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挖野菜的日记(原创乡土作品7熬小盐记)

熬小盐记 作者:赵雁明,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乡下挖野菜的日记?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乡下挖野菜的日记(原创乡土作品7熬小盐记)

乡下挖野菜的日记

熬小盐记

作者:赵雁明

朱白屯子谷家店一带,尤其是坨子和毛屯,以前吃水很困难,要么去沟渠里挑,要么吃泡子里的水,挑来一担水,沉淀两寸泥,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方圆十里地,没有井水的。

不光没有好水喝,吃菜也是有问题,盐碱的土地,年年发洪水,好不容易长出来的蔬菜,入夏就涝死,无奈的乡亲,只能把吃菜,寄托在酸菜咸菜的身上,一大皮缸的酸菜,一大皮缸的咸菜,家家都得预备着。

沟帮子那边,蔬菜稀烂贱,黄瓜豆角茄子土豆,车拉马拽运不完,但兜里没钱买不起,只能看着一车车的蔬菜,每天运往油田家属院,连捡点白菜帮子的机会都没有。

不光是吃水吃菜难,就连吃盐也心酸,胡家供销社的大粒盐,比沟帮子还便宜一分钱,一毛钱一斤也是买不起,不是因为盐,主要因为菜,因为这一大片的村屯,秋天的萝卜和白菜,都需要去沟帮子买,再花钱买盐腌咸菜,实在难以承受,多少年以来,都是用小盐来替代。

什么是小盐呢?小盐也叫火盐或土盐,盘锦的周边,有两个较大的盐场,一个在营口,一个在羊圈子,海水晒出来的盐,习惯叫做大粒盐,而用碱滩上的碱土熬出来的土盐,就是小盐。小盐含有杂质多,味道微微苦,里面的有害物质,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守着盐碱地,却是吃盐难,那是多么的无奈?但得能买得起海盐,是不会自己动手熬土盐的。

我记事的时候,亲眼见过村里七八户人家熬土盐,那情那景虽然过去几十年,依然历历在目,其原因,每个熬土盐的人眼里,都是有着淡淡的哀怨。熬土盐,通常是春天刮盐土,春天熬土盐。春天的时候,地里的阳气上升,去年沉积的盐分,也随着阳气泛出来。盐分多的地方,地表会泛起白花花的碱,碱下面,有的是青色的盐壳,有的是灰色潮卤的盐土。

刮盐土,也俗称扫盐土,需要带扫帚,还有专门的刮耙子。刮盐土的耙子,有的是一个带把的硬木片,有的是一个铁片钉在一个木棍上。胡家周边的乡亲,都是在三家子大桥的北边,西沙河下游那一片碱滩刮盐土,有的挑担子,有的自行车上拴着俩驮筐。

选一个春和景明的天儿, 寻找一处含碱含硝少的盐滩,然后像绣花那样,轻轻扫掉盐土上面那层白霜,那层像雪一样的白霜,除了碱就是硝,是不能要的。再然后,就是刮,盐土的厚度,一片地儿一个样,只有那些世代传承的熬盐人,才知道该刮多深。轻轻的,仔细的,均匀的,把地表那层含盐的土,都刮下来,然后把它们扫一堆儿。

这儿扫一堆儿,那儿扫一堆,左一堆儿右一堆儿,每堆儿的盐土,也就是一筐左右,弄上十几堆儿,就够一年的土盐了。土盐那东西,也和大粒盐一样,怕风怕潮不怕火,只要存放的方法得当,十年八年不变化。熬好的土盐,有的人家密封在缸里,有的存在葫芦“头”里。

熬制小盐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首先在院子里挖个方形的槽,槽前再挖个坑,方形槽是用来过滤的,坑里用来放容器。方形槽得做处理,首先要抹一层隔水的黄泥,然后密实铺上一层沭秸,沭秸的上面,再铺上几层破炕席,再上面,拿盐土和泥,抹在炕席上。

方槽有坑的这端,抹得更结实,只预埋一个沭秸的外皮儿,微微低垂冲着坑里放置的水桶。等到炕席上面的那层泥,晒得半湿不干时,就可以滤盐水了。将盐土在容器中搅拌(通常是地缸子),再将搅拌的溶液,倒进槽里面。盐土搅拌后的水,放进水槽沉淀后,显得特别的清澈,那些清澈的盐卤水,慢慢渗过炕席滴进沭秸间,又嘀嗒嘀嗒流进坑里的桶里。

一桶一桶的盐卤水,有的一天才能过滤完,有的需要过滤好几天,滤盐水这事,急不得。所有的盐土都滤成了盐水,就可以熬小盐了。熬盐也需要在外面搭灶搭锅,家里的炕,通常受不了熬盐过程的热。大铁锅,土泥灶,挺多的蒿草,陈年的苇子,需要准备许多捆。锅里倒进盐卤水,然后就是烧,一边烧,一边搅,若是锅边起碱壳,还得一点点拿戗刀去掉,不停地烧,不停地搅,直到盐卤越来越粘稠,再然后,便是最关键的催化剂,胡家周边熬小盐的,都使用谷子糠,就像点豆腐要使用卤水,熬小盐时,最后得用谷糠来引导盐结晶,这过程,是及其隐蔽的,前院的大爷,我问他好几遍,才肯告诉我,他偷偷从裤腰带解下的纸包纸裹的,是一把谷糠。谷糠也有吸收氯化镁的作用,加了谷糠析出来的小盐,苦味淡得很。

盐结晶时,搅动更得快,前街的三奶,搅着搅着,盐糊了,戗刀戗得快要飞起来,后街的老李头,烧着烧着火停了,就是不让你看到有个小纸包,回想那时的那年,替乡亲们感叹,也替乡亲们唏嘘,那时的人真不易。我也替自己自豪,别看我人小,只要你发生,我就能记牢,你是我乡亲,无论你肯不肯,我都能刨出来你的“鬼道”,敢情知识产权的保护,那时也有的,熬小盐,上面得飘着点谷糠。

熬好的小盐,和如今的洗粉盐差不多,也是这样白,也是这样细,比大粒盐看着干净,但最好别用来做菜,那里的有害成分,肯定是有教训的,否则村周边的那些当年人,不会只拿它腌咸菜。其实熬小盐也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传承,熬小盐的方法,就是古代熬盐的技术,它是盐文化里面的活化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