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宁乡的美景(宁乡道周末无须赴他乡)

这是宁乡的美景(宁乡道周末无须赴他乡)(1)

这是宁乡的美景(宁乡道周末无须赴他乡)(2)

这是宁乡的美景(宁乡道周末无须赴他乡)(3)

《宁乡道》栏目简介:

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围绕“工业强市、幸福宁乡”发展定位和“建设省会副中心、挺进全国前十强”发展目标,深入开展“十强”行动,强力实施“双十双百双千”工程。讲述宁乡工业发展之道、文旅融合之道、乡村振兴之道、宜居安宁之道。

“把周末交给宁乡”,把快乐悉数带走。自2022年对外发布“把周末交给宁乡”营销品牌口号以来,宁乡的特色项目和节会活动看点频频,打响了长沙一小时经济圈“周末游”品牌。体量轻内容好的周末“微旅游”模式创新,频频给游客带来惊喜。

茶香花好、活动正忙,宁乡“有点好看”

3月,灰汤第十二届桃花节在东鹜山景区桃花谷举行,漫山遍野的桃花竞相开放,一个个“小姐姐”身着新国潮汉服游园打卡、古筝弹奏,嬉戏其间,“人面桃花相映红”。4月初始,炭河古城重磅推出的花痴节,更是“花花世界”迷人眼。花仙子快闪、花痴巡游、花神祈福,花朝盛会配上好“戏”连台,让这座历史悠远的千年古城,焕发新颜。

这是宁乡的美景(宁乡道周末无须赴他乡)(4)

游客与桃花谷里的“桃花仙子”巧遇。图片来源:东鹜山景区

4月中旬,时在中春,阳和方起,湖南·沩山第五届茶旅文化节在沩山乡沩水源村开幕。这个将持续到五月底的茶文化盛会,用采茶比赛、茶山徒步、摄影比赛、研学游等丰富的项目,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春山采茶乐,也再次为宁乡文旅融合、乡村振兴荡开精彩的一笔。

这是宁乡的美景(宁乡道周末无须赴他乡)(5)

油菜花围着的陈家桥村,田园阡陌,屋舍俨然。

梅红桃粉油菜花黄,野樱杜鹃遍撒山野,长沙方特花漾女神节等20余场节会活动,带动宁乡“赏花经济”成型。

不只是鲜花醉客茶香宜人,周末的短程游玩也有滋有味。4月14日,一场别开趣味的农耕民俗文化节在宁乡市灰汤镇花果山村举行。一群群城里来的孩子们,走上田间地头,开展稻田插秧、捉泥鳅等“农趣”比赛,感受劳动带来的艰辛与快乐。

这是宁乡的美景(宁乡道周末无须赴他乡)(6)

孩子们在竞赛插秧。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春踏花径、夏嬉山水、秋收硕果、冬品丰年”,从春日万物萌发,到年关合家团圆,从年初到年末,长沙方特国风游园会、沩山漂流节、亲子露营节、双江口柑橘节、年俗文化节、灰汤夜泡温泉灯光艺术节等一系列文化旅游节会活动,承包了游客一整年的“周末时光”。

据记者了解,沩山第五届茶旅文化节开幕以来,四天内接待茶旅游客人数约4000人次,线上线下销售茶叶10000公斤,销售额1.18亿元,茶园基地上平均每天有2200人采茶,每天采摘鲜叶3.2万斤。这些结合各地自然风光和农业、文化特色资源的旅游项目,体量小而内容美,品类丰富不繁琐,是打造“微旅游”模式的优秀范例。

有山有水、有古有玩,宁乡“有点东西”

一日看不尽宁乡花,一日也无法尽览宁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与自然似乎格外厚爱这片不到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为它积淀了太多可以挖掘的文旅资源。

光是“国字号”名片,宁乡就拿下了很多张: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刘少奇故里,国家风景名胜区沩山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灰汤温泉旅游度假区……这里出土过国宝级青铜器四羊方尊,也闪耀过革命文化的红色光辉。如何把宁乡的文旅资源开发起来,让周末游变成“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全方位体验,扎实带动全域旅游的提质升级?

1938年,中国十大传世国宝之一的四羊方尊甫一问世,轰动三湘。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挖掘重建,这个出土过300多件青铜重器的商周遗址,在2023年的开年之际,入选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大型西周文化主题公园炭河古城依遗址而建,用核心项目大型歌舞《炭河千古情》、十大演艺秀,重现了璀璨的西周青铜、礼乐文化,也在歌舞的光影和声乐中,传开宁乡的文化魅力。

这是宁乡的美景(宁乡道周末无须赴他乡)(7)

炭河古城精彩绝伦的文旅活动。

大大小小的文旅项目,让宁乡拥有越来越多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点。炭河古城、长沙方特·东方神画、道林古镇等重磅文旅项目,正在成为宁乡文化旅游发展新引擎,纳税额约占全市主要文旅企业纳税收入的91.3%……宁乡满满的诚意,正在为它带来丰厚回报。

这是宁乡的美景(宁乡道周末无须赴他乡)(8)

道林古镇。图片来源:宁乡文旅

文旅产品花样创新,宁乡卯足了劲。以“旅游 ”的文旅发展模式为基点,宁乡成功打造了“旅游 文化”“旅游 农业”“旅游 工业”“旅游 康养”“旅游 体育”多个出彩的示范点。散落在宁乡境内的340多家文旅企业,也为宁乡的文旅创新贡献了智慧的星火,大有燎原之势。

这些优秀的文旅项目和产品,被宁乡精心设计的精品旅游路线串珠成链。“沐温泉·瞻伟人”长潭红三角两日游,“恰同学少年”青年毛泽东游学路三日游……几条火爆出圈的红色旅游线路,早已成为“长株潭一小时经济圈”短途游、周末游的标配。2022年,宁乡共推出了10条周末游精品旅游线路。一条旅游路线就像是一条产业链,它串起了宁乡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乡村文化和生态文化,也带动了沿线的文化消费和产业融合。

为了让游客玩得尽兴,宁乡还大力发展夜经济。围绕让安全、繁荣的“夜经济”点亮“夜宁乡”,各景区积极打造主题夜游。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长沙方特·东方神画准备了一场以“国风音乐节”为主题的狂欢“party”,白天可在古色古香的清韵小镇欣赏到各类民族乐器带来的丝竹管弦之盛,玩到全园40多个游乐项目,晚上还有神秘嘉宾领衔开唱,加码烟花无人机大秀和火龙钢花演出,让游客尽享宁乡欢乐夜。在东方神画夜游之后,还可以去春城万象广场等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打卡,体验“舌尖上的宁乡”。

这是宁乡的美景(宁乡道周末无须赴他乡)(9)

上千架无人机点亮长沙方特·东方神画。图片来源:长沙方特

先天资源加后天勤奋,宁乡文旅事业的成就有目共睹。作为首批17个“中国旅游强县”之一,宁乡先后荣获“中国最具竞争力旅游城市”“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中国最佳全域旅游休闲目的地”“全国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等荣誉。2022年,宁乡在“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中排名第36位,较前一年前进了10位。

文旅结合、农旅结合,宁乡“有点精彩”

周末游,从“观光”到“深度体验”,大大盘活了区域文化和生态资源,正慢慢打开它带动区域全产业振兴的潜力。湘都生态农业园、稻花香里农耕乐趣园、关山健峰农庄等乡村旅游点,足迹岛星空、窑醴谣庄园、梦乡关山等精品民宿,宁乡花猪、沩山茶叶、灰汤贡鸭、栀子花等特产名片,正是宁乡文旅结合、农旅结合的精彩之作。

这是宁乡的美景(宁乡道周末无须赴他乡)(10)

宁乡市湘都生态农庄,萌趣十足、憨态可鞠的小花猪从1米多高的跳台上跳入水中。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形态,以风土文化为灵魂”。素有“小南京”之称的道林古镇,古时为商人聚集之地。享誉国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表演节目“千年铁魂·湖南人”出圈后,带动道林社区、龙泉湖村、河东新村民宿项目、善山岭村葡萄园及荸荠基地、华鑫市村稻虾养殖基地、鑫星村神仙岭的一系列近郊周末游景点快速成长。“农业景观 观光旅游”及“家庭农场 农事体验”的休闲模式,吸引客人纷至沓来。

宁乡灰汤镇,过往一直以天然温泉资源闻名。现在,康养旅游、文创开发、全产业链生鲜电商、研学旅行……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的基础上,灰汤镇农旅融合的道路也越走越宽,涌现出了一批以新农业为特色的产业园和度假区。洞庭村、永兴村、新风村、八石村的千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古南桥村千亩油茶产业基地也逐渐形成了规模;花果山村建成为子湾、尺家塘、高迁街等多个美丽屋场,从原本一个并不打眼的小村,成为国家森林乡村、湖南省文明村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竹田村的四丰茶园面积超过500亩,年产值400万元……昔日平凡乡村,在宁乡文旅建设的快步迈进中,大放异彩。

这是宁乡的美景(宁乡道周末无须赴他乡)(11)

宁乡市灰汤镇花果山村犹如花园般秀美。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总投资2亿元的资福窑文旅综合体项目,也将在5月初与游客见面。资福镇古称“窑里”,烧窑制陶历史可溯千年,现存有始建于明洪武二年的古窑。随着资福古窑、陶瓷博物馆、姓氏文化园、民宿酒店的建设完成,一个以“陶瓷烧制技艺”为核心,集研学及培训、美食、民宿、文创、娱乐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正在成型。

周末游除了带动美丽乡村的建设,也助力宁乡特产打造品牌。灰汤流转土地400多亩,建立稻鸭生态共养示范基地。灰汤鸭文化馆,灰汤“鸭酒会”,让“灰汤二宝”之一的灰汤贡鸭成为一块金字招牌。

这是宁乡的美景(宁乡道周末无须赴他乡)(12)

喻家坳乡万亩栀子花香清香扑面。

“5月栀子花就要开了,欢迎大家来喻家坳参加第四届栀子花节。”长沙栀子花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欧阳凯表示,2020年宁乡市委、市政府提出“壮大栀子产业、打造栀子小镇”的目标后,宁乡栀子成功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种植面积已过万亩,栀子农旅产业有望成为喻家坳的三个亿元产业之一。“户户有花香”也引来游人如潮,每年的栀子花节,承载了上十万游客前来鉴赏游玩。

文旅、农旅综合体,串起了“一乡一品”建设,串起了农业、加工业和旅游业的大融合,串起了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全面开发,串起了全域旅游的大布局,也串起了宁乡乡村振兴的大事业。

双向奔赴,宁乡“未来可期”

疫情之后的开局之年,短途游的兴起,为宁乡发展文旅带来了重大机遇。从三月油菜花海,到夏日沩山避暑,再到冬日灰汤温泉,任何一个渴望放松、亲友聚会、向往自然的周末,都可以随心出发;从农村体验游到文化大餐,任何一种需求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餐点”。

文旅创新,农旅融合,带动了美丽乡村建设,也让游客享受到一场田园牧歌般的“洗心之旅”。你来我往,各美其美,这是宁乡和游客的双向奔赴。

未来,宁乡还会继续开发完善自身的旅游资源,继续推进文化、生态和农业资源的深度融合,让周末游更好看、更好玩,让美丽宁乡被更多人看见,扎扎实实做好“周末游”的大品牌,打造好一方近悦远来的“桃花源”。

(值班领导:喻波 审核:夏倩雅 统筹:刘石江 刘静 校对:喻靖 来源:记者 彭培成 实习生 王艳华 编辑:向雷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