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历史典故合集(综合素质历史素养之成语典故三)

二十一、马革裹尸

典故来自东汉名将马援,有一次,马援的军队打了胜仗凯旋归来,亲戚朋友都来看望祝贺他,当然少不了说一些拍马屁的话。马援说:“现在匈奴和乌桓(当时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仍然在北边侵扰,我想(向皇帝请求)攻击他们。男子汉应该死在边疆战场,用马皮包看尸体下葬,怎么能安心的享受儿女侍奉而老死在家里呢!

二十二、鸿雁传书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使臣苏武被匈奴拘留,并押在北海(今贝加尔湖)苦寒地带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事情的真相,并给他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单于再也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汉朝。从此,“鸿雁传书”的故事便流传成为千古佳话。而鸿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称。

二十三、狡兔三窟

齐国国相孟尝君门下有个食客名叫冯谖,他足智多谋,聪明善辩,被孟尝君派往薛地收债。冯谖问孟尝君:“收债之后买些什么东西回来?”主人答道:“你看我缺少什么就买什么好了。”冯谖到了薛地,他见欠债者都是贫苦庄户,立即以孟尝君名义宣布债款一笔勾销,将各户的债务契约烧掉了。孟尝君见到冯谖后,问他给自已买了什么,冯谖说:“你财宝马匹美女应有尽有,我只替你买了‘仁义’回来。”当孟尝君知道冯谖以他的名义免除了薛地债务,又气又怒,但是已无法挽回,十分无奈。后来,齐国国君废除了孟尝君相位,他只好退居薛地生活,薛地百姓听说孟尝君来此的消息,扶老携幼走出数十里路去夹道欢迎孟尝君,此时他才恍然大悟,冯谖为他买的仁义价值所在,连连感谢冯谖。冯谖说:“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险,你只有一处安身之所,不能高枕无忧啊!此即成语狡兔三窟和高枕无忧的来历。

成语历史典故合集(综合素质历史素养之成语典故三)(1)

二十四、投鞭断流

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决心调集百万大军,乘势一举消灭东晋,统一全中国。苻坚召集群臣商议,但大臣们多不赞成。其中有一位名叫石越的下属劝阻说:“从星象来看,今年不适合南进。何况晋据著长江的险固,其君王又深获人民拥戴。我们不如暂时固守国力,生产整军,等晋内部松动,再伺机攻伐。”苻坚很不以为然地说:“星象之事,不尽可信。至于长江,春秋时的吴王夫差和三国时的吴主孙皓,他们都据有长江天险,最后仍不免灭亡。现在朕有近百万大军,光是把马鞭投进长江,就足以截断江流,还怕什么天险?”苻坚不顾大臣们反对,执意出兵伐晋,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逼临淝水,准备攻打东晋。东晋派大将谢玄、谢石带领八万精兵抗敌。苻坚轻敌,想凭藉优势快攻,却遭到晋军顽强抵抗,并在淝水被晋军打败,而秦从此一蹶不振,史称淝水之战,成语草木皆兵也来自于此战。

二十五、望梅止渴

《世说新语》记载,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打仗,在行军的路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那就是,荒原百里,没有水源,将士们都干渴难忍,有的体弱的士兵,都被干渴得晕倒了。曹操看到这样的情形觉得非常难办,于是,曹操就急步登上前面的山头,查看前方的状况,当登上山头的时候,曹操失望了,放眼望去,依然是没有人烟,哪来的水源,不过,灵机一动,曹操想到了办法。他回过头,对正处于干渴中的士兵说:“将士们,翻过前面的那座山,就有吃不完的梅子”士兵们一听到梅子,想起梅子那酸甜的味道,口中都不由得流出了口水,于是,士兵们突然都有了力气,奋力向前前进。后来,他们终于到达了有水的地方。

二十六、凿壁偷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国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大学问家。

二十七、画龙点睛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他的绘画技术很高超。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眼睛,他常常说:“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人们都认为很荒唐,(张)就点了其中两条龙的眼睛,一会儿,雷电打破墙壁,那两条龙乘云飞上了天,没有被点上眼睛的龙都在,比喻说话或做事关键部位处理得好,使整体效果更加传神。

成语历史典故合集(综合素质历史素养之成语典故三)(2)

二十八、青梅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与“总角之交”相对,解释是形容男女儿童之间两小无猜的情状。成语语出李白《长干行》之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二十九、黄袍加身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崩,8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

三十、连中三元

意思是一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主要意思是一个人身兼解元、会元、状元,具体是乡试第一,省试第一,殿试第一。

成语历史典故合集(综合素质历史素养之成语典故三)(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