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土地承包纠纷解释(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两个答复)

以下内容转自:法治论坛 答: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最高院土地承包纠纷解释?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最高院土地承包纠纷解释(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两个答复)

最高院土地承包纠纷解释

以下内容转自:法治论坛

摘自 | 《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总第66辑 1、二轮土地承包期内,农户家庭成员中有考人国家公务员或“农转非”的,发包方能否收回其承包地?

答: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可见, 发包方收回承包地的情形只有一种,即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 农户家庭成员中有考入国家公务员或“农转非”的,不属于法律规定可以收回承包地的情形,发包方不能收回承包地。 此外,家庭承包经营的主体是农户,家庭成员个人不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挂钩。只要农户还在,农户内部的人员流动不应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和范围。

2、同一块承包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分别发给不同的农户,该承包地被征收后,土地补偿费给谁?

答:物权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 “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 ”可见,物权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变动模式采用了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模式,农户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途径是与发包方签订承包合同,而不是领取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因此,在承包合同与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生冲突时,应以承包合同作为确定农户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据。

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 “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获得相应补偿。” 因此, 就同一块承包地,签订承包合同的农户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该承包地被征收后,有权获得相应的土地补偿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