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孔子言民可使由之)

孔子说:百姓应该遵照指导去行事,且不需要使他们明白缘由。

然而孔子又说:无论何样人都要悉心教导。

听起来有些自相矛盾的意思,其实确是深蕴智慧。

在其中,孔子一方面说明了人们的智慧是有差别的,而有的时候智慧并不能说服愚痴。

同时,也讲到所有人都有开启智慧之门的希望,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不辞辛苦,开放包容。

深谋远虑往往很难得到一般人的认同,因为不同的人是有认知差距的,学习能力、领悟能力、分辨能力、实践能力以及预判能力都是有差距的。

不以自我为中心,不固执思维,不以情绪为导向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这和接受的课本教育没有太多关系,却和言传身教关系密切。在其中成长经历、亲情关系、教育背景、社会经历却影响久远。

就像爆火的网红热度一样,今时对其极尽赞美之词的一群吃瓜群众,在将来有可能就是对其极尽侮辱和责骂的同一群人。

不了解前因后果就盲目地下结论,没有基本的同理心就倡导正义,只想发泄情绪却不想解决问题。

头疼医头,脚疼治脚,一方面讳病忌医,一方面又谈健康养生。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总想快刀斩乱麻,立马想解决,那也得有真神医。不然狼虎之药下肚,积弱之身陷危,没等救活就直接嗝屁了。

愚夫村姑何其多,不解智者真性情!

孔夫子德育天下,有教无类,不是说为了宣扬个人的学说,而是希望人人皆尧舜,百姓俱安乐。

孔夫子既注重结果又注重品德的整体提升。

讲助人为乐为长远谋,应鼓励收酬谢!

鲁国法律规定: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

孔夫子说子贡的行为是错的,因为别人如果想有帮助鲁国人脱困的时候,考虑到有求名利的嫌疑,就打消了念想。

想自己发大善心,不能基于自身地位考虑,反而带来长远不利的影响,不可取也!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真大慈悲悯者,不为一人求解脱,但愿天下俱开颜。

想起武汉疫情过后的一场朋友聚会中,大家谈到去往武汉的志愿者,其中一个人说:“这些报名去的志愿者都是为名为利去的,没有奖励谁还去啊?”

当时,气得我火冒三丈:“为名为利,你怎么不去,有什么名利比你的命还重要?哪怕是为名为利,人家只要冒着生命危险去了,你就没有质疑人家动机的权利!再说,有人强制这些志愿者报名吗?”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越活越龌龊,还想别人和你一样阴暗,这样的蛆虫就该拿到太阳底下晒秃噜皮。

愿你活在阳光下,开在雨露中,不惧风与雪,香气恒久远。

如何看待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孔子言民可使由之)(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