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阳光(风口第三章)

风口在转

书接上文,精彩继续。

作者有话说。写到这,我插一句体外话。其实这之前,我并没有考虑写下这些个文字,自从娘胎里出来,就没有这个想法,也不曾有这样的 远大目标和追求。舞文弄墨那是穷酸秀才才干的事情。

从小我就不大喜欢写作文,对语文毫无兴致!从学习写作文开始到两次参加高考,我作文成绩,不管啥样的题目,就没有得过高分,能够考个30分(满分作文50分)也算有神来之笔,是妙手文章。我上学的作文基本都是刚刚及格,何谈写文章当作家,出版发行自己写的书更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用美女香雪老师的话说,就连做梦恐怕也没有梦到过一回!

就连高考作文我也是胡蒙的,不怕大家笑话。记得那年,也就是1989年高考。考场上,刚刚拿到语文试卷,马上翻看最后作文题目,以便为后头写作文做好心理准备,提前构思一下文字内容和结构。

我心里有个想法,你都猜不到,如果脑子鳖不出一个屁来咋办。关键时刻,急中生智,计上心来。不会谦词造句妙笔生花,难道还不会信口胡诌吗?

想到就做到,立马行动。终于把试卷前头部分答完了,管他对错呢。再次面对令我头疼的作文,我立马开动脑瓜,搜肠刮肚,想到啥就写啥呗!只要一个个文字添进试卷的一行行小方格里去,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这真是上佳妙方,我奇怪自己一时怎么就变得这么聪明了呢?后面的事就期望阅卷老师了,希望阅卷老师看了半天试卷早已头昏脑胀,轮到看我的试卷作文时,本来就老眼昏花,一看我写的作文,卷面整洁,书写工整,文笔流利,什么内容看也没看,就大笔一挥,给个35分(高考那年满分150分作文满分50分)吧。

那年作文题目,我依稀记得就是写一封信!其余的忘的一干二净了!写到这儿,马上问了一下度娘,才知道那年高考作文的题目是写给即将高中毕业同学的一封信。

1989年的语文高考作文题目,现在看来其实不难,素材作文可以自由发挥,写作空间较大,难度谈不上。是素材作文,素材提示如下:

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从高一开始,就立志报考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现在毕业在即,班主任李老师动员他报考一般院校,认为这样录取的把握比较大。他父母认为学历史“出路”窄,由于他外语成绩很好、所以坚决主张他去报考外经、外贸专业。就业容易找到工作,待遇也比较优厚。他为此感到困惑和苦恼,给你写了一封信、想听听你的意见。请给他写一封回信。

注意:

1、信中如涉及你的母校或你本的姓名。请用****代替。

2、全文不少于600字。

看着这个其实并不难的高考作文题,还真有些庆幸,不是什么怪题偏题,完成并不难。这样的题目好写,新出新意不容易,得高分更不容易。

我并不惧怕写作文,想到哪就写到哪。信手拈来!风起云涌,笔走龙蛇。一会儿停下笔数了一数,除去空格和标点符号,差不多接近500字了。如果能再挤出几句话来,写个百十个字还不容易吗?

正在这时,一阵哭泣声打乱了我的计划和思路。原来是复读班上一名女生,姑且叫艾雪曦,那学习精神那学习干劲,那学习成绩,简直让我望尘莫及。用班班香雪老师的话说我,你就是“搭着梯子也够不着人家啊”!

她是一个学习狂魔,高考预选(当年时兴的涮人套路)后,理所当然参加高考报名。我真是机会把握的好,预选成绩刚刚过线,侥幸搭上高考的末班车!

于是我趁五一放假回家,跟二姐要了一百块钱,以备战高考。说实在的,我两个姐姐最理解支持我,也最心疼我。

大姐虽远嫁新疆,仍然多次来信鼓励我,刻苦学习,加倍努力,就希望我脱离苦海,考上大学。后来还寄过路费钱,给我办理了新疆的户口迁移证,还给我购买了上学骑的自行车,鼓励我到新疆上学,毕竟新疆考学比内地容易点,现在说就是高考移民,那个时候就是想钻空子有个大学上。当时我对于大学的认知,就是上大学基本不会花大钱,毕业后既包就业又包吃饭还有奖学金花。我对高考的启蒙认识就源自于大姐对大上学的不懈追求。不过父母亲坚决反对坚决不同意,原因一是不希望儿子这么小离开他们,到几千公里外的地方受苦,必竟大姐远嫁新疆,父母就后悔不已,想起大姐,经常以泪洗面!二是不希望把自己抚育儿子的责任退给大姐。大姐已是非常不容易,本来别乡移民就够受罪的了。于是去新疆移民考学之事不了了之。

在这里,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家庭,以方便大家后面阅读,让大家把人物关系理清。

那时候,我家有八口人,爷爷奶奶早已仙逝。我从来没有见过,也不知道长啥样,虽然年年跟在父亲腚后面,一年好几回的给两位老人家上坟磕头,我也从来不敢问他爷爷奶奶长啥样。我家有父亲、母亲、大姐、二姐、大哥、二哥、我、弟弟。当时算是人口不少的大家庭。

大姐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孩子,认准的事情就绝不认输。初中毕业后,就早早回家,帮父母干农活。可能父母亲那时的经济压力太大了,没有任何理由,孩子们这么多,吃喝拉撒都得管,养育孩子成长太不容易了。我现在就一个儿子,还养不过来,更不用说父母亲这么些个孩子了。

依稀记得那是1977年,人民日报发文恢复高考。在1977年以前,已经有十年没有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那个时候高考是很多学生改变人生的唯一路程。

1977年参加高考的人就有570万人,高考的恢复激励了很多年轻人拿起书本读书,这也让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走上正常的轨道,有很多贫困的学生,就是靠高考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我姐姐就是这群想通过高考从而改变自己命运中的一员。可惜的是她没有成功。

大姐听人说,已经离高考很近了。就四处找人借复习课本,白天地里干活,晚上吃完饭刷过碗,喂饱猪鸡狗,哄弟弟妹妹睡了觉,才拿出书复习功课。一天忙下来,已经累的够呛,拿起书就犯困。大姐就用手狠狠扭一把自己的大腿,提起神,继续看书算题。

没有学习时间,没有复习资料,没有老师辅导,没有父母支持!高考落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再想复读,想也白想,家里还正缺人手呢。父母心中的小棉袄就这样,把自己刚刚燃气的希望之火悄悄掩埋,与高考永远无缘了。

二姐不喜欢学习,就喜欢体育。学习开运动会,奖状经常拿好几张回家,把我家墙壁粘了半面强。可是父母亲从不把这些荣誉当做一回事!二姐拿奖状那叫拿的手软!二姐曾经身体强壮如牛犊,任何农活都不惧怕!

儿时的我,就是在二姐背上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多,我们兄弟四个都是间隔两年出生,父母管不过来,就只有如此。所以我成了二姐的跟屁虫,她去哪我就跟她去哪,二姐的厉害,我家左邻右舍大的男孩子都领教过,自然跟着她不必担心受人欺负!

我与二姐的感情挺深,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那时候,只要我开口要钱只要她有,从不拒绝我。

回过头接着说,那个周末下午,我从二姐家回到学校,正在上晚自习,听到门口有人找,匆忙放下手中的复习资料向教室门口走去,不成想祸从天降。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精彩故事,请大家持续关注今日头条我的账号。

第三章阳光(风口第三章)(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