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麦收具体时间(河南麦收新图景)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于扬 李玉坤 通讯员 郭磊

河南麦收具体时间(河南麦收新图景)(1)

在没有大型联合收割机的年代,麦收期间的农民基本上都是“等风者”。因为有风吹来的时候,便可以扬“场”。而只有经历了这道工序,干干净净、圆圆鼓鼓的饱满麦粒才可以呈现在眼前。60岁的周口人刘传生回忆,每年麦收扬场的时刻,就是最幸福和喜悦的时刻。

什么是扬场?答案在这里:中原人的性格直爽干脆,喜欢把晾晒谷物的场地,简称为“场”。麦收期间的扬场,便是在空阔的晾晒场上,用木掀扬起尚夹裹着麦糠的麦粒,借助风力使麦糠、麦粒分离,以达到去杂留纯的目的。

吃上商品粮的第一年麦收,他回老家学会了扬“场”

刘传生的老家在周口市淮阳区安岭镇的一个村子里,他出生于1962年。记忆中,第一次参与麦收大约在1970年,大概七八岁的样子。那时候还是生产队,每年麦收村里的学校放“麦忙假”。这个时候,刘传生就跟着大人下地干活。“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并不是割麦,而是用铲子贴着地皮铲麦,不留一点麦茬。”刘传生回忆,这样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提倡精耕细作;二是那时候麦棉套种,不留麦茬是为了避免影响棉花生产。

1981年,刘传生从河南省邮电学校毕业,分配至周口地区邮电局工作,成为全家第一个吃“商品粮”的成员。但是,虽然到了城市安家落户,但刘传生并未忘记农民本色,依旧在每年麦收时节请假几天,回老家帮着父母干活。

河南麦收具体时间(河南麦收新图景)(2)

麦收场景资料图,摄于2020年西华县

80年代初期的麦收过程持续较长,大约半个月还多,分为割麦、拉麦、脱粒、扬场、晾晒、归仓、打垛等工序。这其中,麦粒归仓是最重要的时刻,扬“场”则是最喜悦的时刻。

刘传生第一次扬“场”是在1982年夏季,自己20岁那年,也是他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麦收。扬“场”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是个技术活。刘传生央求着父亲,教会了自己扬“场”。第一步是把初步脱粒的麦子晾晒后,堆在一起。这个时候,麦糠和麦粒并未真正分离,还夹裹着许多杂物。第二步就是等风开扬,有风吹来的时候,用木掀端起麦子逆风抛向空中,借着风力,干干净净的麦粒落下,麦糠则被刮到一边。如此反复一天甚至数天,扬“场”就算完成了。

“主要是手腕力量的技巧,瞅准风向朝空中抛麦,力气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必须恰到好处。”刘传生说,看着一粒粒金黄饱满的麦粒从自己手下“诞生”,那种幸福感、喜悦感和满足感,不亚于现在的年轻人吃上一顿牛排,打上一夜电玩。

忆苦思甜,他未曾褪去农民本色

忆苦思甜,刘传生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他刚学会扬“场”那会儿,小麦亩产高的也就300公斤,而且当时没有良种、没有肥料,受很多原因限制。

河南麦收具体时间(河南麦收新图景)(3)

而现在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麦品种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多,各种肥料都有,还可以根据土壤情况配制肥料,而且还有无人植保机、联合收割机等机械化保障,小麦产量年年提升。“农民种地越来越有奔头,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每一次麦收都是喜悦的时刻。”刘传生说。

河南麦收具体时间(河南麦收新图景)(4)

而另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是,虽然刘传生从学校毕业至今已经在城市安家生活了40多年,而且其本人也已从周口联通公司中层干部岗位上退休,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农民本色。从2000年前后开始,他在业余时间搞摄影创作,拍摄下豫东农村大量生产、生活场面,并在2018年凭借《豫东乡村记事》系列摄影作品,一举获得河南省摄影金像奖。

河南麦收具体时间(河南麦收新图景)(5)

2022年立春,刘传生(中)与记者李玉坤(右)在乡下采风

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杨峰曾对此点评说,观赏刘传生的作品,如同他拉着你的手在豫东农村走了一圈。一切都是那么生动、真实、自然、亲切。透过刘传生的镜头,人们看到了传统乡村在岁月里留下的痕迹,同时也看到了家乡一天天所发生的变化。

刘传生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在他的众多乡村纪实摄影中,他最为喜欢的还是麦收场景作品。“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有麦子的地方,都是记忆深处的幸福。”刘传生说。

附:刘传生麦收作品

河南麦收具体时间(河南麦收新图景)(6)

河南麦收具体时间(河南麦收新图景)(7)

河南麦收具体时间(河南麦收新图景)(8)

河南麦收具体时间(河南麦收新图景)(9)

河南麦收具体时间(河南麦收新图景)(10)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曲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