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经典回眸(一位清琳琳的女子从红尘中走过)

推荐:《红楼梦》之海棠诗社林黛玉等笔下的白海棠

文/王洁

林黛玉的经典回眸(一位清琳琳的女子从红尘中走过)(1)

【作者简介】王洁,笔名夕耕,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人,喜欢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性格开朗。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林黛玉的经典回眸(一位清琳琳的女子从红尘中走过)(2)

宝玉第一次见黛玉说这个妹妹似曾相识,黛玉心有同感,但只是微微一笑,以示苟同。

宝玉又问读的什么书,黛玉答曰只识过一年的字。

宝玉又问黛玉,妹妹可曾有玉?黛玉答没有。宝玉发疯碎玉,黛玉只委屈的流下俩行清泪。其实可曾想过,宝玉是因他的玉而得名,那黛玉呢?为何宝玉不问宝钗,宝琴,妙玉,湘云这个问题?而偏偏急于问黛玉。这正是笔者的特意安排,宝玉心中只认定了黛玉故独问她可有玉否。宝玉之玉在于实形,而黛玉之玉在于魂,就算别人有金,有银,有奇珍异宝。中是俗物,逃不过市井之中,可无形之物,谁又可以取而代之呢?这一问便罢,似乎宝玉有些气恼,有些过火,有些怨气。为什么呢?会不会,在冥冥之中宝玉已经爱上黛玉了呢?常言道“爱之之深,恨之之切”要不然他怎么就一下子那么的着急过火了呢?

林黛玉的经典回眸(一位清琳琳的女子从红尘中走过)(3)

其实,林黛玉虽说无玉。而她本身就是一块美玉,清之如肤,澈之如骨,翠之如魂。

林——琳。谐音。琳——美玉。青碧色的玉、玉石发出的声音。

“琳,美玉也。”——《说文》

“琳,玉也。”——《尔雅》

再者言,林黛玉。林——灵。谐音。黛——代。‘灵代玉’与贾宝玉的‘通灵宝玉’皆为一家,故而。黛玉有玉则在于魂。

黛还有青墨绿色的意思,唯女子又可谓粉黛。黛玉,又寓意女子有玉也。

林黛玉的经典回眸(一位清琳琳的女子从红尘中走过)(4)

说到此,林黛玉贾宝玉似乎又有天作之合,总是会有一段情缘故事会发生的。

林黛玉出身于钟鼎世家,书香之族,祖籍姑苏,家住扬州。先祖曾世袭列侯,父亲林如海乃是前科探花,升至兰台寺大夫,又被钦点为扬州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贾母的女儿,贾政的妹妹。

“诗礼名族之裔”其实是贾政为儿女择亲时所强调的,林黛玉的出身可谓既有“钟鼎之家”的尊贵,又不乏“书香之族”的高雅。黛玉从小聪明清秀,与诗书为伴,所以琴棋书画样样俱佳,又因从小身体薄弱多病。故而娇娇弱弱,又因母亲早逝贾母怜爱便进了贾府。

林黛玉的经典回眸(一位清琳琳的女子从红尘中走过)(5)

进入贾府同贾宝玉同受贾母百般疼爱一道在贾母身旁生活起居,自有俩小无猜,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之意。自然就有了萌心触动,爱之深深,念之切切的爱情……

一种原发性滋生的细微情感微波,她用情去传播一种带有爱情元素的信息。就如黛宝之间,只传情于眉目之间,捐帕吟诗,葬花。这种飘渺式的爱情根本不现实,何况。宝玉如果真要择妻,那怎么能够是他自己说了算的。而又在晕迷状态之时,外祖母在怎么怜香惜玉但也难于抉择“金玉良缘”之吉祥之意。

林黛玉的经典回眸(一位清琳琳的女子从红尘中走过)(6)

更何况,黛玉这病病凄凄之态。贾母又信金玉之邪说而思压贾宝玉之病;王夫人固亲于薛氏凤姐以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己也;袭人惩尤二姐、香菱之事,闻黛玉“不是东风压西风,就是西风压东风”之语,惧祸之及而自同于凤姐,亦自然之势也。即使贾宝玉于黛玉,信誓旦旦,而不能亲口述说于至爱之祖母他们之间挚爱之深,而况且黛玉一女子如何求的贾母?由此种种原因,而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离,又岂有蛇蝎之人,在其间忽悠鼓捣。总是将俩人爱情生生拆离。可惜了她一世冰清玉洁,满腹诗书……于宝玉大婚之夜泪尽而逝。以其挚爱焚其之身,飘飘缈缈,凄凄楚楚结束这一世情缘而去。

林黛玉的经典回眸(一位清琳琳的女子从红尘中走过)(7)

林黛玉前世为离恨天上三生石畔一棵绛珠仙草,日见枯萎之时,得神瑛侍者取水灌溉,得天地灵气而修成人体。神瑛凡心偶炽下界,为贾宝玉,她也决定陪其到人间,为林黛玉。决心以一世的眼泪还他灌溉之恩。报恩以其黛玉一生诗词歌赋可鉴。

其诗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秋风夕雨》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桃花行》

林黛玉的经典回眸(一位清琳琳的女子从红尘中走过)(8)

题帕三绝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林黛玉的经典回眸(一位清琳琳的女子从红尘中走过)(9)

可鉴,其泪汩汩如泉,其情铮铮入骨。再者而言,天命难违,绛珠草还缘,三生石上,命中注定,泪也流了,情也尽了。了了了之还泪之说奇谈。了却天下之情,至不可解处,即还泪亦不足以极其缠绵固结之情也。书中林黛玉,自是可人。泪一日不还,黛玉尚在;泪既枯,黛玉亦物化矣。

神瑛与绛珠,一草一石,所谓木石缘也。人皆重金玉而贱木石,亦天命难违,红颜薄命,自是黛玉一生因果。

终归,故事归故事,传说归传说。她的一生她的爱情,以泪洗涤,清风傲骨,晶莹剔透。

林黛玉,一位清琳琳的女子从红尘中走过。

林黛玉的经典回眸(一位清琳琳的女子从红尘中走过)(10)

推荐: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解读(下)情人节与您读纳兰词:只想问一问,你好吗?

欢迎访问头条号《悦读圈》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

125926681@qq.com

顾问:朱鹰、邹开歧

编辑:洪与、姚小红、邹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