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

在古城南阳中心城区,有一条街,名为长春街。说起长春街,很多现代南阳人几乎没有多少记忆,但是要说它叫解放路,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那是南阳城昔日最繁华的路段,老一辈人目睹了它的繁华衰败与风雨沧桑,如今随着城南的拆迁步伐,她的影子渐渐被世人模糊,淹没于一片铁皮箍桶声中。这条明清时期古城的交通要道,因为南阳府衙和察院的存在,聚集了很多地主豪绅,商贾名流,散落着数不尽的青砖灰瓦古建筑,孙家楼就是其中之一。实际上这些古建筑大部分因为老旧,在风雨侵袭下,或人去楼空,或残垣断壁,或岌岌可危,仅留一部分临街铺面,被商家修修补补,勉强营生,这条街现在主要是箍桶、砸壶、焊接,制作各种烟机、管道,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兴盛做起白铁皮生意,不为人知。不过小编再次来到这里,并不是重写解放路的兴衰,目的是寻迹孙家楼而去的。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1)

在解放路南端,靠近民主街的交叉口处,有一条窄窄的里弄,现在只能容下两人并排或骑车通过,这条小巷的名字就叫“孙家楼巷”。南阳解放路的老街老巷很多,名字千奇百怪,武庙坑、杨家后坑、油坊坑、褡裢坑、老鳖坑、小仓坑、马坊坑、清水塘、东马道等等,不是坑,就是塘,要么是道,反映了南阳古城城市水系丰富的一面,也反映出老城街道商业繁盛的一面。那时候房稀车少路宽,现在人多车多巷多,简直寸土寸金,房子盖得特别拥挤,不熟悉的人进去,如同进入迷宫一样,轻易可不好走出来哟!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2)

孙家楼巷很窄,却藏龙卧虎。里面分布着一片相互交叉错落的四合院,青砖灰瓦,绿茵青苔,占地面积南北宽40米,东西宽53米。据说早期这里住着一位姓孙的名门望族,建有小楼,所以取名孙家楼。后来大约清朝光绪年间,这里被一位姓曹富商改建成四合院,距今至少有100多年了,现在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孙家楼现存两个大院,坐东面北的1号院和坐北面南的2号院。据说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民国时期,1号院曾是南阳商会会长姚式一的私人官邸,2号院是革命烈士曹云阁、曹建明的故居。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3)

入得小巷,直走右拐再直行,前面又一个拐弯处,一片老式古建筑呈现在眼前,这就是孙家楼1号院、2号院。一百多年前的老式四合院,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掩蔽于现代建筑的罅隙中,青砖黛瓦,红颜暗老,墙皮脱落,在城市街道的夹缝里,寂然趺坐,宁定安详。不到跟前,你还以为孙家楼是一幢古式小洋楼,所谓楼,至少有两层吧,但是,它却的的确确是一座四围紧凑的四合院古建筑群。至于它是不是最早的“孙家楼”原貌,还是“孙家楼”毁灭后,后人重修重建的单层青砖瓦屋四合院,这都已具备了历史文物的研究价值,让我们从这些古建的影子中,窥视到清末民初时期南阳建筑的风格特色。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4)

这座坐北面南的建筑,就是孙家楼2号院。由门房、门楼、东西厢房、上房,以及东侧一个附属院落等几部分组成。不过,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个四合院,在2017年重新被市古建所进了局部修葺,内部护梁固椽,外部增砖添瓦,既保存了房屋的原貌,又赋予了文物建筑新的生命力。因为之前屋顶漏雨,墙壁裂缝,多数房屋很久都没有人居住了。修缮以后,现在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部分保存尚好房间租于外部办公使用。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5)

孙家楼2号院的门房,经过修缮后的青瓦整齐,错落有致。门房屋脊上有兽,张嘴相对,永续镇邪祛恶的作用;屋檐上瓦头有龙案,似在倾盆吐雨,祈福纳祥。门房面阔五间,共10.65米,进深一间5.25米。正中一间为大门,宽2.78米,屋脊石兽嘴巴向外,与两侧石兽相吻相接,相得益彰。前有二级台阶,门装在距山墙前端1.2米处。大门两侧各有两间,面阔二间6.6米。构架为五架梁,小青瓦屋面。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6)

右侧门房的外墙上锲有两块牌子,一块是孙家楼,一块是中共南阳中心县委机关旧址。孙家楼2号院落,既是革命烈士曹云阁、曹建明 的故居,又是1934年至1937年中共南阳中心县委所在地。这块由南阳宛城区县委1996年立、经历了23年风雨的文物标识牌,看上去面色苍白,但字迹斑斑,仍清晰可见:“1934年春,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曹云阁,自华北返宛后主动开展工作、发展党员、建立组织。12月,与邰士芳等同志组建中共南阳县委,次年7月扩建为中心县委,在艰险、复杂的环境中开辟了刘寺工作区等党的活动基地。县委、中心县委机关设于此处。”从这镌镌数语中,不难发现,当时的白色恐怖中,在南阳找不到党组织的革命者,为了保持星星火种不熄,不畏强势高压,依然艰苦卓绝、坚持斗争的革命史实。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7)

那么说到这段革命史实,不得不让人心生一种想了解烈士故事的愿望。之前说了,孙家楼2号院是革命烈士曹云阁、曹建明的故居。那么曹云阁、曹建明究竟是谁?他们与这座“红色建筑”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里必须要介绍一个人,他就是这座房屋的原主人——曹寿山。曹寿山曾是古宛城里一代有名的商儒,早年经商有成,积攒了不少家业。为了扩大通商贸易,就在清光绪年间,按照明式建筑风格修建了这府一进三出的天井四合院,共16间。房子落成后,曹寿山很满意,他骄傲地告诉子孙,这座院子,传三代人住多少年都不必修缮。因为太坚固了!当时在南阳城里,像孙家楼这样的建筑可谓凤毛麟角,本地百姓都赞不绝口、羡慕不已。但是“家富不过三代”,曹寿山后代并没有继承他“经商发家,富甲一方”的遗志,他的5名子女:长子曹松泉、次子曹云阁、三子曹建明、四女儿曹素君和幺女曹建秋,虽然都在这个小院里出生,但是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因为接受的教育思想不同,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8)

当时,在北平读书的弟弟曹建明(后改名曹铭),立于时局形势,最早接受先进思想,并受到中共地下党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曹铭修书致兄,邀曹云阁赴北平共赴国难、解民倒悬,曹云阁听后,激情澎湃,也开始投身于革命洪流中。1933年5月,两人应党号召,参加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当年9月,因同盟军失败,他们和党组织失去联系。1934年初,曹云阁同张明河、王正朔、王正金、张书超等北方局党员回到南阳。尽管失掉了党组织联系,但他们认为共产党员的天职就是革命,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要坚持斗争、为党工作,曹云阁说:“如果我们回家是为了抱孩子,是为了贪图安逸享受,那就不是共产党员。”当时南阳也处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曹云阁就在自己的老家孙家楼2号院,秘密成立了党员联络处,寻找失去联系的党员。他们商定以社会职业作掩护,积极进行革命活动、发展党员并开展武装斗争;他们决定谁发展的党员谁负责,将来接上关系后交给组织审查。后来创办南阳酒精厂的邰士芳,1933年8月经曹云阁介绍入党。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9)

为解决党的活动经费,当年曹云阁、邰士芳等还积极筹集资金,在共同办起了一个植物油灯公司。还有王奉云、胡云芳等也先后加入党组织。1934年秋,曹铭等人也从北平回到南阳,他与云阁商议,秘密成立中共南阳县委员会,曹云阁任书记;次年7月,县委改为中心县委,年底在瓦店、南河店、石桥、刘宋营等地,建立起农民支部,发展党员七八十人,且在南阳城北、城南联系了两支农民武装……在加紧工作、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同时,他们仍想方设法寻找党组织。1937年4月,曹云阁因其长兄曹松泉的告密下被捕,后被地下党营救出狱。出狱后,曹云阁不顾体弱多病和天气寒冷,借200元路费去找中共组织接关系,辗转到确山竹沟后,始知其党的组织关系已由北方局转到鄂豫边省委。未几,曹云阁奉党指示回宛,途经唐河源潭时不慎落水而骤患重病,于1938年1月病逝,时年30岁。曹铭在云阁被捕后离宛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八路军太岳军区独立团副政委,转战晋冀,屡立战功,于1946年在华北尚礼村医院病故,时年32岁。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10)

如今再次踏进孙家楼2号院,和平时代的风云已掩盖了战争年代的烟火,红色传奇故事,成为缅怀先烈遗迹的缘头,不由得肃然起敬:这样一个富商门庭,却因为历史的风向标转动,铸就了不一样的人生前程。曹寿山的长子做了国民党的大官,为了邀功请赏,不顾出卖身为共产党人的亲兄弟曹云阁,这真是一个严重的价值取向问题。同在孙家楼大院里出生的曹氏兄弟,为了各自的信仰,投身不同的道路,这是一代商儒曹寿山所无法想象到的结果。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这曹氏基业衰败的重要原因,一是时局动荡,二是向导各异。接受什么的教育,就要滋生什么样的思想,有的选择曲线救国,有的选择长升官发财,这大概就是那代人的宿命吧!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11)

进得门房,左侧是西便房,大概是亲戚朋友或者客商们来孙家楼曹府做客时,礼宾喝茶暂时小憩的地方。房屋一间,夹在门房和东厢房之间,红门碧瓦,褪了色的老式木制门窗,试问:时下还有多少建筑保持这样复杂的设计风格?通风透光,又不失艺术韵味,只有富庶的大户才能具备这样的构思和设计。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12)

西便房门额上书繁体的“迎宾馆”三个大字早已剥落看不清字迹,但仔细辨认,还能看到风雨侵蚀后,这几个字的本来面目。再看那四的花纹辅饰,共分三层,内外三框各不相同,可见这种精细的工艺设计,恰好反映了曹府地位和名旺,那是长春街里少见的富商大户,当南阳城很多乡绅仕宦随着时代淹灭的时候,唯有躲在深巷里的孙家楼2号院,依然保留这样成群,且整齐的古文物建筑,四个字评价:坚固,显赫。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13)

东侧是东便房,也是通往附属院落的必经之处。门额上原有字迹究竟写了些什么?估计只有曹府的后人知道,而那些赦命修缮的匠人,因为不知道是什么或者在之前时代,“破四旧”的风潮中早已湮灭了印迹,所以根本无法再复原,索性就一笔涂去,无字而还,想必是想留给后人更多的思想空间吧!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14)

进得门房之后,正面二进就是门楼,是通往主院的门庭。面阔一间2.56米,进深一间2.26米,后檐柱间有屏风装修。青瓦雕脊,两只金鲤憨态可鞠,左右开张,做跳跃之势,有鱼跃龙门的寓意。在古代,中国的建筑是十分讲究样式的,因为他们认为一些图案、雕刻等渗透着复杂的文化含义,人们往往通过这些柱头、瓦片、脊筒、雕塑等来祛邪镇宅、护佑平安。就连普通老百姓盖个瓦房,也会精细地考虑到这些,以填平心灵上的慰藉。更不用说那么地豪、绅士、商贾、大户,可谓甚之又甚,而且相当的华丽。孙家楼更不说了,曹府是做生意,条件优厚,所以建这所宅院,在实用上满意,在形式上更华丽。可以说这是光耀门庭的一种表现。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15)

孙家楼大院的门楼的横匾上有一串似鸟虫篆的文字,问明之后,才知这是一个不同繁体结构的“寿”字。不用说,曹府的老先生最初的意愿是让这套建筑和自家人一样,都能够长命百岁。但是事与愿违。随着时代的延展,受不同层次的文化、教育、思想影响,曹氏后人并没有继承先辈的遗志,把经商之道贯彻下去,而是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这是外部影响和主观意愿共同作用的结果。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16)

封建传统在中国盘踞了几千年,建筑与文化是一个结合紧密的整体。我们不能说北京的四合院就是中国北方民居的唯一典型代表,但是确实,从理论上讲中国建筑还真是讲究对称,古今多少古建都是这个样式。只是过去重文化,现在重形式,都能给人们审美享受方面的愉悦。走进院子,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四合院,东西两侧各有门房,名为厢房,后边正中是一排主房,要比两侧高。院子中栽满了柿树、石榴树、桂花树、香樟树,每一个树种都有着深刻含义。柿树意味着仕途通达,石榴树意味着多子多孙,桂花树是富贵荣华,香樟树是吉祥幸福。一年四季常青,花开满院,香飘万里。然多年以后,小院日受的风吹雨淋,时代变迁,房屋破损,门窗开裂,墙体脱皮,人去楼空,一片荒凉。主房更显颓败,屋檐上瓦片零落,墙体已严重破损,不难想象,遇到下雨天,屋内定如屋外一般,风雨弥漫。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17)

作为革命烈士的故居,孙家楼得到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历代修葺完缮,现在仍然风韵不减当年。除了瓦脊、屋面、墙体给予翻新整修之外,整体还保持了原屋的面貌。梁还是那道梁,椽还是那条椽,柱还是那根柱,格子门窗还是当年的格子门窗,都得到了完好的保存。毛主席画像、样板戏画像,半遮半掩,模糊不全,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由是想起了过去的年代,有战火纷飞,有白色恐怖,有饥寒交迫,还有轰轰烈烈文化运动,这些都是改变时代,改变孙家楼面貌的主要因素。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18)

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宛城商儒的门庭,是的,这个红色摇篮当时确实很隐蔽,有谁会想到曹家一门三兄弟皆投笔弃商选择了从戎呢?大概是各自的世界观不同吧,所以走的道路自然也不尽相同,老大成了国民党,老二、老三成了共产党。战争的残酷,乌云的笼罩,这是一个多么矛盾的家庭,如果知道结局的话,那么曹松泉揭发亲兄弟曹云阁,应该顺理成章。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大院出生,小时候你住东厢房,我住西厢房,两小儿无猜,长大了之后呢?各自立场变了,有可能是迫于时势压力,也有可能是为了邀功请赏,但是从现在分析来看,前者的机率应该大于后者。人生各有前程,不致于出卖家族和兄弟,一旦遭遇政治绑架,那就不好说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所以曹家这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真的不太平,外表平静,内底却风起云涌。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19)

熟悉南阳近代革命史的人,都会认识一个人,他就是张星江。张星江(1907-1936),是早期的红色人物,河南唐河人。他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秘密组织农民斗争,发展党的组织,曾任党支部书记。1930年任中共唐河县委书记,参加领导鄂豫边农民武装斗争。同年11月,率领地方武装配合鄂北红九军第二十六师攻占唐河县城。不久又任中共南阳中心县委书记,那时他曾是红九军的政治部主任。1932年1月,任中共鄂豫边省委委员,驻唐河县领导当地开展秘密斗争。1933年初,曹云阁等北方局党员回南阳之后,便失去了组织联系。他四处寻找党组织,但是当时南阳正处在受白色恐怖笼罩中。1933年6月,南阳中心县委委员王星阶叛变投敌,国民党全城搜捕共产党员,这对南阳县委、中共鄂豫边临时省委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为了拯救南阳党组织,经南阳县委委员仝中玉等积极串连,各县共产党的负责人秘密会面,商讨紧急会议,筹备建立中共鄂豫边临时工作委员会,张星江任书记。这时的曹云阁,正在在积极寻找党组织。他曾找到在南召工作的姜宗仁以及鄂豫边工委派到南召的郭同昌,请他们寻找党的组织联系,随后,姜、郭把曹云阁的要求报告给张星江,但因当时形势复杂,张指示说:“可与云阁发生一般工作指导关系,但工委目前无法解决其党的组织关系。”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20)

1934年初,曹云阁尽管失掉了党组织联系,但他们无时不刻在从事革命工作,从事党的未竟事业,坚持党的斗争,他在孙家楼秘密成立了党员联络处,以社会职业作掩护,积极进行革命活动,寻找失去联系的党员和发展新党员。当时创办南阳酒精厂的邰士芳,还有王奉云、胡云芳等人,都是在曹云阁的接触中,经云阁介绍,先后加入了党组织。1934年秋,三弟曹建明等人也从北平回到南阳,兄弟俩彻夜长谈,最终商议秘密成立中共南阳县委员会,后又改为南阳中心县委,在瓦店、南河店、石桥、刘宋营等地,建立起农民党支部,发展党员,开展革命活动和革命工作。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学生举行了抗日爱国示威游行,12月20日,南阳学联在中心县委曹云阁等领导下,组织南阳数千学生举行了声援北平学生运动的游行示威活动。此次声势浩大的活动,组织者中就有当年誉满南阳的高流名士杨鹤汀的次子杨廷宾。因为受到了杨鹤汀的关照和掩护,这些革命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记得当时为了给鲁迅先生拓印南阳汉画,七八个拓工住在杨家大院赶制拓片,并由杨廷宾出面投寄给鲁迅先生。1936年夏,曹云阁因家庭房产纠纷去信阳打官司,中心县委机关转移到刘寺镇,由邰士芳和王舟平暂时负责党务工作。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21)

上房东侧窗

除发展党员和开展革命活动外,这些以曹云阁、曹建明为首的北方局所属党员,回到南阳后,还积极组织和发动武装起义,打击地方反动势力,如张明河、吴怀三等人组织发动的西峡口民团起义和邓西农民起义等,尽管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无不在敌人营垒中引起了极大震动……孙家楼,就这样成为承载浓缩这段历史和人物的载体。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22)

孙家楼2号院,这座掀革命峰火的四合院,可想在当年是多么热闹,有来自各地的党员干部在这里秘密开会,筹备活动自然也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注意,这得归功于的曹府百年基业,没有这样的实力,也不会有这样的名震天下的建筑,让人敬仰,人头蹿动。你看这上房,无论是内梁外柱,椽木檩条,经过了一个世纪,至今仍牢牢地矗立在那里,经受风雨的洗礼。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23)

这五间上房,面阔15.8米,中间三间是主房,两旁各有一间夹室,进深6.8米。平面布局有前檐及前廊,前檐墙中间开门,东西夹室均安门一道,,宽1.2炫目。此建筑布局严重谨,构架为五架梁对前挑尖梁,屋面为小青瓦,雕脊尚保存较好。从正门向右看,最西边的那个矩形的窄门,就是夹室,现在房门紧闭,一片黑暗,估计许久没有使用了。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24)

东厢房

东西厢房面阔均三间9.7米,进深一间5.88米,明间开门,次间开窗,各开二房门。山墙向前伸出0.63米,构成前檐廊,构架为五架梁,屋面为小青瓦。春天慢步走来,东西厢屋面上的草籽发了芽,透出油油的绿。那木格的花窗,工艺讲究、雕饰精美,显现无比的优越感。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25)

东厢房山墙

孙家楼2号院,既是革命烈士曹云阁、曹建明故居,又是1934-1937年中共南阳中心县委所在地。在研究南阳中国共产党党史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光风霁月,烈火辨日,在今天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方面,也是最佳的红色教育基地。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26)

在进去孙家楼2号院门房大门之后,向右(向东)拐,过一东便门,便是一条窄窄的小过道,走进去,就是孙家楼2号院的附属院落。从眼前一尘不染的境界来看,这条日常是有人走动的,而且打扫得干干净,充满人气。应该是尚有人居住。不是租住,有一种主人家的味道。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27)

附属院落是一个小型四合院,后三间主房着实住着曹氏的后人,因为正在忙于工作,不方便接受采访,所在不尽讨扰。这个院落除了南面保留两间危房之外,其中的主房重新改造,按上了现代门窗,屋内光明几净;东房俨然已变成了一堆瓦砾。看上去是拆屋重建,最终被制止了。院子中央,随便搭设一些简陋的棚房,不知是干什么用的。阳光射进来,无树无花,没有遮当,分外耀眼。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28)

这是那两间南屋,保持原貌,岌岌可危,应该有一位老人居住,但那天进去,并没有看到一个人影。这么萧条的院落,一眼望去残垣断壁,如是破落的背景,倘若曹府的先祖看了,一定会黯然神伤。家富不过三代,这个道理貌似浅显易懂,实际上又颇为深奥。也许曹氏后人在外另辟金山银山,只是不愿再斯守祖上这点田产罢了。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29)

出了孙家楼2号院,向东南相邻另有一座孙家楼1号院,据说是民国时期,南阳商会会长姚式一的住宅。说起来也甚是奇怪,民间时期南阳长春街也是富甲一方的,这里商业鼎盛,分布着大小几百个商号,商贾豪绅应该不乏其多,姚式一就是其中一位。但是姚式一究竟从事什么样的实体,家族有怎样显赫的印记,史书中却没有多少姚式一的相关资料,实在让人莫名其妙。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30)

姚式一与曹家毗邻,一墙相隔,都是当年商业界的大富翁,难道世代有仇?老死不相往来?再说后期曹氏兄弟从事革命活动,两家住这么近,难道闻不到一点风声么?还是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为谋,同行是冤家,诸种猜测一直萦绕在脑中。难道,曹云阁在2号院从事秘密活动之时,邻居已经搬走了,还是改旗易主了?或是也像曹府长子曹松泉一样,墙头草,风来时,倒向背面,成为了国民党的要员?诸思种种,唯有这里的房舍历历在目,见证着南阳古城的风云变幻,只是它们寂然不语罢了,不语便是最大的包容,最好的归宿。在那样的峰火岁月,中庸比信仰出卖,不知要好多少倍!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31)

在民国时期,军伐混战,国家动荡,民不聊生,老百姓很难有一安稳地环境过日子,曹府是当时的富足商贾,家财万贯,正是有这样殷实的家业,所以曹家的子女才有条件接触外面的世界,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和先进的思想。其中曹建明就是曹家第一个走进北平,接受先进革命思想的人,后来在他的带领下又把哥哥曹云阁带上革命道路。假如,次子曹建明不去北平,中学毕业后直接被父亲曹寿山送到“明顺和”商店当学徒,那么曹家的命运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受人注目。三子曹建明也许就在家里跟随父亲混迹于商海,继承曹家的衣钵,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的成功商人。然而,历史没有假如,即使有假如,对于一个心存忧国忧民之心的人来说,没有此种机缘,也会有彼种际遇来点燃和沸腾他革命的热血。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32)

孙家楼1号院大门及倒座面阔五间14.96米,进深一间4.86米。明间为大门,宽2.7米,内带一抱厦,深1.24米。二侧倒座房各二间,屋面为小青瓦,脊饰为雕花脊筒。前院南厢房面阔三间8.5米,进深一间4.3米。梁架为三架梁,屋面小青瓦。上房面阔三间11.8米,进深二间7.1炫目,构架为五架梁对前挑尖梁,屋面也是小青瓦。现在大门紧闭,院内荒草一片,估计已多时没有人住。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33)

相对于2号院,孙家楼1号院保存就没有那么完好,低矮破旧,院内堆着砖块。大概不是红色摇头篮,所以少于修缮,青瓦脱落,残垣断壁。不过由于房租便宜,很多在解放路做生意的小商小贩,仍会选择在这里租住,其中就有卤猪蹄的,灰黑的烟火把老墙熏得黢黑一片,无人问津。当然也有缺儿少女的白发苍苍的老人,蜗居在光线昏暗的小屋中。实际上这是古文物建筑群消失的前兆,姚式一的后族忆罕有存在,倘若再不加大保护力度,这处老宅很可能湮灭在城市的拓展建设路上。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34)

现代社会,寂静的孙家楼1号没有了当年商业繁华的热闹,变得人影稀少,尽管这里的大部老屋都廉价出租给外地进城务工的人员,但大白天很难看到一两个人影。大概是忙计生计罢了,寄人篱下,前进的脚步安能停止?正在徘徊中,一阵悠扬的半导体声传进了耳膜,那么低垂微弱弱,好似文物废墟里发出的呻呤声。寻声觅去,只见一个南厢房的东侧一间,大门敝开,似乎有人物的喘息和咳嗽。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35)

走近一看,原来真有一位耄耋之年老者,在低头书写。老人姓惠,名大才,唐河县人氏,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六年立功三次,平均两年立一次。他说如果对工作没有积极的表现,不要说二等功,就是三等功也不可能。第一次立功是一九五0年,当时他在北京大练兵时,体能训练达到个人全能,荣立三等功;另两次是在朝鲜战场上,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战绩突出,荣立两个二等功。老人饱经沧桑,今年,八十七岁了,据说老伴前年去世了,女儿在外地工作,并把自己安置在南阳城区的出租屋里,有时候也会回来看望,送钱送粮,自己做饭吃,生活基本有保障。只是这两年得了偏瘫,右半身胳膊腿不能动,为了战胜病魔的困扰,他经常倾听半导体,看电视,练习左手写字,以此寻求精神安慰,这种不怕困苦、大无畏的精神,实在令人叹服。祝愿老人身体康泰,万寿无疆!

南阳历代古建筑及保护现状(南阳昔日繁华的里弄建筑孙家楼)(36)

孙家楼是南阳历史上纯粹的“里弄建筑”,也是南阳老城区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居建筑之一,布局严谨,设计合理,是研究清代至民国时期南阳民间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也是南阳历史文化名城原貌的重要见证和组成部分,堪称南阳古城的原始地标。修缮之后的孙家楼,将更好、更完整地留存历史的记忆,引领人们感受它的百年沧桑,铭记它的红色荣耀。

声明:本文为《今日头条》作者“淯阳新视界”原创作品。未经允许,图文严禁转载。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