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1)

创作即生活。在秩序与混乱、光明与黑暗、传统与前卫之间,我一直在寻觅一种平衡状态。对我来说,这些经过层层覆盖却依然能够看到先前痕迹的画作,正是对人类以及人类如何被所经历的事物所塑造的隐喻。

——玛拉·莱特(Mara Light)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2)

以独特的抽象现实主义而闻名于美国当代画坛,玛拉·莱特作品中的内省总是会轻易地被她弥合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鸿沟的方式所放大。这是一个复杂多变、层次堆叠的视觉旅程,想要解读,我们必须潜入“她们”的表象之下。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3)

表象之下

所有人以及自然本身都有不同的层次,一些被广为接受的“共识”会倾向于展示美好的一部分,同时隐藏阴暗的另一部分。无需颂扬、也不必自嘲,这就是自然与生命的运行方式,它持续散发着一种美,理解了这种美,也就知晓了我们是谁。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4)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5)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6)

以人物肖像、特别是女性形式为主题,玛拉·莱特用光影、色彩以及纹理不断解离着她的画作。水和颜料滴落的痕迹、被刻意附着或者撕掉的纱网、画布表面无规则的随机划痕——当精致以一种无常的方式表达出来,所有的神秘与感性都会化为一种难忘的孤独感,在朦胧隐现的火花中,希望与破坏性同样势不可当。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7)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8)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9)

我的画作有一个通用的名字——Beneath the Surface(表象之下)。从这个含义出发,我开发了一种分层技术,包括纹理的塑造、颜料的层次以及拼贴的使用。这些元素不断结合,形成了主题的不同属性。这是一个不断建立和销毁的过程,直至某一刻,一种和谐感发人深省且令人回味,届时,我才会停止我的创作。

——玛拉·莱特(Mara Light)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10)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11)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12)

从写实主义到概念艺术,从失望到成长

1970年,玛拉·莱特出生于美国纽约,三岁时与家人一起搬到南加州居住。在一个艺术家庭中成长,绘画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来自父母持续的鼓励与推动,使得个人化的艺术表达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以至于每每回忆起童年,玛拉·莱特总是笑着说:所谓的幸运,就是自己与父母一样,都是以视觉艺术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13)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14)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15)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16)

1993年,玛拉·莱特毕业于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在毕业后最初的6年里,她以照片写实风格全职工作,这与她如今自然而富有表现力的风格相比,可谓是大相径庭。然而,长年对创作媒介的探索让她获得了独特的艺术视野,以此为契机,玛拉·莱特也开始了她对概念艺术长达二十余年的实践与研究。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17)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18)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19)

在个人经历与视觉表达之间,是一系列我与主题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潜在影响。从写实主义中解脱出来,我不得不忘掉我所学的一切。尽管失望、尽管艰难,但我深知艺术是一种进入自我世界的方式,一个能让美丽和深沉的情感发出声响的地方。

——玛拉·莱特(Mara Light)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20)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21)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22)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23)

She walks in beauty

强大的内心造就了强大的艺术,强大的艺术又为眼睛提供了一场非凡的心理盛宴。凭借独树一帜的视觉风格,近十年来,玛拉·莱特的作品逐渐获得全球诸多艺术评论家以及艺术机构的认可。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24)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25)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26)

除去她在加利福尼亚州卡梅尔的Park Gallery和Classic Gallery、新墨西哥州圣达菲的Brennen Gallery以外,她的作品还受到数十位私人和公共收藏家的委托,在诸多文化活动和慈善活动中展出。2014年,玛拉·莱特更是荣获了亚伯拉罕·弗兰克奖(Abraham C. Frank Award)与GLSD采购奖(GLSD Purchase Award)。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27)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28)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29)

如今,52岁的玛拉·莱特仍旧会从她所创作的每一幅新作中学到新的东西。不再年轻的她依旧描绘着美丽的容颜,在这些容颜之下,她也试图让自己面对艺术的不完美与生活的不完美。曾有人问她,为什么要用一生的时间去画画,这个问题曾让她一度陷入了长久的思考中,最后,她的回答是: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30)

玛拉·莱特(Mara Light)

绘画是我不断往前推进的生活,而不是一个封闭的安全屋。在绘画中,我产生了欲望与感念;在绘画中,我见到了挣扎的我、孤独的我、奋斗的我、企图完美却依然不完美的我。这让我想到了拜伦的《She walks in beauty》: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像夜晚皎洁无云而且繁星漫天;

明与暗的最美妙的色泽在她的仪容和秋波里呈现;

耀目的白天只嫌光太强,它比那光亮柔和而幽暗……

绿娜画家(与她的眼睛相遇)(31)

眼缘艺志 第951篇献给生活的艺术礼物。

文字撰写:眼缘艺志

如需转载请先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标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