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龙8+极限功耗测试(第二代骁龙8首发测试)

高通今年在11月就举办了一年一度的骁龙技术峰会,节奏明显比往年更快。在发布会后按照惯例笔者也第一时间体验到第二代骁龙8的QRD(Qualcomm Reference Design)并进行了一些跑分测试,先睹为快:

骁龙8+极限功耗测试(第二代骁龙8首发测试)(1)

骁龙8 Gen 2 QRD

第二代骁龙8参数、QRD简介

开始之前先回顾一下第二代骁龙8的CPU和GPU的核心参数:

CPU:

超大核 1x Cortex-X3 3.19GHz

​大核1 2x Cortex-A715 2.80GHz

大核2 2x Cortex-A710 2.80GHz

​小核 3x Cortex-A510 Refreshed 2.02GHz

​缓存:

​X3 x 1: L2 1MB x1

A715 x 2 : L2 512KB x2

A710 x 2 : L2 512KB x2

​L3 8MB

GPU:

Adreno 740 680MHz

可以看到第二代骁龙8的CPU架构非常特殊,由四簇组成即所谓“1 2 2 3”,和常见的“1 3 4”有很大区别,减少了一个小核,性能核则是2 2一共四颗。之所以有新的Cortex-A715还继续保留两颗Cortex-A710,高通解释是希望兼顾32位APP的运行(X3和A715都是纯64位)。不过对于目前国内应用生态而言,64位其实已经足够普及,剩下的一些“老大难”32位APP大多是轻量化的负载,用三颗小核运行其实也能接受。

骁龙8+极限功耗测试(第二代骁龙8首发测试)(2)

第二代骁龙8的频率也较激进,直接拉到约3.2GHz(不过从目前已知的信息看似乎还有一个更高频的3.36GHz的版本),四颗大核2.8GHz,小核则为2.02GHz。相比第一代骁龙8有明显上升,甚至比第一代骁龙8 频率更高(大核 50MHz)。

GPU看参数似乎“平平无奇”,频率也不算激进,不过作为新一代GPU,它也支持Vulkan 1.3、硬件级光追等“次时代”的特性。

性能相关,第二代骁龙8使用的是台积电N4工艺,支持LPDDR5X 8400UFS 4.0,QRD是“满血版”,这两个新芯片都用上了。

骁龙8+极限功耗测试(第二代骁龙8首发测试)(3)

系统依旧是类原生Android,基于Android 13。

骁龙8+极限功耗测试(第二代骁龙8首发测试)(4)

和部分第一代骁龙8 的频率策略类似,第二代骁龙8 QRD在日常应用中CPU也不会完全跑满,超大核控制在不到3GHz,大核和小核则跑满。

常规跑分测试

不多说了,先上“不服跑个分”:

骁龙8+极限功耗测试(第二代骁龙8首发测试)(5)

安兔兔总分超过128万,是目前绝对的第一梯队,比天玑9200工程机更高,主要优势就是GPU,多了约2万分。

骁龙8+极限功耗测试(第二代骁龙8首发测试)(6)

上图为两次的测试结果

Geekbench 5,单线程已经快摸到1500了,多线程超过5200,是目前Android的最强水准。

P.S.: 目前Geekbench 5后台已经有3.36GHz高频版测试机(三星Galaxy S23系列)的数据,单线程已经到了1530,多线程则不太正常,只有4800不到。

骁龙8+极限功耗测试(第二代骁龙8首发测试)(7)

Geekbench 5性能横向对比,单线程领跑Android问题不大,但是和苹果依旧是有很大差距。多线程则已经摸到了A16的尾巴,这是新内核、加大核数量、偏激进频率综合的结果。

骁龙8+极限功耗测试(第二代骁龙8首发测试)(8)

GFXBench的GPU性能跑分成绩汇总,了解一下。

骁龙8+极限功耗测试(第二代骁龙8首发测试)(9)

GFX追车、曼哈顿3.1和曼哈顿帧数对比

骁龙8+极限功耗测试(第二代骁龙8首发测试)(10)

GFXBench Aztec Ruins Vulkan/Metal帧数对比

​GFXBench帧数横向对比,一周前天玑9200的GPU峰值就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毕竟联发科的GPU超越同期的苹果芯片,确实是够激进。但是和高通一对比,天玑9200的峰值性能还是要逊色一些,第二代骁龙8算是稳坐了目前手机GPU第一的宝座。

骁龙8+极限功耗测试(第二代骁龙8首发测试)(11)

左边第二代骁龙8 QRD,右边天玑9200工程机

第二代骁龙8也提供了UFS 4.0的支持,QRD也用上了新的闪存芯片,持续读写性能比天玑9200工程机略差,不过也是一个很高的水准,随机读取基本是一个水平,随机写入则明显比天玑工程机更强。

GPU能效和性能输出

由于现场测试项目有限制,能效方面只针对了GFXBench做了测试,具体的CPU表现可以等等量产机的数据,会更有参考性。

骁龙8+极限功耗测试(第二代骁龙8首发测试)(12)

第二代骁龙8的GPU性能可以说是非常强势,那它能效表现如何呢?就QRD的数据来说,已经强到无话可说,大幅超越直接竞品天玑9200,也要明显领先前代产品(第一代骁龙8 )好几个身位,这能效表现,确实非常惊艳。

附:其他未上图数据(单位为fps/W)

​曼哈顿 3.0:40.75(这是四个场景中GPU功耗最高的,不过去空载后也仅为8.05W)

​Aztec 1080P Vulkan:22.8

骁龙8+极限功耗测试(第二代骁龙8首发测试)(13)

为了排版更统一,右图转了90°摆放

最后再看看3DMark的Wild Life Extreme压力测试,即20轮循环测试,从图表看前11轮基本都是一条直线,非常稳定在37XX分,后面开始波动,稳定度是83.7%。虽然没有上90%,但毕竟“底子”好,最低一轮的数据也要远强于第一代骁龙8 的28XX峰值得分。

​还是那句话:量产机见

​以上就是基于第二代骁龙8 QRD的一些初步性能测试,就目前的能获得的数据来说,它无论是CPU还是GPU的性能在Android领域都是绝对领跑。全新架构的CPU以及较高的频率让它在跑分的时候更“吃香”,至于GPU的表现,虽然高通一向都较为强势,但是像这一回这样的能效大幅度领先前代/竞品的情况确实少见。鉴于以往的测试经验,高通QRD的数据是比较有参考性的,跟量产机会很接近,所以它在游戏时的功耗值得期待。

骁龙8+极限功耗测试(第二代骁龙8首发测试)(14)

​由于现场测试条件所限,关于CPU能效以及游戏的表现还留有悬念,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就留给马上要迎来的第二代骁龙8首发机型的实测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