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霸气名言(汉武帝的贤明与昏聩)

汲黯曾这样评价刘彻:“陛下求贤甚劳,未尽其用,辄已杀之。以有限之士,恣无已之诛,臣恐天下贤才将尽,陛下谁与共为治乎?”但是汉武帝也有老来昏的时候,比如杀刘据之事。

作为刘彻的嫡长子,刘据被除掉可以说很失败,当然因为武帝的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在讲刘据前头, 说下汉武帝的哥哥,废刘荣的事情。西汉的太子,是和很多上到三公九卿,下到平民百姓的利益集团捆绑的,如果要动,皇帝也得慎重。不过老刘家一向对天下负责,儿子?还得靠边。刘荣这个废材,加上一个飞扬跋扈的栗妃,得罪馆陶公主,窦太后不喜。总总很多。

汉武帝的霸气名言(汉武帝的贤明与昏聩)(1)

可是为了废掉刘荣。周亚夫死了,窦婴也间接被玩死。汉景帝最得力大臣致郢后期被窦老太后玩死,也几乎因为这个。刘荣死了,和他捆绑的平民仍然一如既往祭奠恩主。那么刘据本身拥有的优势更大,卫皇后,卫青,霍去病,关中多少父老百姓。当年霍去病为了他,直接杀回长安,逼着刘据的兄弟出长安,霸道赫赫。

汉武帝的霸气名言(汉武帝的贤明与昏聩)(2)

而卫青,汉武帝想废刘据,直接拉着他去父子谈心,解除危机。卫皇后一生贤良淑德,钩弋夫人也没弄下她。哪怕后面刘据拉人要清军侧,南军将士直接干看着,也没阻止。就直接明了,你们父子干吧,谁赢了我跟谁。当然也不提朝廷里边公孙丞相,少府好像也是太子派系。刘彻不是原本太子,没有原本的太子修养,容易受身边人的蛊惑。蜕去皇帝的外表,只是一个藩王的内在,和儿子相处,不过是藩王和太子的斗争。

汉武帝的霸气名言(汉武帝的贤明与昏聩)(3)

结果从头到尾,一手好牌打得稀碎。汉武帝喝露水,吃仙丹,到晚年,其实已经没那么精明清晰的思维了。情绪多变,容易挑拨。1、刘据丧失军事集团的拥戴。汉武帝打生打死,刘据同情四海,包括匈奴。打仗发家的将军们老不爽了,不然靠着卫青和霍去病遗产。指哪打哪。如果军队拥护,直接下场,清君侧没准就成了2、刘据的朝廷文官集团太差劲。丞相什么的,没得能力可以辅助好刘据,这些人都是减分项。3、刘据被谷梁的教育成圣母,和汉朝总的宗旨违背。

汉武帝的霸气名言(汉武帝的贤明与昏聩)(4)

这个详情看狄山案就知道了,没有人能违背击杀匈奴的战役国策。一个常年无能,不类己的太子,关键时刻被皇帝宠信的大臣诬告,而皇帝正处于精神不济,疑神疑鬼的阶段,这个时候悲剧就诞生了。后来,所有在巫蛊案里踩太子,摇旗呐喊的,全部被伤心的老父亲送去地下见而已了。汉武帝理想中的儿子是霍去病,但霍去病不是亲儿子而且死的早,刘据初期表现得文弱让刘彻觉得他不像自己很可能接不好自己的班,最后又直接造反了,造反了还能怎么刘彻还有的选?

汉武帝的霸气名言(汉武帝的贤明与昏聩)(5)

关于武帝心里明白但一定要处死太子为了自己的名声实在太阴谋论了,再有能力的人,也不可能那样安排一切。汉武帝确实是很厉害的皇帝。但是特别年老之后简直可以用昏聩来形容。拿战役而言,前期有卫青霍去病李广北击匈奴,刻石立功的业绩。但后面那就是典型的穷兵黩武了。他爷爷,爸爸留下的家底基本上全完了,全国人口,马匹锐减,土地荒芜,国家财政连续亏空。好在太子确实是个人才,基本上除了基本盘,都在努力维持国家运转,但是汉武帝确实年纪大了,相信长寿药那事,整条拜神拜鬼,导致苏文,江充,李广利这样的苍蝇有机可乘。加重盘剥搜刮民脂民膏。

汉武帝的霸气名言(汉武帝的贤明与昏聩)(6)

就这种情况下,太子直接把苏文等人得罪了。所以他们干脆放手一搏,利用汉武帝昏聩迷糊的时候,搞了一个谋反大帽子结结实实的扣在了太子头上。而他们父子两的沟通显然不够及时,真打起来了,导致了人伦惨剧。中国有句老话叫老而不死是为贼,大约就是这个意思了。

  • 参考资料:《 汉书·武帝纪第六》、《关中记》、《史记·孝景本纪》
  • 版权所有:林苑浮生工作室出品: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史评随笔。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