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准备几种水果(清明祭祖水果别乱上供)

清明祭祖,水果别乱上供,记住“3用3不用”,尊重传统人顺财旺。大家好,我是@水墨尚食,清明节快到了,祭祖要诚心,今天我们就说说供水果的讲究。

清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到了清明,我国大部分天气由冷转热,南方的天气潮湿多雨,每年清明前后都会春雨绵绵,因此有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流传甚广的诗句,这句诗不仅描写出了清明的气候状况,也形象描绘出了这一天人们沉重的心情,清明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和十月十五下月节并称“三冥节”,都是民间祭祀的重要节日。

清明祭祖准备几种水果(清明祭祖水果别乱上供)(1)

清明含天清地明之意,据古籍《岁时百问》中这样解释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是万物生长正茂之时,也是人们追思祭祖的传统节日,中国自古重视孝道,百善孝为先,所以从古至今,从小到大,每个人都要接受关于孝道的教诲,而教诲我们的长辈在我们渐渐长大中也会慢慢离开我们,我们作为后辈要饮水思源,不忘初心,是先人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所以清明一直是民间祭祖扫墓的重要祭祀日子。

清明祭祖准备几种水果(清明祭祖水果别乱上供)(2)

祭祖扫墓我们除了要怀着沉重以及真诚的心,还要带上纸钱、鲜花以及水果作为祭品上供,一是为了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和尊敬之心,二是希望得到先人的庇护,福荫子孙,人顺财旺家道兴,因此在祭品上有很多的讲究,特别是水果上,不是什么水果都能上供的,下面我们就讲讲老传统明祭祖,水果“3用3不用”的讲究说法。

清明祭祖准备几种水果(清明祭祖水果别乱上供)(3)

清明祭祖水果“3用”

清明祭祖的水果,不仅要新鲜无损坏,还得要有好的寓意,而且品种以及个数也要是单数,这些讲究一般老辈人知道,可是知道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用错了水果寓意不好,也是对先人的不敬,知道后就别乱用了,下面就看看用哪3种水果。

1.苹果

苹果是生活很常见的水果,营养丰富又好吃,而且还有一个好听的别名,叫作“平安果”,是历来祭祀水果用品中不能少的一种,有平平安安的寓意,所以祭祖的时候,苹果是要用的。

清明祭祖准备几种水果(清明祭祖水果别乱上供)(4)

2.香蕉

香蕉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水果,口感绵软又香甜,相传释迦摩尼就是因为吃了香蕉才获得了大智慧,因此香蕉有“智慧之果”之称。香蕉的颜色金黄像金元宝,因此有招财进宝的寓意,香蕉的外形看起来就像天上弯弯的月亮,月亮一般代表的是思念,清明祭祖用香蕉也是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之情。

清明祭祖准备几种水果(清明祭祖水果别乱上供)(5)

3.桔子

桔子酸甜可口,是很多人喜欢的一种水果,也是传统祭祀活动中常用的水果,桔与“吉”音相近,因此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桔子的颜色一般称为桔红色,因此也有红红火火之意,所以清明节祭祖桔子也要用上。

清明祭祖准备几种水果(清明祭祖水果别乱上供)(6)

清明祭祖水果“3不用”

清明祭祖是一件很传统而严肃的事情,有很多的忌讳和习俗,不是什么水果都能用,所以现在讲究少了,但是老传统还是尽量做好,也是对先人的一种的尊敬,下面我们看看不能用的3种水果。

1.不用寓意不好的水果

在中国传统中,不管是大节日还是小节日,对吃的要求不仅要应时,还得有美好的寓意,表达人们美好祝愿,而祭祖时一些寓意不好的水果就不能用的,比如梨子,“梨”与“离”同音,有离开分别之意,平时吃梨的时候也比较忌讳切开分食,祭祖时用梨就是与先人分离隔绝的意思,因此祭祖时不适合用梨子。

清明祭祖准备几种水果(清明祭祖水果别乱上供)(7)

2.不用空心水果

祭祖是为了表达对先人的敬重思念之心,一般不能选择无心的水果,比如蒲桃、香瓜、哈密瓜等,祭祖要诚心诚意,俗话说“心诚则灵”,如果用空心的水果就有“无心”之意,违背了我们对祭祖的初心,也是对先人的一种不敬重。

清明祭祖准备几种水果(清明祭祖水果别乱上供)(8)

3.不用成串的水果

成串的水果在生活中一般作为吉祥的象征,有多子多福之意,比如葡萄、荔枝、龙眼等水果,但是祭祖的不能用,因为有“成串走”的意思,很不吉利,所以祭祖忌讳用成串的水果。

清明祭祖准备几种水果(清明祭祖水果别乱上供)(9)

水墨话语

清明节是传统祭祀节日,是祭祖扫墓的重要日子,祭奠先人,缅怀英雄,除了要用真诚的心,在习俗上也要多讲究,特别是上供的水果上,不仅要新鲜,还得要有好的寓意,上面讲的“3用3不用”要牢记,祭祖是一件认为严肃的事情,我们就应该用心做好,也是对先人的一种敬畏。

我是水墨尚食,一个爱美食爱分享之人,想了解更多美食知识以及制作技巧,就关注我吧!欢迎评论、留言、转发,一起探讨学习,今天的美食就分享到这里了,最后,感谢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