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d盘是真正dsd吗(路在何方论DSD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1论DSD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中关村在线音频频道原创]说到无损音乐,我们可能会立刻想到WAV、FLAC、APE这类主流的无损音频格式,对于那些追求高品质音乐的用户来说,无损音乐当然是首选。笔者至今还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听到APE格式的专辑时,内心所受到的那种强大的震撼和冲击感(原来这特么就是无损的味道啊~),瞬间找回了当年听CD的感觉,以至于再也不想听MP3了。

dsd盘是真正dsd吗(路在何方论DSD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1)

路在何方? 论DSD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看到这里,细心的网友可能会发现笔者少说了一个十分强大的无损音频格式——DSD,其实笔者是故意想把它放在后面来说的。发烧友们对于DSD格式应该都比较熟悉了,这项技术早在1996年就已经推出,是由Sony与飞利浦共同研发的,它直接把模拟讯号以脉冲方式转变为数字讯号,并以将近于四倍的CD空间储存音乐,从而提供更为优秀的音质。

然而,即便是如此优秀的无损技术,经历了将近20年的漫长发展却至今无法得到普及。作为一个80后,笔者经历了从卡带机的原始模拟音频到到如今的全面数字音乐时代的更迭,与其他数字音乐格式不同的是,DSD格式一直也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发烧友也并不是很热衷于关注它,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作为音乐消费者的你又怎么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DSD的那些事。

2SACD音质那么好 当年为啥没火起来?

当年Sony和飞利浦一起刚推出DSD格式时,几乎受到了业界的全面追捧,因为它明显改善了PCM格式的缺陷,DSD的采样频率为2.8224MHz,比传统CD的采样频率(44.1kHz)高出64倍,频响范围可扩展至1Hz-400kHz,而传统CD只能达到20kHz。因此,单从这两点来说,DSD格式的音质就要比传统PCM好很多。换句话说,听了SACD的用户肯定不会再想听传统CD了。

dsd盘是真正dsd吗(路在何方论DSD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2)

一张SACD的价格要比传统CD贵很多(图片来自:Google)

SACD(Super Audio CD)是一种采用DSD数字录音技术的光盘,它的频率范围和动态范围均比CD宽。一般分为三种结构:一种是单层HD(录入DSD信号),另外两种均为双层光盘,一层与CD相容,另一层为高密度录音层。它可以存储4.7G字节的数据,大约是普通CD的6倍。HD层又细分成三轨,可分别载入2声道讯号、6声道讯号及其他资讯(如:片名、曲名、图形等)。虽然SACD与传统CD的尺寸相同,但它能够提供比CD更好的音质。

dsd盘是真正dsd吗(路在何方论DSD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3)

另外你还要搭配这样一套昂贵的SACD机(图片来自:Google)

但问题是,即便是在实体唱片业蓬勃发展的年代,SACD也未能得到普及。唱片价格贵是一方面,用户还要为了唱片购买一台SACD机,而后者的价格更是比传统CD机贵很多,这无疑让用户增加了不少支出。这样算下来,用户听无损音乐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dsd盘是真正dsd吗(路在何方论DSD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4)

相比之下 当年大红大紫的CD机可要时尚和便宜多啦(图片来自:Google)

另外,从专业录音角度来说,采用DSD录音技术的设备应用也不是很多,原因可能同样是设备成本问题;这就导致SACD的产量始终都难以提升。笔者记得以前逛唱片店时,货架上满满摆放的都是传统CD光盘,而SACD则少有见到,更不用说SACD机了,估计只有那些发烧友才会到处寻觅这两样稀有的产品吧。

3从万众瞩目到处境尴尬 DSD怎么了?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SACD对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的要求都是非常苛刻的,传统模拟设备已经力不从心。因此厂商们又要为此推出全新的数字放大设备。例如SONY当年推出的合并式功放TA-FB940R就是一款非常经典的数字扩大机,它的频率响应、动态范围、瞬态响应都更好,最适合重放SACD的高解析力音乐。新型数字功放的诞生可以说为SACD系统提供了功率放大器的解决办法,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用户的听音成本。例如当年(大约是2005年)SONY这款TA-FB940R功放就要3600元,真心不便宜啊。

dsd盘是真正dsd吗(路在何方论DSD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5)

虽然可以录音和播放 但DSD却很难编辑(图片来自:Google)

除了硬件成本高昂以外,其实DSD格式自身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可能是由于Sony非常严格的版权保护,虽然可以用DSD录音,但编码素材却很难编辑,因此大部分音乐都是先以PCM编码录制和制作,而后为了发行需要才重新编辑为DSD格式。所以DSD更适合将模拟时代的母带进行数字化,从而对音乐作品进行有效的保护。但这显然让DSD格式拥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也是为什么录音棚里很少有DSD录音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DSD不是很适合做多声道录音,因为DSD的带外噪音会大大影响作品的总体噪音水平,这取决于实际的混音,以及声道之间动态范围的关系。考虑到带外噪音的限制,当多个声道的噪音加起来时,录音的品质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dsd盘是真正dsd吗(路在何方论DSD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6)

PCM的使用范围远高于DSD(图片来自:Google)

为此,Sony与飞利浦于2008年又特别开发了一种全新的DXD格式(24bit/384KHz的PCM录音技术),它是面向SACD的高清低噪音录制和编辑的极限数字清晰技术。虽然它被认为是最好的DSD源记录格式之一,但DXD实际上还是PCM,只不过它拥有足够高的采样频率和足够多的量化位数做保证,音质上并不逊色于DSD,这就导致DSD的处境更加尴尬。有人说在录音技术上,DXD肯定会取代DSD。另外也有业界人士分析Sony将放弃DSD。

4沉寂数年后再次被炒热 DSD又来了?

沉寂了数年后,近年来DSD又再次被炒了起来,尤其是在数字音乐播放器行业里,DSD被炒得最热。稍微和发烧着点边的产品就敢打着无损DSD招牌出来叫卖。但实际上很多产品内部芯片却把DSD转制PCM音频解码,虽然转制后是24bit音轨,其实也就只相当于16bit的传统CD音质而已。

dsd盘是真正dsd吗(路在何方论DSD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7)

可直接处理DSD讯号的EMM SACD机(上)和DAC(下)设备(图片来自:Google)

针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也向身边一位资深发烧友于梦琦童鞋请教了一番,他说以他个人的了解,市面上那些价格便宜又号称可以直接播放DSD格式的播放器基本都是骗人的,DSD只不过是个噱头而已,很多其实都是内部转码成PCM之后在解码的。并且当笔者问到有哪些可以直接处理DSD讯号的设备时,他想了想说知道的只有EMM和Playback机这两家的设备。然而这两款设备的售价都在七八万元,你会买吗?

dsd盘是真正dsd吗(路在何方论DSD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8)

Playback Designs MPS-5 SACD机(图片来自:Google)

看来即便是位资深的发烧友,对于DSD这种听起来都很烧的东西也是有些可望而不可即啊。其实DSD并不是没有市场,而且未来它也不会消失,只不过如今的DSD已经被定位于发烧界的奢侈品范畴。如果你对于音质有着极高的追求,钱这东西对于你来说也从来不是问题,烧一烧DSD显然是不错的选择。最起码也可以听听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声音。

写在最后:

不知大家是否有耐心把这篇文章看完,作为一篇行业分析类的文章,笔者还是更愿意把它写的趣味一些。其实DSD技术已经发展了20年的时间,期间也经历了好几次行业变革,连当年大红大紫的实体唱片都已经穷途末路了,DSD近年来又被炒得火热,说明它还是有市场的。而追捧它的正是HiFi行业和发烧友,只要这世界上还有人追求最好的声音,DSD就不会消失。

dsd盘是真正dsd吗(路在何方论DSD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9)

dsd盘是真正dsd吗(路在何方论DSD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10)

不知大家是否有耐心把这篇文章看完,作为一篇行业分析类的文章,笔者还是更愿意把它写的趣味一些。其实DSD技术已经发展了20年的时间,期间也经历了好几次行业变革,连当年大红大紫的实体唱片都已经穷途末路了,DSD近年来又被炒得火热,说明它还是有市场的。而追捧它的正是HiFi行业和发烧友

于梦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