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养蚕的过程得失(父子养蚕小记)

4月11日晚上下课回家,儿子兴冲冲地告诉我:“教科学的李老师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一些蚕种,让我们学习养蚕,但是我不会养,爸爸您可以教我吗?”看到儿子可爱的小样子,上了一整天课的劳累一扫而光,他那双带着疑惑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生怕我不答应他。我笑着抚摸了一下他的小脑袋,爽快地答应了他。

总结养蚕的过程得失(父子养蚕小记)(1)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总结养蚕的过程得失(父子养蚕小记)(2)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4月13日,第一批蚕宝宝从蚕卵里伸出了好奇的小脑袋,探寻着这个新的世界,也在寻找它们的口粮。我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桑叶,让儿子用剪刀剪成细丝状,放在养蚕的小盒子里。我告诉儿子:这种黑黑的幼蚕,是蚕的一个品种,叫蚁蚕。喂幼蚕的桑叶选择很重要,要选择偏嫩一点的墨绿色的新鲜桑叶,不要喂嫩黄色的嫩桑叶,更不要桑枝顶端的嫩黄色叶苞,这种桑叶还没有完全成熟,幼蚕吃了很容易拉稀、夭折。桑叶要新鲜、干净,不能沾水、手汗,每次换桑叶前后都要洗手,不然蚕吃了这样的桑叶也容易死。儿子一边听我说,一边在一个小本子上记下来,我问他记下来干什么,他说学会了明年我就可以自己养了啊!

总结养蚕的过程得失(父子养蚕小记)(3)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总结养蚕的过程得失(父子养蚕小记)(4)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养蚕是个很细心、很辛苦的事情。蚕是比较爱干净的,尤其是二龄前的幼蚕,蚕室要及时打扫清理,蚕室的卫生程度、桑叶的新鲜成熟程度、室内的温度等外在因素,都会影响到蚕的正常生长发育,良好的环境下养出来的蚕生长速度快、结的茧色泽好、死亡率低,反之则生长缓慢、结的茧色泽灰暗、死亡率高。蚕分为春蚕、夏蚕、秋蚕,春蚕结出来的茧质量好,用途广泛,但是也最难养,因为春季气温不稳定,幼蚕遭遇降温时很容易夭折。我们养的蚕出卵35条,遭遇降温时不慎死了4条,儿子难过了好几天。我告诉儿子:优胜劣汰是一种自然现象,适者才能生存,蚕如此,万物皆如此,不想让自己伤心,就应该让自己强大。

总结养蚕的过程得失(父子养蚕小记)(5)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总结养蚕的过程得失(父子养蚕小记)(6)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在我们的精心饲养下,蚕宝宝一天天长大。每天放学回家,儿子都要去看看蚕宝宝,给蚕宝宝们喂桑叶,听蚕宝宝们吃桑叶的“沙沙”声,记录蚕宝宝们从一龄到五龄的生长过程。5月13日早上,儿子在客厅里大声叫我:“爸爸,快来看,我们养的蚕开始结茧了!”我闻声从卧室出来,看到儿子一脸的兴奋。蚕室里,一条蚕正在我前两天铺好的结茧网上吐丝。我指着正在吐丝结茧的蚕告诉儿子:蚕的一身都是宝,蚕丝可以做丝绸,蚕蛹可以吃、也可以入药,即使是死掉的蚕经过处理后也可以入中药,所以蚕的一生都在奉献着自己。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总结养蚕的过程得失(父子养蚕小记)(7)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养蚕一个月,除了通过养蚕让儿子明白蚕的习性和生长规律,我还通过跟蚕相关的诗词、成语,引导儿子明白更多的道理:“春蚕到死丝方尽”体现了蚕的奉献精神;“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描述了蚕农的艰辛劳累;“抽丝剥茧”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认真细致;“作茧自缚”告诉我们心胸开阔,不要自己困住了自己;“破茧成蝶”告诉我们面对困难要勇于突破……

期待明年,儿子独自养好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