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signcs6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我也来谈谈Designin中技术支持的价值)

主动器件如MCU,对供应商的技术支持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要求FAE是工程师出身,精通编程、调试,电气特性、整机性能等本文主要针对那些对技术支持要求较高的器件供应商来探讨技术支持的问题通常这些器件供应商不限于MCU厂商,包含所有需要调试的产品 ,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indesigncs6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indesigncs6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我也来谈谈Designin中技术支持的价值)

indesigncs6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主动器件如MCU,对供应商的技术支持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要求FAE是工程师出身,精通编程、调试,电气特性、整机性能等。本文主要针对那些对技术支持要求较高的器件供应商来探讨技术支持的问题。通常这些器件供应商不限于MCU厂商,包含所有需要调试的产品。

一、技术支持的国内环境

一线元器件代理商:他们代理的产品如TI、MAXIM、Mircochip、ADI、NXP等国际IC大厂。通常他们的团队中有应用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并且原厂会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包括考试。根据代理商FAE的考试情况,评判考试通过等级,给代理商返利,以促进代理商在其FAE技术提高方面的投入和督促。

其他元器件代理商:主要负责市场推广,IC design-in后的推进,将工程端遇到的基本情况反馈给原厂,技术支持主要由原厂跟踪并完成,尤其对于有一定规模的客户,他们对技术支持的水平要求较高。代理商的FAE遇到问题,为避免支持效果不畅,通常把问题抛给原厂。原厂的技术支持包括现场支持和远程支持。

国内绝大部分的代理商和原厂之间的配合方式是代理商销售、原厂技术支持,大部分工程工作由原厂FAE支持完成。

二、技术支持的“治未病”与“治病”

代理商通常认为,原厂工程师除了能针对性的现场解决客户端问题外,还应定期前去做技术交流,这会对IC的顺利导入有非常大的帮助。尤其对于MCU支持,属于长期的“陪伴型”支持。一般数千K/年的客户,都应有对应的FAE窗口给予持续高效的支持。

从产品导入的角度而言,“驻厂”支持或频繁技术交流是非常有效的市场支持策略。客户端未发生技术问题时,工程师前去可以做有效交流,不仅能提升客户满意度之外,也能有效预防客户应用过程中使用不当,保证IC应用过程的顺利进行。

简言之,这是一种主张“治未病”的支持理念。

而治病通常是指发现身体有相应的不适症状才去医治。对于design-in工作来说,是指客户在IC应用过程中遇到异常问题,而找到厂家寻求技术支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发现问题和刚刚发现问题两者之间往往处于一个极短的临界状态。妄图在客户发现问题前把技术支持做到万无一失,使客户端没有技术问题产生,是不现实的。另外,即使拥有最强大的技术支持能力可以预防所有的应用问题,也无法预防IC本身突如其来发现的Bug,甚至还有一些本身无法用软硬件手段补漏的设计软肋,需要加测筛选,甚至芯片改版才行。

因此,从实际情况中入手,我们更多时候能做到是为客户“治病”,偶尔能做到“治未病”,很难长久的做到“治未病”。

那么“治未病”这种理想的支持方式只能被阉割为“内部治未病”——即在客户设计早期,原厂发现IC设计问题,并尽早加pattern或更改版本,提供新版产品给客户——是为“内部治未病”。

三、技术支持的成本评估

由于代理商的技术支持能力有限,一般由原厂完成技术支持,故这里主要讨论原厂的成本评估。

对于原厂来说,尤其是对管理者而言,成本应包含人力成本和费用成本。费用成本主要是指差旅费,对于IC原厂来说,一般不必特别关注差旅费。因此成本主要是指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主要体现在:派甲去了B客户那里,同样重要的A客户由谁来支持?而派乙去支持A客户,那么C客户需要原厂in house去验证的问题,该由谁来完成。

人力成本的本质在于——技术支持人员是有限的。就算是拥有众多FAE的超级大IC原厂,能同时cover50%-70%的大客户的技术支持需求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很多中小客户的支持大多只能远程支持。

一名FAE in house远程支持客户,每天可以支持3-4家,而现场支持客户通常每天1-3天只能支持一家客户。效率值差距非常大。

因此,人力成本实际是指人力的时间成本。那些in house一天能处理3-4家客户问题的FAE的成本,就比只能处理1-2家客户问题的FAE成本高出许多。如果把成本高的FAE派到了一个地理位置比较远的大客户那里去支持,就成了一桩需要考虑是否划算的“生意”。

技术支持需求源来自于客户,当需求被提出时,原厂评估的成本主要在于时间成本。由于原厂通常有两个窗口与客户建立联系——业务口和技术口。80%以上的技术支持都来自于业务口的提出。客户通常与业务口来往较多,关系较为熟识,这种多少带有“请求性和人情感”的需求,客户一般会提给更为熟识的代理商业务人员或原厂业务人员。

业务口将需求提给技术口,业务提出的力度越强,技术口派出人支持的可能性越大。通常,客户有把握或有时间通过远程解决问题的,就不会选择寻求现场支持。所以,当客户提出现场支持时,可等效为一种比较强烈的诉求。

原厂业务口第一时间catch到客户的诉求,将该诉求信号表达给技术口时,一般有三种传播方式,放大信号、不失真传输信号、衰减信号。无论哪种方式,业务口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先过滤掉一些干扰信号。接下来,技术口根据诉求,在“排兵布阵”之前,也会做一次过滤,即判断是否能远程迅速复现问题、定位问题、解决问题,如不能,则考虑现场支持。

对于原厂来说,如何服务以降低成本并提高质量,需要有判断标准,而所谓的判断标准是一种分类。

对于提出现场支持需求的客户:

强推期Strong push:要重点支持,能现场则现场支持。

维护期keep maintence:可酌情考虑。

对于FAE in house:

内部已负荷工作多:尽量不派出去。

内部已负荷工作少:尽量派出。

经验丰富的FAE派给大客户,

经验尚可的FAE派给小客户。

四、技术支持的判断依据

以下判断依据,是笔者多年工作的经验总结,属于遇到问题后的技术支持,是一种保守的、绝大多数IC原厂都能据此应对客户端的判断依据。

客户需要技术支持的力度=技术问题 感受问题,即Need=Technology feeling。其中感受问题分为:非技术造成的感受问题和技术问题导致的感受问题。

① 纯粹的技术问题,如客户在IC应用或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客户终端整机设备在现场运行出现的问题等。

② 非技术问题导致的感受问题,如产品物流过程中的失误、商务端或技术端沟通不当等。

③ 技术问题导致的感受问题:

a.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但过程中颇为周折。因为是我们的产品问题,或者是支持不及时,导致客户在心理层面上仍有些不良感受。

b.技术问题尚未解决或正在解决中。由于没有及时到处理妥当,导致主要工程人员被批评或导致成品Schedule被delay而引发的客户的感受问题。

对于①,需要要派工程师前去;

对于②,代理商引发则代理商去,原厂引发则原厂去。视情节轻重,也可考虑两方共同前去;

对于③,a.技术问题已经解决,剩下的主要是感受问题。原厂业务人员过去把客户遇到的问题同步给信息不对等的各位工程师,同时做商务上的安抚,和进一步的技术问题收集,以及对日后技术问题服务的给出相应的承诺。

b.这种情况下,责任在于原厂。需要原厂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前去。业务人员做感受疏解工作,即思想工作。技术人员进一步做技术沟通,消除疑惑和疑虑。既降低客户的不良感受又解决客观存在的技术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感受问题是要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具体分析的。分为:“需要上门安抚的感受”和“不需要上门安抚的感受”。

五、技术支持的方法

技术支持的核心是及时和有效。分解来说,客户在产品应用中遇到技术问题时,我们要第一时间提供窗口和客户沟通,避免客户累积不良感受。窗口提供之后,要进一步有效解决客户问题,以免影响客户设计的schedule。

在客户关系方面,if not very strong。大多数情况下,产品在design-in前期,主要都是依赖技术支持和技术沟通。由于沟通不及时,很多产品在前期评估测试环节产生一些问题,因为没有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客户就放置一边去处理其他事情,过了一阵子再去催客户测试,客户在催问下,容易给的答复就是产品评测不太理想,而停止了后续工作。

因此,产品的design-in前期,要保持张驰有度的关注,不能催客户太频繁,也不能太松弛。

远程技术支持的几种方式:

微信群——及时

微信具有高频、大流量特点。用作技术支持群,可实现及时。

手机号——高效

在design-in工作开始之前,最好业务和窗口工程师要前去客户那里拜访一次,互留通讯方式。这样能有效建立客户工程师和我方技术支持工程师的有效互动。在远程支持过程中,电话联系的沟通是最为有效的。

远程控制系统——处理一些软件调试工作

QQ群——日常办公

用于日常办公交流,群内共享技术资料,相当于有在线客服的微型论坛。

六、总结

对于技术支持的判断准则在于:要坚持以达成产品顺利导入为中心,尽量不要考虑成本因素,包括人力成本和费用成本。一将功成万骨枯,产品能成功导入客户端,是建立在大量的业务推动工作和技术支持工作上的。需知,在财务账面上,差旅费几乎被忽略,而人力成本更是无法显现出来。

成王败寇,公司的领导层最终还是以结果为导向来“论功行赏”。因此,只要能将产品成功导入客户端,花费较多的支持、消耗较多的资源,通常也是一件好事。而如果消耗很多资源,产品仍不能导入,则是一件坏事。

总之,技术支持要以客户为中心,一切以产品能导入客户端为中心,以此调整技术支持的投入。

作者:张洪帅

微信wushuangz,邮箱:267359870@qq.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