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印象最深的时事(八千多位普通人告诉我们)

一个印象最深的时事(八千多位普通人告诉我们)(1)

这个世界会好吗? 阿里巴巴用七年时间写了一本书,给这个问题带来了自己的答案。9月7日,由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编撰、全国百家主流媒体总编联合推荐的《这个世界会好的》一书首发。

这个答案是来自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的故事,也是来自中国民间关于爱与美好的故事,是七年间中国社会美好一面的全景图。

2013年7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在美丽的西子湖畔诞生。当时的新闻舆论环境,充斥着低俗、戾气和焦虑。项目成立的初衷,就在于以表彰和弘扬凡人善举为己任,传递人性善良和人间美好,推波助澜地影响、改变世道人心。

这个由马云倡议成立的公益项目,七年来投入近7000万元,奖励了8000多例凡人善举。他们的故事,近日由红旗出版社集结成《这个世界会好的》一书隆重推出,不仅备受出版界瞩目,更成功“出圈”,被全国百家主流媒体总编辑联合推荐,引起各界热议,成为一个热点社会话题。

书中获奖的8000多位正能量人物勾勒出新公益时代的公众群像,汇成了感动人心的公益大数据:在这个群体中,民工、学生、医护、教师、警察成为最具正能量的五大人群,年轻人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主力军。他们身上,凝结着“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也折射着互联网时代人人公益理念的光彩。

这些平日里毫不起眼的小人物,散发着不寻常的人性光彩:

他们当中,有大年初一驾车从长沙奔赴武汉参与志愿服务、免费接送医护人员的26岁湖南长沙小伙郑能量。因家境不好在社会资助下完成大学学业的郑能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来武汉,只想报恩”;

有为武汉灾区运送蔬菜的山东司机李保民,他的一句话感动了全国:没钱可以出力;

有几十年如一日,挑着扁担和两个编织袋,行走在广西大山中,把自己收集到的衣服和食物送给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扁担姐”麦琼方。她资助和抚养的87个失学儿童和孤儿也都先后成才。对于孩子们的报恩,她说:“希望你们有能力也去帮助其他人,体会妈妈是怎么过来的”;

有因工地负责人消失而欠下工友工钱,此后15年四处打工、变卖家产用以偿债的“诚信包工头”陈武现……

七年来,从这个群体里走出了十余位“感动中国”人物和数以百计的地方“道德模范”。这个特殊的人群也成为爱心传导的链条,成为正能量传播者,让爱心进一步扩散。

这本书凝结了阿里巴巴奖励凡人善举背后的思考,展示了江河卫士、最美家乡人、经典诵读等公益品牌背后的初心和图景,也披露了一个个普通人走上全国新闻头条背后的故事。

思想家梁漱溟曾提出一个世纪之问:这个世界会好吗?当时,梁漱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但未能解答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变好。而这本书,以及八千多位“郑能量们”,以俯拾皆是的真、善、美案例和独特的视角,给出了世界何以会变好的缘由和答案。这也正是一本书何以被引起广泛关注的原因。

七年来,天天正能量通过善行唤醒善行,改变了人们对待凡人善举的眼光,让数以亿计的读者参与了“善”的舆论场营造,起到了“子路受牛”式的社会效果。《这个世界会好的》是天天正能量过去七年的一个总结,也是未来的一个序章。就像阿里巴巴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在序言中所写的:“做的其实远远不够。做的不够,那就继续做下去吧。”

潇湘晨报记者陈张书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