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峥的个人传记(不走一步废棋的人生)

杭州外国语学校,在浙江全省范围内,并不算是最知名的中学,从这所学校毕业很多年并有了千亿身家后,黄峥在一次公开采访里,当被问到人生最重要的节点时,他毫不犹豫的说,自己第一个最重要的人生节点就是进入了杭州外国语学校,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黄峥的个人传记?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黄峥的个人传记(不走一步废棋的人生)

黄峥的个人传记

杭州外国语学校,在浙江全省范围内,并不算是最知名的中学,从这所学校毕业很多年并有了千亿身家后,黄峥在一次公开采访里,当被问到人生最重要的节点时,他毫不犹豫的说,自己第一个最重要的人生节点就是进入了杭州外国语学校。

读他后来的求学经历,我们知道,黄峥在大三结识了丁磊,又通过丁磊的介绍,跟浙大的学长段永平成了忘年之交,再后来,他聘用了大学的同门师妹顾娉娉,正是这位花名“阿布”极其低调的理科女生当年带着团队在游戏公司里孵化了拼多多并一路把它快速做大。所以怎么看,浙江大学都更像是黄峥的重要人生节点。

段永平讲过一个小故事,他曾经跟华以刚下过一盘围棋,在复盘的时候,段永平求教华以刚,在他认为不舒服的那块地方该怎么下才合适,华以刚告诉他,其实那块地方怎么下都一样,因为前面的棋下错了。

黄峥毫不讳言段永平是他的人生导师,他潜移默化中很多方面都受了段永平的影响,追寻事物的本质,无疑是他们俩身上共同的特点。就像段永平那盘棋,并不输在他认为不舒服的那块地方,输在更早的落子。黄峥在浙大有这样的机缘,源于他上了杭州外国语学校,那确实是他第一个最重要的人生节点。虽然大学才是黄峥开始真正与众不同的地方,但跟大部分同龄人不同,黄峥上浙江大学混合班,是杭外毕业后直接被保送的。当年杭州外国大学保送大学的比例极其高,每年都在80%以上。

比黄峥晚一届从杭州外国语大学毕业的学生里,有一位叫汪涛,从杭外毕业6年后,他创立了大疆。

2021年3月,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的中美对话中,坐在杨洁篪左边,把Tiger Yang那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用英语翻译给全世界人听到的“最霸气翻译官”张京,也是黄峥和汪涛杭外的学妹,她从杭外毕业的时间是2003年。

多展开一点,黄峥考入杭外并没有做特别的准备,可以说完全是个意外。但如果说这个意外并非巧合或者运气,而是基于实力,那这个实力,就是黄峥在奥数竞赛里的得奖。在黄峥陆续卸下拼多多的CEO和董事长,一一接棒起这两个重要职位的是拼多多内部花名叫“土豆”的理工技术男陈磊,他跟黄峥在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有共同的求学经历,另外,跟黄峥一样,陈磊也拿过奥数奖牌,份量极重:1996年国际奥数金牌。当年,同时跟陈磊站在领奖台一样拿到了金牌的,还有一位,就是后来创办了搜狗的王小川。

看到了这里,是不是能够多理解一些海淀妈妈们了?

没法否认,教育这步棋下好了,对人生来说就是一步妙手,黄峥就是充分得益于此。

研究生毕业后,因为在微软的实习经历,黄峥很自然可以留在微软开始正式工作,但他没有留在微软,选择入职google,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生导师段永平对他的点拨:“google 看起来是一家挺牛的公司,值得去看看。对你想要未来创业也是有好处的。去的话至少待三年,因为一两年是没法真正进入重要的岗位真正了解这个公司的。”

黄峥在google待满了三年。在google工作的这三年经历,成了黄峥人生第二个重要的节点:“这三年对我说是非常值得的三年。Google给予我的远比我给Google做的贡献要多。”

Google给予了什么,黄峥并没有当秘密,在他同名公号的第二篇文章《我的第一份工作》里,黄峥做了详细介绍,归结起来有几个方面:

1.在财务上,短期之内让黄峥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几百万美元);

2.在公司经营上,通过在google近距离的观察,让黄峥有了几个比较深刻的思考:

a. 重公司文化的企业,对公司文化冲突的反应会超过一般商业公司;

b. 大胆鼓励基层创新,同时在核心权力上高度集中,从制度上保证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c. 把使命和价值观放在利润之前,利润是做正确的事带来的副产品;(按段永平的说法就是企业有利润之上的追求)

d. 收购拥有很好团队的小公司,融入企业文化后,可以在企业内长成大树;(这方面好像在字节跳动上得到了多次印证,以后我另找时间了解下)

e. 好多事公司想改变却无力改变,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3.对人的理解上,黄峥看到了要搭建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哪怕是找到一个踏实肯干,有经验有潜力又有良好价值观的人极其不容易。另一方面,黄峥在google也看到了很多一夜暴富带来副作用的情况。

这就好比游戏一开局,就打下了一个大Boss,爆金币又大量爆经验值。一次三年的打工,就让黄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唯一缺的东风就是黄峥自己创业。

写段永平那篇文章时,看到过段永平说黄峥当年是想一直做投资的,因为价值投资投的企业,黄峥担心没自己做过企业,在投资上会留下一个短板,所以最终决定还是先要回国创业补上这块短板。

创业是黄峥重要的人生节点,这个不用他说,我们都知道了。从事业成就来看,是拼多多让黄峥拥有了现在这么多的财富,也是拼多多让他的名字广为人知。

在拼多多招股说明书的致股东信里,黄峥把拼多多比喻为3岁的孩子,这是极其聪明的做法。在释放出拼多多有巨大潜力这层意思的同时,也提前预警拼多多“身上还有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和许多危险和挑战”,让股东理解和包容拼多多的“粗糙”。

但客观来说,拼多多已经不是黄峥的创业项目,最多只能算是黄峥连续创业项目中,到目前为止,最晚的一个。用黄峥另外一个比喻来说,创业也像一个人求学,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这些不同的阶段,黄峥和他的核心团队在创立拼多多之前,就已经有很多年的创业经历了,不是创业的幼儿,完全够格做大学生。

黄峥的幼儿园创业项目叫欧酷,主要做手机的在线销售渠道。孩子上幼儿园,最主要的是做好两件事,一个是快速适应环境,去充分接受离开家以后的新环境;另一个是跟一群小伙伴一起成长。黄峥做这个创业项目,为的也就是这两个目的,尽快熟悉了解创业面临的商业环境,自己组建一支能打善征的团队(上面说到的陈磊就是在欧酷时加入黄峥团队的)。大多数人,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评价别人的创业项目,对创业项目成与败的定义,都是财务上的,挣钱了还是赔钱了,或者具体挣了多少钱。看黄峥的这一系列创业,我们可以多一些对于创业以及创业成败的理解。

很快,黄峥团队幼儿园毕业,上了小学:做网络游戏;又上了初中:做电商代运营;然后上了高中:做农产品电商。

在很多外人看来,拼多多是匹黑马,而且一亮相,没给同场竞技的对手留下任何反应的时间,就以闪电般的速度冲过了记分线(IPO上市)。但黄峥和他的团队,在做拼多多之前就确切的知道,他们做拼多多就是要做一件上大学的事了。

这篇开文第二段提到“阿布“的时候,提前公开了一个跟很多人想象不一样的事实,做拼多多并不是黄峥自己思考并主动发起的,是团队自己内部孵化的。Google带给黄峥的,至少三样东西,黄峥在做拼多多时充分应用了。第一样,选择做拼多多,是团队创新的结果,公司集权的制度又让力量能集中把拼多多做成一件大事;第二样,做拼多多,是团队在使命和价值观影响下的结果。我们从市场或者电商这个行业的角度去看拼多多,会看到拼多多进入的是红海,而且是已经有像阿里和京东这样强势头部企业的红海。黄峥团队做拼多多这件事的逻辑,有三点:

当时人们至少40%的在线时间是社交和娱乐,但对用户这部分时间的商业转化没超过1%;

当时的电商都是基于用户明确的购物目的作为满足前提的,对线下那种无明确购物目的闲逛随买并没有良好的支持和满足;

技术上当时虽然已经有千人千面,但还是基于集中式AI,并没有基于分布式AI。(技术不是为了技术,可以从技术解决问题的应用层面来理解,拼多多看到的分布式AI机会是,可以让原本时间上和空间上分散的小订单汇聚成可被预期,可被统一安排生产的规模订单。对于用户来说可以享受比自己散单购买更便宜的价格,代价是东西到手时间比较晚;对于商家来说,不但可以减少中间渠道,而且是按需组织资源生产,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库存压力,而且还有利于产品和服务有品质的商家打响自己的品牌。)

通过前面各个阶段的创业学习,黄峥团队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好这些事,做出一个不一样的电商。

黄峥团队孵化拼多多项目的时间是2015年9月,半年后,2016年3月,黄峥老东家google开发的AlphaGo以4:1的结果,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了AI的厉害。黄峥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AI,他对AI的了解和体会比绝大部分人都更深。如果把做拼多多比作黄峥下的一步棋,黄峥作出下棋决定时的状态,就是AlphaGo,是精算了所有可能性后,赢面最大的一步。从商业成就来说,决定做拼多多,让黄峥直接一步就迈进了全球创业的顶流。

但,我们还没说完google带给黄峥在拼多多上的第三样应用:好多事公司想改变却无力改变。这话去掉“公司”两个字,放在黄峥个人身上,也是适用的。

“未必”这个词是在好几个视频专访里,黄峥经常说到的,套用下这个口头禅,做大后的拼多多,在很多方面,未必是黄峥想要的样子;黄峥也未必没有预见,拼多多会成为一个有些方面不是他想要样子的公司。

看过我上一篇文章的,知道段永平看公司最重要看的就两点,首先就是公司的商业模式。作为帮段永平作过投资,也是跟段永平打交道最为密切的人之一,黄峥对商业模式对于公司重要性的理解肯定是深入骨子里的。段永平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之一,但他不断表示,看不懂拼多多,也一再强调他投拼多多,不是惯常的投资,不是投公司,而是投黄峥这个人。换句话说,段永平看不懂拼多多持续挣钱的方式和能力。所以,可以做个大胆的假设,而且这个假设未必就假:黄峥也搞不清楚拼多多的商业模式。

2005年,在投资界有件轰动性的事件,就是段永平以破纪录的价格拍下了跟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后来我们知道,到2006年真正一起午餐时,段永平还带上了一个年轻后生,他就是黄峥。这顿午餐,对段永平来说,价值很大,对黄峥来说,一样价值很大。黄峥在采访中对这顿饭影响的描述,是以巴菲特打的一个比方来说明的,如果餐厅里进来一个特别高个的人,比如姚明,大家是不需要用尺子去量,才知道这是个高个的。

所以黄峥和段永平一样,很清楚商业模式出奇好的公司,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从拼多多的业务发展规模、上市速度,上市后一段时间股价的快速增幅等等,表面上,都在表明,拼多多是个出奇的公司,但它的商业模式,并不是那么清晰。

黄峥自己曾经说过拼多多是“社交电商”,不过很快就反对大家把拼多多说成是“社交电商”,更愿意用“新电商”来定义,拼多多作为新电商的特点是普惠,人为先,更开放。拼多多作为电商,总会被用来对比阿里和京东,因为更低的客单价,很多文章对拼多多分析的着眼点在“四五线城市用户”和“消费降级”上。黄峥认为,拼多多实惠满足的是人多面性的消费需求,代表的是更广泛的群众。

拼多多的愿景是Costco Disney,作为投资人,或许这样的描述能帮助很快理解。但站在用户的角度,尤其是代表更广泛群体的用户角度,用这样两个公司的结合来描述愿景,相信很多人最多只能理解一半,进过Costco的中国人太少了,生活中频繁在Costco买东西的中国人更少!

段永平对营销的了解,对用户需求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文字能在用户心中起到作用,都是独到和深刻的。不提段永平自己操刀小霸王和步步高的营销,就说当年网易游戏上线,最高同时在线只有3000人,有一段时期就是没法突破这个人数,在丁磊求教段永平怎么做营销之后,同时在线人数很快增长到了55万。

这样明显的愿景描述与服务群体认知背离,黄峥不太可能看不出,再退一万步,即便黄峥看不出,段永平很可能也会给些提醒。也可能有人会说,拼多多的愿景就是描述给投资人看的,大错!不说段永平看公司,不认可要讨好投资者,“隔绝外力,回归初心,专注于做好自己应当做的”,这我相信是黄峥一定会坚守的。

所以,拼多多提出这个愿景是让黄峥团队能够认知统一的一个描述,起的是凝聚拼多多团队向心力的作用。而黄峥本人,大概率不会接受以这个愿景作为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虽然以这个时点说,可以被认为是马后炮,单从拼多多的这个愿景就能看出,拼多多是拼多多,黄峥是黄峥,黄峥并没有要把自己跟拼多多捆绑。

跟很多创业者把创业这件事深度捆绑为自己的人生使命不同,黄峥是个棋手,他的创业就是落子下棋,在那个时间点落下拼多多这颗棋子,就完成了他作为棋手的使命。或者说,黄峥就是投资人,只是之前几次投资方式跟常规投资人不同,他是以自己创业的方式去投资。从这个角度,去看黄峥一系列的创业,包括他在拼多多的激流勇进,就能更顺理成章些。

去职拼多多后,他要去做科学家,哪怕是科学家的助手。他的表达,其实是双关。拼多多上市,代表着黄峥商业上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的完整求学毕业,不再以学生身份要继续商业上求知探索,“科学家”的身份是挺合适的。如果把创业行为归为补上自己商业短板的学习期,已经求全得全的黄峥,接下来追求的,将是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不过,别忘了,段永平经常说自己胸无大志;丁磊被很多人认为是最快乐的富人;在顺丰成为最大的国内物流公司后很长时间,大家都没有见过一张王卫的照片;一手带大淘宝,在淘宝如日中时被安排学习后,江湖再无消息的孙彤宇,都是黄峥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你要说,黄峥跟他们不是一路人,我是绝对不信的。所以,黄峥接下来真正会追寻什么样的人生价值,以这群人共同的低调来看,你我未必能有机会得知。

提到了拼多多的这四位天使投资人,就不得不承认黄峥有独一无二的创业优势,有这份人脉作为创业起步资源,任谁都会艳羡。在一次采访里,主持人替我们问出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他能获得这么多大佬的垂青,黄峥的回答大意是:大概是我不把他们当大佬吧。

第一时间听到他这么说的时候,感觉很平淡。在后来不断的回味里,越来越震撼。不把大佬当大佬,不是简单的态度问题,是实力决定的。就像开篇提到的,黄峥结识丁磊,是在大三,结识的过程是丁磊主动加黄峥的MSN,求教一个技术问题。丁磊确实有这个习惯,遇到自己想要解决又找不到解决办法时,就会求教于人,但有个前提,就是求教对应这个领域他能找到的最厉害的人。黄峥,就是当时丁磊找到的那个问题下最厉害的人。后来丁磊把黄峥推荐给了段永平,段永平公开说过 “黄峥最后有啥成就,我都不会太意外”,而且第一次这么表述是,对象只有黄峥一个,第二次做类似表述时才把陈明永、沈炜和黄峥放一起这么说。更多的文章把段永平和黄峥两人的关系放在段永平对黄峥的提携和关照上。但,为什么丁磊要给段永平推荐黄峥?段永平又为什么要认识黄峥?答案应该在:“黄峥帮段永平做过一段时间的投资“上,这个信息重点的理解应该在这个“帮”字。

了解一个公司,是需要很多很多信息的,不仅在投资前,包括出手之后,对一个公司的关注,也需要很多很多信息。大多数或者说所有能帮助做投资决策的信息,或许都已经是公开的,但怎么样能更高效的检索到自己最为看重和关心的,是不容易做到的,难在不一定用寻常方式能方便检索到,也难在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做满足信息充分独特性的筛选。有理由相信,黄峥是有技术实力帮段永平做出这样的信息检索和个性需求筛选产品的。如果真有这样的帮助,对段永平来说,价值是巨大的。

事实黄峥帮段永平做投资未必是这样的帮法。但,黄和段的交情,并非是单向需要,是肯定的。能帮助大佬解决问题,是黄峥在年少之时就得到一众大佬认可的关键,是肯定的。通过帮助大佬解决问题,让大佬认为孺子可教也,愿意跟他做长期交往,也是肯定的。

乔布斯在斯坦福那场著名的演讲里,第一个故事就是connecting the dots,如果一个人能将自己人生的各种经历连接在一起发挥作用,就能成就自己的独特。盐野七生在《罗马的故事》里评价凯撒的伟大就在于,凯撒做A这件事的时候,从不单独只做A,同时在为做B甚至是C那些事做铺垫。会围棋的AlphaGo,能给下的每一手棋做精密计算,不出一手废棋,所以,现在已经没有人类棋手能够下赢它。

我看到黄峥的厉害,就厉害在他过去的人生里,不走一步废棋。他说,接下来他要摸一摸十年后的石头,很希望,那会是他给自己今后人生下的“神之一手”。更希望,以后他能再让我们知道,他是怎么下的那一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