸。

孙坚出生在陕西西安的一个普通家庭。他三岁那年父亲因为生意失败,沾上毒品,家庭遭遇巨变。

母亲当时一心只想着拯救丈夫,根本无暇顾及年幼的孙坚。当时的他常常被寄养在舅舅家、姨家或者姑姑家,尝尽寄人篱下的辛酸滋味。

他也一度痛苦地向母亲哭诉:“为什么你只管他(父亲),都不管我呀?我们俩个人过不行吗?”母亲也承认当时确实忽略了孩子的感觉。

孙坚吐槽自己的妈妈(我家那闺女孙坚怒怼母亲)(3)

由于父亲长期吸毒,时间一长被房东发现就会把一家人赶走。小时候频繁地搬家,不停地更换环境,导致孙坚童年记忆混乱,成年后的他非常痛苦这件事。

每次父亲因吸毒被派出所抓走时,年幼的他也要紧紧跟在身后,因为得知道父亲被关的地方,回去才能告诉母亲去哪儿找他。

因为生活极度贫困,孙坚上学的学费基本也是靠亲戚救济的。但他说长期向别人要钱的滋味相当不好受。有时刚拿到学费,还会被父亲抢走。一度让他觉得生活极度绝望。

从小看着母亲饱受磨难,生活也因为父亲的堕落而屡陷困境。孙坚感觉童年生活极度没有安全感,也常常处于绝望和恐惧中。甚至他上高中时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内心除了难过竟还感到一丝丝解脱。

由于从小缺失爱,也没享受过幸福家庭的生活。孙坚对婚姻持有较悲观的态度,他没有信心自己懂得爱会爱,能够经营好一个家庭。而他太明白一个不幸福的家庭所带来的巨大伤害。因为这些沉重的心理包袱,他自然对婚姻产生抗拒。

孙坚吐槽自己的妈妈(我家那闺女孙坚怒怼母亲)(4)

同样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张佳宁,也面临着恐婚的问题。她表示因为从小父母离婚,她对感情抱有极度消极的态度。她恐惧跟人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缺乏安全感。也担心结婚后面临事业受阻,丈夫变心等问题,反而觉得一个人过也挺好的,自然也就拒婚姻于门外。

跟孙坚、张佳宁一样,很多人对结婚的恐惧,是来自于父母不幸的婚姻。

我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女孩的分享,她说她的父母没有很严重的冲突,但小吵小闹日积月累,让家完全失去了温暖。

她妈妈脾气火爆,很少好言好语地和她爸爸说话,她总是说自己是在尽义务。而她爸爸比较隐忍,对他的言行,她能感受到来自妈妈的各种嫌弃和不耐烦。她觉得父母的婚姻就是这么一路忍受,一路妥协过来的。

在她看来,爱情消失了,两个人开始相互苛责、抱怨,是很可怕的。她不想自己进入到那样的境地。看了身边所有人的婚姻,她理性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婚姻是高风险投资,自己赌上青春、人生、梦想......等等这些非常重要的东西,然而能得到什么呢?

从小缺爱的孩子,长大后会极度缺乏安全感,渴望亲密关系,又惧怕亲密关系,不敢接受感情,或者所有感情都全盘照收。总之,有太多的人陷在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里,失去了寻找幸福的能力。

孙坚吐槽自己的妈妈(我家那闺女孙坚怒怼母亲)(5)

那么,如果我们不幸生于糟糕的原生家庭该怎么办呢?

人生就像打扑克牌一样,如果不幸拿到一手烂牌,就要充分发挥每张牌的最大作用,尽量打出自己最好的结果。

一、认识并正视原生家庭

没有一个原生家庭是完美的。也没有任何一对父母是没有缺点的。我们要摆脱掉“受害者”的心态,客观公正地去审视自己的原生家庭。

正如另一个闺女王鸥在节目中说的“我们的父母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其实他们也并不会”。

她同样生于不幸的原生家庭。从小在父母的争吵、打骂中成长,甚至还一度被遗弃寄养在别人家里。虽然当时只有三岁,她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每天站在阳台上,盼望着爸妈来看自己,而等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

从小缺失来自家庭的关爱,那些童年时的画面深深烙印在王鸥脑海中。她也一度怨恨过自己的父母,怪他们没有好好陪伴她成长,也不能好好教育她。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越来越丰富,她慢慢懂得父母的不容易。甚至在父亲因病去世后,她感到特别后悔自己没能在父亲活着的时候尽更多女儿的责任。

放下“受害者”心态,我们才能理性看待自己的原生家庭。我们只有懂得与父母和解,把曾经受到过的伤害,当成是给自己的警示,避免让它们发生在下一代的身上才是正解。

二、深刻分析认知痛苦深层的原因

作家三毛曾在一次回复读者来信中说过:“任何一件使我们痛苦的事情,都当从深层去分析那造成痛苦的症结,不然我们无法将自己从苦难里释放出来。“

因原生家庭而痛苦的人,大多数是因为内心深处藏着对父母的愤怒。而我们本能地认为这种愤怒是不孝的表现,是不应该被呈现的东西当内心的情绪被过分压抑,它就会形成负面能量,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痛苦。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有一个术语“阴影”,指的是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就会躲入阴影中,但它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出现。因此,当内心对父母的愤怒过于巨大时,我们很容易把这份不满迁怒到其他人身上。社会中的无数恶性事件就是这么发生的。

孙坚吐槽自己的妈妈(我家那闺女孙坚怒怼母亲)(6)

有哪些有效管理愤怒的方式?

1.允许自己愤怒,不要压抑自己的感受。最重要的情绪管理,就是你要相信,没有任何一种情绪是不应该的。愤怒、和喜悦、恐惧一样,无关对错,只是一种感受。它属于你,是你人性中的一部分。只有觉知和接受这份愤怒,它才有可能被化解。

2.表达出你的愤怒。可以在空旷的地方大吼大叫;用力大捶枕头;独自在车里或家里,假装和生气的对象对话。总之,你必须要发泄出怒火,否则你装无法应对愤怒。

3.增加运动量。将愤怒转化为运动可以帮助你释放出内心的负面情绪。你可以选择跑步、瑜伽、打球,也可以打扫家里,参加舞蹈课等等。运动会增加内啡肽分泌,让人产生愉悦情绪,从而化解掉内心的怒气。

4.不要让愤怒加深你心中消极的自我形象。你没有因生气而变得卑劣。也不需要由于自己的怒火而对父母有愧疚感。请你大声地告诉自己:“我有生气的权利。这样做才能应对愤怒。”

5.把愤怒转化为自我认知。你的愤怒可以帮助你认清自己的边界和极限。在人际交往中,你能够更好地把控你与别人的关系,因为你知道自己愿意接受什么,不愿意接受什么。

怨恨本身不能帮助人成长,但觉知接纳怨恨,能够帮助我们化解内心的痛苦,重新找回爱的能力。

孙坚吐槽自己的妈妈(我家那闺女孙坚怒怼母亲)(7)

三、积极自我疗愈

对于已经造成的心理创伤,我们要进行积极的自我疗愈。注意这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不断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以下提供几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1. 写信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写信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因为写信为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重新梳理整个事件的机会,也可以把想说的话加以组织并修改到满意为止。它也给了收信人一个反复阅读信件并对内容进行思考的机会。

注意给你父母写信一定要分别进行。虽然信中的部分内容是相同的,你与父母双方的关系和感情却是不同的。

信件内容应该涵盖以下四个要点:

  • 这就是你曾经对我做的。
  • 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
  • 它就是这样影响了我的生活。
  • 这是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2.建立亲密关系

克里斯多福在《亲密关系》一书中提到:“你的亲密关系伴侣,是来帮助你更加认识自己,进而疗愈你的创伤,最终找回真正的自己。”

当你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经历,在感情中继续成长,你会更加成熟和理性地看待婚姻和家庭,接受所有的不悦和不适,因为你可以看到这些事物所带来的启示。你也会更加了解自己,知道如何与自己相处。而婚姻的内涵,本质上就是如何与自己相处。

3.接受心理治疗,寻找专业上的帮助

很多人因为受伤程度过深,心理健康严重受损,苦不堪言。

面对这种情况,不妨去看看心理医生,接受专业的治疗,有可能更快地找到症结所在,减短痛苦的过程。

孙坚吐槽自己的妈妈(我家那闺女孙坚怒怼母亲)(8)

蔡康永曾说过:”这世上最好的人,不是完人,而是因为残缺,所以从不放弃努力。“或许我们始终都没有办法释怀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伤害,但我们也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用不幸的童年成就更好的自己。

文章作者简介:Miss珊妮,可文艺,可理性,爱生活,爱瑜伽。坚信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定体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