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瓷器鉴定诀窍(哥窑的特征及辨别)

哥窑位于浙江省龙泉县(也有学者认为位于杭州或景德镇)。相传为南宋时章氏兄弟所创,分别为“哥窑”及“弟窑”(弟窑又称龙泉窑)。

哥窑瓷器鉴定诀窍(哥窑的特征及辨别)(1)

哥窑瓷器属于青瓷系,以釉色取胜,特点是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仅叩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拔大方,轮廓亦柔和和流畅。

哥窑瓷器鉴定诀窍(哥窑的特征及辨别)(2)

哥窑瓷以仿古代青铜器造型的器物为主,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胡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近庭。如鱼耳炉、乳钉五足炉、胆式瓶、八方穿带瓶、旋纹瓶等,也有盘、碗、洗之类。它的胎骨较厚、胎质细腻,胎色呈黑灰、深灰或土黄不一。釉色有灰青、月白、深灰、米黄等。釉面滋润,多有缩釉小坑,最显著胡特征椒大开片中套小裂纹,纹片呈黑、黄二色,即所谓“金丝铁线”。

哥窑瓷在其青翠的釉面上往往布满密集胡开片纹。这些细密的开片纹,虽然是窑工在烧窑时的联成功之作,但经过人们巧妙装饰和后人胡推崇,却成为装饰纹样。“开片”是指青瓷釉面密如网状的片纹,又称“龟裂”。它的生成原因主要是因为胎釉间彼此膨胀系数不一致而引起的。这些片纹有的只局限于釉的部分,而未到胎体上,这种现象称作“开片”;有的则是釉层到胎体都发生裂痕,这种现象则称作“过岗”。深层次的过岗是在窑炉内烧窑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浅层次的开片则是出窑后,釉面继续收缩造成的。由于开片大小不同,所以大开片呈深灰色似铁,故称铁线;小开片呈黄褐色似金,则称金丝。"金丝铁线“就是指这两种状况而言,在哥窑器物上表现得最为显著,并且成为一种鲜明的时代特征。

哥窑瓷器鉴定诀窍(哥窑的特征及辨别)(3)

哥窑瓷器的釉属于无光釉,釉层极厚,有的地方厚到与胎的厚度相等的程度,使器物外观圆润饱满。胎体多为紫黑色、铁黑色或黄棕色,说明胎料中含有较多的铁质和其他金属杂质,因此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与南宋官窑相似。

哥窑瓷器鉴定诀窍(哥窑的特征及辨别)(4)

哥窑器在胎骨、瓷釉、造型等方面也似于宋官窑,其胎质呈黑色、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细腻、坚实。哥窑器中非常著名的作品是双鱼耳炉,它庄严凝重的造型,直接仿青铜炉的器型,不仅给人以浑厚庄重之感,恰到好处的双鱼耳,又能使器物增加几分曲线变化,使其作为祭祀供神之器,显得格外沉稳端庄。

哥窑瓷器鉴定诀窍(哥窑的特征及辨别)(5)

哥窑的鉴定方法:

1.哥窑瓷器的鉴定特征:裂纹

哥窑器必须具有众所周知的“金丝铁线”、“紫口铁足”。

2.哥窑瓷器的鉴定特征:釉色

哥窑属青瓷系列,釉色为青釉,浓淡不一,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等色,因窑变作用,釉色多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泽,非人为主观意志所为。

哥窑瓷器鉴定诀窍(哥窑的特征及辨别)(6)

3.哥窑瓷器的鉴定特征:底足

哥窑的底足也颇为特别,其圈足底边狭窄平整,非宽厚凹凸,足之内墙深长,足之外墙浅短,难以用手指提拿起来。

哥窑瓷器鉴定诀窍(哥窑的特征及辨别)(7)

4.哥窑瓷器的鉴定特征:攒珠聚球

哥窑有大小不同的两种气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间杂错落,而是较为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聚球式的气泡比攒珠的气泡数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内壁,像一个很厚的环。“攒珠聚球”它是当之无愧的划分真假哥窑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

哥窑瓷器鉴定诀窍(哥窑的特征及辨别)(8)

了解更多古玩资讯请添加1353659033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