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上班生活的文案(这部办公室暗黑故事)

记录上班生活的文案(这部办公室暗黑故事)(1)

办公室

国庆假期的余味至今已经消散了,人们又重新适应了在工作岗位上的感觉。

对于大多数而言,办公室恐怕是每天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几乎每天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泡在办公室里。在学校的时候,人会觉得学校生活很无聊;后来参加工作了,发现每天上班其实也很无聊。但学校生活相比办公室好过的地方在于两点:

一、没有明确而明显的压力。论文能凑数就行,工作凑数了绩效就不答应了。

二、人际关系比较简单,没有直接的利益竞争关系。同学之间最多也就竞争点奖学金、贫困生名额,那是屈指可数的几个人之间的事。

他的剧本基本是犯罪题材,戏剧冲突相当扎实

他的剧本基本是犯罪题材,戏剧冲突相当扎实。而且,多少都会有点控诉韩国警察(司法制度)的意味。韩国电影嘛,毕竟都这样,不带点愤青意识都说不过去。

如果看过上面《黄海》《追击者》,想必对其中环环相扣的戏剧波折与暴烈热血的打斗仍心潮澎湃,在电影中贯彻始终的压抑冷峻气氛,特别是在结局,往往会出其不意地反转,好人没好报,流露出刻骨铭心地绝望意识。

同样,《办公室》也是这样一部讽刺性极强的电影。看之前,我曾带着极大地好奇去猜想,会不会像国产编剧那样,编不下就用爱情烂梗去凑,生生凑出一个90分钟的办公室恋情出来敷衍了事。但结果不是的,《办公室》跟爱情无关,谈的是工作,是职场潜规则。

夜晚,车水马龙的街市,坐在便利店里发呆的中年大叔,安静冷漠的地铁低头族,僻静幽暗的小巷。

这些场景一下点燃了我的感觉,每天下班时我几乎也都要经历这些场景。紧张忙碌的工作结束了,一天下来,顿感垂头丧气,你说不上自己做了什么有成就感的事,但总之忙得不行,世界很大,夜景很繁华,但你却很孤独。这无关于周围的人都在低头看手机,哪怕大家都嘻嘻哈哈也是一样。

中年大叔回到家了。他的母亲冲他点点头,乐不可支地看着电视。患有肌肉萎缩症的儿子一瘸一拐地出来问候爸爸。妻子忙碌地准备晚餐。

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场景了。这似乎是每一个中年男人的必经生活片段,不一定幸福,但很和气美满。

但就是这个面相老实的中年大叔,在全家吃过晚饭围坐看电视的时候,举起铁锤,杀害了全家三口。

记录上班生活的文案(这部办公室暗黑故事)(2)

这样一幅死鱼脸,恐怕吃了春药也不会被撩吧

不可思议。但是从中年大叔自始自终的性冷淡加肾亏的表情,恐怕,另有玄机。

而后,我们的女猪脚出场了。李美礼,实习生,乡下孩子,北漂一族,希望在首尔定居。她非常珍惜手头的这份工作,一直勤勤恳恳,经常加班。

警察来公司调查,原来昨晚灭门凶杀案的凶手是公司营业二组的金科长。职员们难以置信。警察崔钟勋发现,大家虽然对金科长肯定有加,甚至为之辩解,但其实大家并不喜欢他。他决定从实习生李美礼身上打开破案的关口,可惜,无果。

随后的故事开始连番诡异起来。营业二组的职员先后离奇死亡。先是顶替金科长职位的郑代理,被吊死在办公室,一时人心惶惶,都传言是金科长作案,报复办公室。

警察从监控录像发现金科长在凶杀案发生后的当晚,返回了公司,但再也没看见金科长出去过。也就是说,金科长还在公司,所谓“报复”的传言似乎有了被证实的可能。在警察们追踪线索,案情逐步明朗化的同时,却发现金科长的尸体。其实他早已自杀在电房里了。

而此时部长跟着殒命。办公室谋杀案并未终结。

所有的突破口似乎断了。

记录上班生活的文案(这部办公室暗黑故事)(3)

这样柔柔弱弱的人,想必谁也不会对她设防吧

这时,警察想到了李美礼,事实也确是她所为。

李美礼作为实习生,渴求得到工作,胆颤心惊地祈求同事对她良好评价,这一切在未经世事的职场菜鸟而言,再正常不过。但恶的种子往往并不取决于性格,而是在于执念。

两个老实巴交的上班族,为什么先后举起了杀人的 屠刀,非要用如此残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

职场也是一片江湖,人与人的争执、挤兑、暗中使绊子、陷害,在一定程度上无可避免。只要你心地险恶一点,世俗一点,不那么天真善良,你就会眼睁睁地看到它。而电影不过是把它掰开撕裂给我们看,看到脊背不觉发凉。

金科长,中年大叔,公司的业务骨干,中流砥柱。上有老母,下有妻小,家庭美满,按道理,是一个典型的成功男士。

但实际上,在公司里,没人喜欢她。公司里,一般做科长4年就可以升任部长,而金科长做了6年却依然无望。雪上加霜的是,在全家谋杀案那晚,公司把他辞退了。

实习生李美礼,一般实习三个月就有机会转正,而她实习5个月了。偏偏这时候,公司又招了一个实习生,个中意味,再没眼力见的人也看得明白。

李美礼就是金科长的翻版,属于职场政治中的老黄牛,老好人人设,把公司当家,拼命加班,撑起了公司的面子和业务。

但大家也只是肯定他们,不然还能怎样呢?工作肯定需要人来做,这种没眼力见儿只会埋头苦干的家伙,大家需要他们甚于喜欢他们。

他们注定是职场政治中的背锅侠,就好像避孕套一样,公司用完就会把他丢掉。

而所有人的都会认为理所当然,并心安理得。

这或许就是金科长杀人的原因吧。每一个认真过的灵魂都会在精疲力竭之后对世界由心生发出惨淡的绝望吧

电影中加入了很多心理惊悚的元素。我们看到了很多木然的眼神,也看到了很多惊恐的眼神。

木然,是对潜规则的麻木,对生活的失望。

记录上班生活的文案(这部办公室暗黑故事)(4)

木然,是对潜规则的麻木,对生活的失望

惊恐,是对危险的本能,对现实的反击。

记录上班生活的文案(这部办公室暗黑故事)(5)

惊恐,是对危险的本能,对现实的反击

李美礼完全可以选择放弃这份工作,重新开始,像生活中的我们那样,假设那只是一场生活的小小挫折。但她没有,她害怕重蹈金科长同样的职场命运,她需要一份同事、老板和公司的集体认同,结果是,她没有等到希望的一切。

本来约好一起吃饭,同事却并不叫他。同事们当面都很认可她的苦劳,在实习考评中却早已把她从心目中抹去。

老板更残忍了,连续5个月实习不说,又找来各方面资质都比她强很多的新实习生。留学背景,专业过硬,性格开朗,人情练达,可以说,任何一头都光芒无比,盖过李美礼。

她焦虑,找人事部门询问意见,人事部却以官方式的安慰说辞搪塞了她。

在公司里,动不动发脾气骂人推卸责任的部长,油腔滑调谄媚上级的直属领导,混日子得过且过的同事。这些人以上司和前辈的身份,骑在李美礼的头上,决定着她的命运。她翻不了身,看不到一点希望。

职场老油条往往不思进取、投机耍滑,那么几个不懂交际的实干派扛起了业务的大头,老板的能力高深莫测,但至少脾气臭可能有目共睹。职场菜鸟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种职场生态,默认过职场潜规则。

在这场角逐中,李美礼所能选择的正常途径只能是默认现实,选择出局。不甘心于此,或许就像当初的金科长一样。每一个疲惫的灵魂背后,当绝望无法得到抚慰,对自我的放逐就会演变成非正常手段。

调查金科长杀人案的警察崔钟勋曾说:团队中有一种人,耿直不圆滑,很不讨大家喜欢,但偏偏他肯埋头苦干。不过,不懂得揣摩领导的心思,终究是在做无用功啊。这话说给李美礼听,似乎在说金科长,也在说自己。

最后,崔警官去探望在谋杀案中受伤的李美礼,那时,他拿出凶器水果刀,心里已经了然。李美礼是办公室谋杀案的凶手。

但他无法指控她。因为在凶案现场,他开枪打死了正在和李美礼争斗的职员。而此刻,李美礼平静地告诉他:“听说你要升职了,恭喜啊!”

在平静语气之下,更像一句底气十足的警告。牵连此案的所有角色只剩下你和我,你不说,我不说,天知地知,就让一切随风而逝。

莫大的讽刺!

我们是否也面临过那些无奈的时刻,天人交战,升职与原则,坦诚与投机,一时矛盾起来,不知何去何从。

剧终,李美礼又接到了一个新的面试通知。她会重新开始新的工作,一个傻白甜黑化了。经历残忍,心灵才有褶皱;经历算计,才懂圆滑处世。她重复了那一个幡然醒悟的金科长,但做得比金科长更残忍、决绝。

这部电影就像一碗带刃的毒鸡汤,深深地扎在心窝里,无论是否选择相信这个黑暗职场故事,我们都能从中找到那些曾经让我们心灵苍老的理由。

是啊,人终究不可能傻白甜一辈子,有些不得不顺从的潜规则终会让我们低头。但是,沉静了一天,回看这部电影,我却不认同这部电影的价值观,哪怕接下来的这段话说出来多么的鸡汤和圣母,我依然要写出来。

哪怕遍体鳞伤,依然要保持善良,这是生而为人的自尊。这是电影欠缺告诉我们的。

当我们回顾往事的时候,不是那些算计、野心、嫉妒与仇恨,而是人性善良成长的点滴促成了我们回忆的冲动和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