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期有人质在匈奴吗(赶紧找个旅馆投宿吧.)

宵禁制度:天黑了赶紧找个旅馆投宿吧

在大汉朝玩得挺高兴,兴致高涨时你是不是想多玩会儿?心里想着喝点小酒,听听小曲,看看夜景之类的。怕不尽兴就玩上一通宵,大不了白天再回去补觉。得了,你慢着,先别想那么美好,这是哪儿,你还记得不?大汉朝啊!对呀,所以在咱们大汉朝,哪儿能容你通宵玩啊,天黑了你要还不回去,在大街上溜达,就叫违反宵禁令,你可别不当回事。这违反宵禁令的人轻则拘禁,重则就地正法。所以在这大汉朝,你还是要早点回去歇着,别没事儿总想着玩通宵。

汉朝时期有人质在匈奴吗(赶紧找个旅馆投宿吧.)(1)

宵禁令从何而来

翻翻历史书,我们不难发现从商周时期就有了宵禁令,而且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生活在那个时代,如果你想约一两个闺蜜、损友找个有情调的饭馆吃个晚饭、喝点小酒、聊聊天,再借着酒劲吼两嗓子,来个对酒当歌,人生豪迈,那你就省省吧,饭店在天黑之前必须关门,你根本吃不上。你要实在想在外面吃一回饭,也不是不行,你得等,等到什么时候呢?就是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这个时候你就能在外面玩一晚上了,不过不是到处都能去的,这个元宵节解除宵禁令一晚的特权仅限于京城。

不过也别急,到了晚唐时期就舒服多了,宵禁令也松弛了许多,管得没那么严。以前饭店关门早,吃不着晚饭,到晚唐时期,不仅能吃晚饭,还能逛夜市,想想跟我们现在晚上散步逛地摊差不多,应该挺热闹。要是逛饿了,还可以进饭店接着胡吃海喝,因为饭店很晚才关门,甚至饭店老板一高兴,一晚上不关门也是可以的。

如果你觉得到晚唐的时候就已经很不错了,那我告诉你,先别这么早下定论,再过个百八十年,到五代及宋朝时期,那简直爽翻天了,宵禁令几乎已经废除了,夜市空前繁荣,北宋时期的开封都快成不夜城了。

但是,有高峰就有低谷,到元明清三代,宵禁令卷土重来,而且来势凶猛,尤其是明清时期,不仅会关城门,而且在大街交叉路口都要拦起栅栏,栅栏门口有关卡,设有“卡房”,类似于现代岗亭,都由官府的衙役看守着。栅栏昼开夜闭。不过按照规定,这晚饭你还是能在外面吃的,只是你得早点回去,听曲儿、唱歌什么的就免了罢。

汉朝时期有人质在匈奴吗(赶紧找个旅馆投宿吧.)(2)

宵禁令,你敢不遵?

在这个有禁令的朝代,天一照你就赶紧回家吧,别在外边几磨。如果你抱着饶幸心理想着晚两分钟回去没关系,我跟你说,这可千万使不得,这不像间你家小区,回去晚了还可以叫保安给开门。你要在这大汉朝晚回去了,在路上被人抓着了可就不那么简单了,那是犯里,你还别不服,罪名称“犯夜”。真有这罪名,不信你看《汉书・李广传》,其中记载有一次李广带着一个随从骑马外出,和人在郊外饮酒。回到霸陵亭的时候,恰好霸陵財喝醉了,大声斥责李广,李广的随从回答说:“这位是过去的李将军。”霸陵財回答道:“就是现在的将军也不许晚上出来,何况是过去的将军。”让李广直接待在了陵亭下。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汉代宵禁还是很严的。

所以说别小看宵禁令,在那个年代它可是被写进法律的。法律把宵禁令称为“夜禁”,并对其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一更三点暮鼓一,禁止出行;你想出去就要等到五更三点晨钟响了オ行。要是二、一、四更还在街上逛的,答打四十下,要是在京城街上進的,就要打五十下。我们来算一下,古代的一更就是现在的晚上7点到9点(成时),9点到11点为更(亥时),夜里11点到1点为三更(子时),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时),凌3点到5点为五更(寅时)。也就是说,晚上7点多就不能出去了,更何況晚上9点以后还在逛大街,那是会受到惩罚的。当然百姓要有个什么十万火急的事还是可以破例的,比如疾病、生育、死丧就可以在宵禁时通行。

汉朝时期有人质在匈奴吗(赶紧找个旅馆投宿吧.)(3)

晚上有这么严的制度管着,那逛逛夜市总可以吧?夜市不是东西便宜,还有很多小吃吗?这个也不违法,怎么就不行呢?你还是先淡定,再听我说。实在不好意思,在汉朝,还没有“夜市这回事!为什么?因为从更早的时候起就一直有宵禁制度了,国家或者地方都有严格的规定,天黑了没事儿就洗洗睡吧,你要是出门闲逛,很可能被冠名“非奸即盗”,一旦被抓就是各种惩罚。你想想,谁敢约上一帮人在街上摆夜市摊子呢?因此,你要是随便逮个路人“长安城最热的夜市在哪里”,人家肯定会一头雾水,觉得你不知所云,因为这个词是那么的陌生!

好吧,咱不逛夜市,可是这青楼讲究灯红酒绿,总不能大白天开门做生意,可晚上又要宵禁,到底这生意怎么做下去?

你还真是替古人操心。可以说,在汉朝施行的是“官妓”.那些退休的老鸨想要张罗一堆姑娘挣点男人的钱还是很困难的,至少办不到营业执照,当然不敢光明正大做生意。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有人敢偷偷经营,就一定有人敢挺而走险地去光顾,这就不是咱们能够操心的了。

从大方向来看,7点就不能出门,确实是有点不好玩。所以肯定不会每个人都遵守规定。既然规定只是说夜晚不能在街上逛,那就在自己家玩,只要不出门就行。在古代,比较有生活情趣的人就常常邀请朋友到家里饮酒玩乐,玩晚了就留宿,一夜不出门就0K了。那些逛妓院、泡酒馆的人就在宵禁定的时间之前赶到,直接夜不归宿,第二天再回家。

在有宵禁的时代,你若想赏赏夜最只有在一些节日里才行。比如历史上的明成祖时。每逢元宵节,北京城内张灯结彩,灯市贩售各种花灯还有妇女群游祈免灾咎的习俗。也就是说,只有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你才可以明目张胆地当一回“夜游神”。

汉朝时期有人质在匈奴吗(赶紧找个旅馆投宿吧.)(4)

宵禁令也有一些好处

实施宵禁,官府也没闲着。每个驻有官府的地方一到晚上,就得严严实实地封锁城门,禁止出入。城门的钥匙必须交到官府内衙。到了清代就更严了,城门钥匙官府都没资格管得交给地方驻军长官。即使是城里的最高级文官晚上有紧急公务要出城,也要向驻军长官申请领钥匙。

其实这样严格的宵禁令对于老百姓生活来说也没什么妨碍,只是对于有些需要夜黑风高才能行动的人来说,就是个挺大的问题。比如歌伎舞女夜间演出,回家时就会比较麻烦,除非她们的服务对象是执金吾,那就万事大吉。否则,想这么悄悄地走回去门儿都没有。一旦抓着了就有可能被惩罚,保管再也不敢犯第二次。

接下来,我们说说会被宵禁令“妨碍”的行为。最典型的是博那可是历代法律严令禁止的,但是依旧屡禁不止。徒为避人耳目,在有宵禁令的年代都要冒着危险在晚上聚赌。常常赌得天昏地暗,直到夜深人静时,输光了的赌徒才想起来回家可是大半夜的城里的道路都已封禁,不准通行。徒们就会绕道走一些比较荒无人烟的路,甚至过一两个臭水塘子。即便是这样仍会被巡夜的更夫或者是巡逻的长官拦下盘问,赌徒支支吾吾、面露难色便难免会露馅儿。

赌博一直都不是什么好事,不少赌徒也不是什么大好人,这些赌徒害人害己的故事,在当时的书里就已经揭露了不少,更有一些精彩的篇目记载了赌徒逃避宵禁的各种办法。那些有权有势的賭徒就利用权势逃避宵禁。比如明代时期一个父亲是布政使(相当于当地行政长官)的赌徒,就大大咧咧地说:“夜深了,打上我这盏布政司灯笼,栅栏上也没人敢拦;锁了栅栏,他们也不敢不开。”这家伙,一听就是个“坑爹货”。

先不管他是不是“坑爹”,总之很多有权有势的人是不把宵禁放眼里的。比如汉代著名的游侠郭解,宵禁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简直可以视如无物,毫无约束。

《汉书.游侠传》里面有两个关于郭解的小故事,都是与夜间活动有关的。一个是讲洛阳有两个人之间有仇,洛阳城里的贤士豪钟居间调停了十几回,毫无结果。于是有人就找到了郭解,请他出面调停。郭解深夜去见仇家,仇家勉强听从。郭解对仇家说:“我听说洛阳的头面人物多次调停,你都不容应。你现在能听我的,我怎么能以外人而驳了洛阳头面人物的面子?”连夜就走,没人知道。并且告诉仇家:“不必听我的,等我走了之后,让洛阳的头面人物调停你再答应化解仇怨。”可见像郭解这样的“教父”级人物宵禁是毫无用处的。

郭解这样的人物尚且如此器张,公然犯禁,那其他与之关联的人物就更明目张胆了。郭解个子不高,平时很有礼貌也很自律,出门从不骑马,也不会坐车直入县衛。去别的地方,能办的事绝对办到,办不到的事一般都会尽力协调,令双方都满意了才会接受宴请。因此很得大官豪士的器重。县里面的地以及其他县的豪杰之士,经常深更半夜来拜访郭解,经常十几车。像这样的人物,宵禁更是毫无用处,反而显示了他们的张狂和大胆,成为他们“亮胳膊”的一种标志。

所以说,宵禁令并非一无是处,虽然少了点夜生活乐趣,但是治安好啊。你想啊,那小偷、强盗什么的,刚出大门,还没作案呢,先因为“犯夜”被抓了想想是不是觉得也不错呢!

汉朝时期有人质在匈奴吗(赶紧找个旅馆投宿吧.)(5)

本文摘自<活在大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