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最新科技超算(用算力为智能世界加速)

华为最新科技超算(用算力为智能世界加速)(1)

All in AI 的时代已经到来。

人工智能自1956年出现定义到发展至今,已经过60多年风雨洗礼,算力瓶颈、信息革命所带来的冲击都未能将其打入深渊,反而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出现、日益强大的处理器所带来的算力提升,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

联接、计算和云正逐步成为构建智能世界的基础设施,而计算则是加速智能世界到来的核心驱动力。如果说数据是让AI腾飞的燃料,那么算力无疑就是能使其冲出太空的推进器。

华为算力“芯”突破

4月10日,华为在其智能计算中国行深圳站上,正式推出了基于昇腾AI芯片的Atlas人工智能计算平台——Atlas 200 AI加速模块、Atlas 300 AI加速卡、Atlas 200 DK AI开发者套件、Atlas 500智能小站四款产品,为的是提供AI全场景解决方案,进一步加强华为在智能计算市场的布局。

事实上,这并非华为在智能计算领域技术与资源“重资”投入的初次显露。早在去年,华为就将“为智能世界提供极致算力”作为公司的战略方向之一,并成立智能计算业务部,试图冲破人工智能的算力瓶颈。

而华为此次推出的Atlas人工智能计算平台,便在智能计算方面实现了两大突破:

华为最新科技超算(用算力为智能世界加速)(2)

一是算力突破:Atlas系列产品搭载的是华为昇腾系列AI芯片,将为合作伙伴提供超高的计算密度和极致高能效。昇腾310和910芯片,分别适用于推理场景和训练场景,是目前面向边缘计算最强算力的和单芯片计算密度最大的AI芯片。

二是边界突破:Atlas人工智能计算平台通过模块、板卡、小站、一体机等丰富的产品形态,打造面向“端、边、云”的全场景AI基础设施方案,可广泛用于“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零售、智能金融”等领域。

就智能计算本身而言,传统定义更偏向于软件,即一种经验化的计算机思考性程序,辅助人类去处理各式问题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系统。但在华为的诠释下,智能计算将成为依靠底层芯片技术,实现突破人工智能算力瓶颈的武器,并由此衍生出合作伙伴和用户用的好、用的起的智能服务器和智能硬件。

华为“芯”生态布局

根据《IDC中国人工智能基础架构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投资规模约25亿美元,其中70%以上为以计算力为核心的基础架构硬件市场投资;到2022年,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投资规模将超过百亿美元,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59%,将形成一个新的千亿人民币规模的产业生态,其中人工智能基础架构硬件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人民币。

华为最新科技超算(用算力为智能世界加速)(3)

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华为深入布局。2018年5月,华为在北京宣布其基于“无边界计算”战略的智能计算业务布局,致力于提供全栈AI计算平台,打造无边界智能计算世界,从而满足企业在计算、数字化转型以及智能化的应用场景。

在人工智能的产业链中,未来有可能形成两类生态或者说两类生产关系:一类是以计算力为核心的生态,另一类是以行业应用为核心的生态。以计算力为核心的生态中,计算力提供商和云服务提供商将是核心,以计算力产品和云平台为人工智能提供计算力支撑;在以行业应用为核心的生态中,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是核心,他们将计算力、算法开发能力、行业数据和行业洞察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普惠的人工智能。

华为则是两者并行。在华为智能计算中国行深圳站上,华为Cloud&AI产品与服务总裁侯金龙表示,华为将依托全自研的“计算,传输,存储,管理,AI”五大类芯片,布局“3 1”智能计算产业战略。从x86计算平台、AI计算平台和ARM计算平台三个平台进行战略布局,满足端、边、云全场景下的计算需求。同时,将构建一个面向三大平台的智能计算生态联盟,共同为客户数字化转型,迈向智能化时代提供智能计算的底座。

而华为智能计算生态联盟兼有算力为核心和行业应用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双头并进打造“双核”华为。

《2018-2019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曾为人工智能解决提供商给出三点建议:计算力优先,应用为王,生态是一切。而从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动作不难看出,华为在大力投入技术研发,以期望不断释放超强计算力的同时,在行业应用与生态打造方面同样不遗余力。

据了解,华为Atlas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已经在智慧城市、运营商、金融、互联网以及电力等行业,通过与合作伙伴联合创新,进行了面向AI应用的实践,提供高性能、覆盖全场景的行业解决方案。

而“双核”华为战略的实现,无疑为华为在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商场”提供了更多的保障。能够互相促进以计算力为核心和以行业应用为核心两大生态建设的华为,将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普惠的人工智能能力,进而成为整个生态的基石。

文章来源:产业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